二章知識點總結

2022-12-02 01:03:03 字數 3801 閱讀 7233

注:在晨讀過程中圖和表不用讀出來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乙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記憶]

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億人口日」(2010/10/31);中國13億人口(2005/1/6)。[記憶]

3、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理解記憶)

4、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理解記憶)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範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5、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理解記憶)

6、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措施:發達國家鼓勵生育,引進外來移民發展中國家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7、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記憶)

9、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記憶]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

10、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記憶]

口訣:歐(北)美摩登全「現代」,亞非拉發展忙「過渡」,發展中國家占多數,世界只好先「過渡」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

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型別(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比較: [記憶]

世界人口遷移口訣:二戰前,舊到新,一去不返鄉 ;

二戰後,發展到發達,打工掙錢回故鄉

4、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記憶]

5、人口遷移的意義[理解]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理解記憶]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係[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乙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記憶]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乙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合理人口數)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的概念: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型別:[記憶]

中心商務區的主要特徵:

①經濟活動最為繁忙;②建築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很大;④內部分割槽明顯;

3、功能區比較[理解記憶]

4、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

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

6、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2)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3)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8、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後期: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汙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

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範圍的關係[理解]

城市等級低,數目多,服務種類少,服務範圍比較小;

城市等級高,數目少,服務種類多,服務範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1)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3)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範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乙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乙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係[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理解]

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範圍不斷擴大的過程

鄉村變為城市的過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誌:[記憶]

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公升

4、城市化的意義:

(1)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程序[理解記憶]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8、城市環境的改善措施[記憶]

(1)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措施

初二物理二章知識點

第一章機械運動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公尺 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 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讀數時視線要垂直於尺面,並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

第二章統計知識點總結

第二章統計 一 隨機抽樣 三種常用抽樣方法 1 簡單隨機抽樣 設乙個總體的個數為n。如果通過逐個抽取的方法從中抽取乙個樣本,且每次抽取時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稱這樣的抽樣為簡單隨機抽樣。實現簡單隨機抽樣,常用抽籤法和隨機數表法。1 抽籤法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個體編號 號碼可以從1到n 並把號碼寫...

初二物理3章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概念總複習一 姓名年級 班 1 自然界存在著無窮的奧秘,科學家是通過 去認識它們的。2 物理學家進行科學 一般需要做這樣一些事 發現並提出問題 做出猜想和假設,制定計畫與實驗 通過觀察 實驗等途徑分析 論證 評價證據是否支援猜想和假設,得出結論或提出新的問題。在科學 的過程中,評估和交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