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蘇教版第十一冊《愛之鏈》課後反思語文

2022-11-25 16:57:03 字數 1417 閱讀 7547

這學期我上校內教研課,拿起課本看了看,一下子被《愛之鏈》這篇課文吸引了,我打算就上這一課吧。

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我自信地走進課堂,教學環節乙個接乙個地展開……

下課了,與費潔老師的**中感到我這堂「順順當當」的課竟有那麼多不足,我認認真真地回憶,認認真真地反思,

下面是我教學中幾個不足之處的情景回放。

①課前,我仔細地計算每個教學環節甚至每句話所用的時間,把40分鐘細細地分配好,記在教案右側。

②課上,我似聲情並茂地說著「過渡語」(課前精心設計,練習了許多遍),學生專注地看著我,眉眼間卻沒有我期待的感動與共鳴。

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感受到要趕上新課程改革的快車,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重新認識「教」與「學」的本質及其關係。

一、教學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

情景①在傳統教學中司空見慣,面對新課改精神,這樣的「認真」行為顯得那麼可笑,那麼機械。

布盧姆曾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的確,教學過程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並非生產過程,完成乙個個具體任務的時間,怎麼可能精確到用多少分鐘來劃分呢。

傳統教學中,我們總試圖使自己的**和課堂上出現的狀況完全吻合,這太缺乏創造性了。

二、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新課程提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往的「教學」是假教學。

情景②中,教師的「激情」與學生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學是「雙邊活動」,它是師生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感召,智慧型與智慧型的碰撞。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再動情的演說,也只能是教師授業技巧的表演。

學習了新課程的理念我體會到,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在教學中,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乙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作為「共同體」的組成部分,師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師生間的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的對話。

在交往互動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

反思本節課,讓學生關注文字語言,關注課文的細節描寫,關注文字中情節的獨特構思,學生自然立足文字,文思如泉湧。借助文字語言,發展孩子們的語言,給他們提供乙個表達感受,運用語言的平台。這樣的課,「語文味兒」就厚重了一些。

但事情往往是這樣的:當一種傾向出現的時候,往往會掩蓋另一種傾向。枉過正。

這樣的語文訓練與這樣的人文感悟似乎成了兩大「幫派」,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平分天下」,平分了我們的語文課堂。這樣的語文訓練似乎也少了一些東西,教師只是給學生提供了乙個表達的機會,一味地讓他們去表達,學生沒能從文字語言中汲取營養,來豐富自己的表達。一句話,吸收內化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好。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字,運用文字?如何讓語文的「工具性」落實得更實一些?如何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得更加自然、和諧呢?這是值得我們每個語文老師深思的。

蘇教版第十一冊《麋鹿》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放養與飼養 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3 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教學過程 一 導課 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去蒐集有關麋鹿的資料,現在,誰想起來給大家匯報一下。學生起來匯報說...

第十一冊數學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為了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畫,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 認真備課,不僅要備學生而且還要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

第十一冊語文複習計畫

2008.12.一 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畫的安排,結合班級學生及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本著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語文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在不增加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爭取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二 複習目標 1.通過複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