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品質認識分析報告

2022-11-25 05:09:03 字數 3555 閱讀 2967

根據心理學研究證明: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著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幾種基本心理成分,認識--情感--行為。小學兒童的道德品質,主要是在家庭、學校的道德教育和社會**與風尚的影響薰陶下,通過與周圍的人、事、物發生互動作用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責任感是現代人的標誌,」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較高層面的道德教育。因為:從社會發展和祖國建設上看,需要責任感教育;從學生當前的實際狀況來看,需要責任感教育;從我國教育目標來看,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我國教育目標、愛國主義綱要,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從我校教育工作實際看,責任感教育與我校素質教育具體目標相一致,與創造教育相互補。

在品德教育工作實踐中,我在小學高段試行了」認識--情感--行為」的實踐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情認識行為感

道德認識指個人對社會行為規範及行動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個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觀點、觀念和相應的判斷能力,它既是人們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道德行為的先導。要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學生責任感的意識,強化其對責任感的認識。

道德情感是作為品德發展的乙個有機組成部分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兒童有了正確的道德認識並不意味著會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諸行動,還存在著乙個他們願不願意認同並付諸行動的問題。只有認識與積極的情感相結合,才會形成正確的行為態度,使道德認識得以內化。

要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決其內化在問題,以誘發情感作為媒介,如認識和行為架設一座橋梁。

道德行為習慣是逐漸養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與外在監督而能自動實現的行為方式,它的養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俗話說:」習與性成」、」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之中」。許多教育家也強調,教育就是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的關鍵,還是要在提高認識、誘發情感的基礎上指導行為,使學生將責任感內化為自己的要求之後,再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觀點,在兒童品德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智力的發展和道德認識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在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特別是高段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從這樣的整體性角度去考慮。

遵循知情意行統一性原則,按認識--情感--行為的教育實踐模式,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把教育學生」凡事考慮後果」作為實驗的突破口,側重研究」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方法,力求把責任感教育真正落腳到」導行」之上。本學期是實驗的第一階段,側重從」提高對責任感的認識和激發情感共鳴」抓起。

當今的小學生生在新社會,長在改革中,朝氣逢勃,開拓進取,他們經歷的是一帆風順,幸福的生活不易讓他們產生深層次的思考。實驗之初,通過摸底,我們深感學生對責任感問題缺乏熱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於是,我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精心設計了這樣一次討論。

首先,我向同學們推薦了《是誰把他引向不歸路?》這樣乙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潘金海從小仗勢欺人,胡作非為,雖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駕,最後被判死刑,臨刑前咬掉生母耳朵。

這個血的教訓。那麼,究竟是誰把他引向不歸路呢?激烈的討論開始了,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指責父母對他的嬌寵,指責公安機關的徇私、舞弊。

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認識到了他自己從小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才是造成今天慘痛結局的根本,可見,乙個人的責任感是與其生命緊密相連的。這血的教訓,使孩子們猛醒,深思,並進而認識到對日常學習的重視和平時對集體、對親人的關心是小學生最起碼的一種責任。通過討論,學生積累了道德經驗,促進了道德認識的內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達到了德育活動的認識功能。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啟迪學生」責任感」的良師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們的精神氣節令人讚嘆不已,歸結起來,都源於高度的責任,在書海中漫步,不失為提高學生對責任感的認識、激發責任感在內心公升騰的有效途徑,教育**《認識--情感--行為》。為此,我們開展了紅領巾」讀書月」活動。

活動中,大家了解了富蘭克林等無數科學家為人類崇高的事業而執著追求的精神。為現代學子魏高原為祖國之崛起而刻苦攻讀所感動;受外國人士白求恩堅守陣地、救死扶傷的精神所陶冶,被無數關於責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紅岩精神」是重慶地方特有的教育資源之一。針對摸底調查中學生對」紅岩」知之甚少的現狀,我們在」讀書月」活動中開展了紅岩系列教育」五個一」活動:

讀一本紅岩的書,記一篇讀書筆記,作一次參觀尋訪,講乙個紅岩故事,寫一篇紅岩日記。在讀書活動小組內,中心組成員創立了以獎優為序、輪流閱讀、互相交流的激勵機制;尋訪活動中同學們駐足聆聽,對小蘿蔔頭等紅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會上大家慷慨激昂,聲情並茂;紅岩日記中,孩子們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們的思考已進入了深的層次……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心和意識的,兒童年齡小,他們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麼生活中鮮明形象對於他們思想上的影響就越強烈。

書海漫步,促進和提高學生對責任感的理解和掌握,達成了德育活動對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責任感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學生在前面的活動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讓他們迫切地感受責任感的重要,不容半點忽視,從而產生強烈的內驅力,在大小鉅細的事情中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呢?同學們通過討論,決定開展」社會調查」大行動。

孩子們走向街頭巷尾,來到企事業、機關單位,調查了各行各業中有關責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張杰欣同學的母親作為水文勘測人員的精益求精,個體戶張司機幾十年如一日安全駕駛等事例令同學們嘖嘖稱道,而設計人員錯寫了三千瓦為三瓦的事例、電力安裝工人粗心少寫了乙個」不能合閘」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萬元的損失等慘痛教訓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災無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駐我心!

九八抗洪精神是戰士們崇高責任感的濃縮,戰士們奏響了高度責任感的最強音。通過抗洪故事的講述,畫面、詩文的賞析,同學們被深深地感動了。責任感對於各行各業顯得多麼的重要啊!

這是大家的心聲,也是同學們從小抓起,培養高度責任感的強大動力。這次活動是促使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的動力,是促使學生從知到行轉化的動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偉人的可貴,令人敬佩,身邊的榜樣,最讓人鼓舞。我認為,重視對學生身邊榜樣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為的導向,又能消除學生認為責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見。於是,我重視把各種日常教育及常規活動作為契機,活動前重視指導,闡明如何盡到自己責任的目標;活動中重視點評,利用及時激勵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具有責任感的行為;活動後重視總結,倡導具有責任感的良好風氣。

半年來,班風班貌得以很大改觀。」捐資捐物獻愛心」活動中、教師節主題隊會上、創衛活動月中、」快樂星期天」活動、象徵性長跑、運動會中的」翻身仗」及每週的爭章創優評比上,都留下了同學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烙櫻特別是王小艾及家人對社會和他人盡責、鄭橋同學文明守紀、童欣的無私奉獻、謝涅淄對家長的體貼、趙金同學刻苦訓練多次為校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學們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擁戴和學習的榜樣。為了進一步地鞏固學生正確的道德認識、積極的道德情緒和良好的道德行為,臨近期末,我們又對全期活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並通過」責任感--在我們的心中公升騰」的主題隊會進行了昇華。

回顧過去,看到現在,展望未來,同學們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隊會上,大家齊聲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只要我們胸懷理想,腳踏實地,我們一樣能成為有責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

」多麼動人的話語,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這些活動不僅對道德行為起著強化訓練作用,使之鞏固,而形成習慣,而且還會使」外顯」於行為中的道德規範得到強化,並進一步內化為道德認識,然後又外化為道德行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短短半年時間,實驗按實施計畫有序較理想地進行著,取得出較明顯的效果,班級學生班風班貌改觀大,班級有正確的**導向,全班學生個個有其職,有責可盡,大多數同學責任心強,能力強,優生發展快,差生轉變好,深受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怎樣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

父母的善良 寬容 積極樂觀 同情心 公正 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潔 勤勞 節儉的習慣,都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這些德行和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保留在孩子的記憶中。這些美好的德行和習慣,不僅影響了父母自己的人生,也正在造就著孩子的人生。一 對孩子的高尚行為進行認可 3 10歲是孩子道德形成的關...

學案高尚的道德品質有哪些

導言 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 它讓人孝順父母,對其充滿孝心 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與笨拙 醜陋與...

第七講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二

第七講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二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匯入新課 提問 人們走出家門進入社會公共生活中,社會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場所範圍?社會公共生活由什麼來維護?新課講授 一 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一 公共生活及其特點 公共生活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1 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的發展歷程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