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擬化學複習策略強化專題

2022-11-21 11:12:02 字數 3745 閱讀 6176

一、以「本」為本,以「綱」為綱。

「本」是指課本、教材,「綱」是指《考試大綱》或《考試說明》。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還應源於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高考體

現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本和《考試大綱》是高考複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特別是《考綱》已明確地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範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及「樣題」等重要資訊。從中了解命題趨向和要求,明確複習要點,這必然會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複習的效率,切不可捨本逐末,重教輔輕教材。要充分認識到《考綱》是依據、課本是根本、資料是補充。

複習過程中,不可盲目探測不確切的高考資訊,把精力浪費在猜題上,不可大大超過課本而隨意拓寬和加深知識範圍,也不可刻意地為某些多次練習而被強化的題型去增加某些「規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從而實現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做到****、扔掉包袱、輕裝上陣。

二、重視實驗複習,提高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中學化學中的許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以及物質的性質、制法等是由實驗推導和驗證的。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實驗,不僅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化學概念、原理和物質性質的認識,也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培養的實驗能力也會為許多考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歷年高考化學試題十分重視對考生實驗能力的考查。但是考生在實驗試題上的答案往往不能令人滿意。這裡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是大家的共識,就是考生在學習化學時對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重視不夠,動手實驗的機會太少,而在實驗操作中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更顯不足。

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實驗能力差距較大。例如: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種有機溶劑提取水溶液裡的某物質時,靜置分層後,如果不知道哪一層液體是「水層」,試設計一種簡便的判斷方法。

題目考查了帶有一定思考性的化學實驗操作,還考查了考生的文字表述水平。正確回答這個問題,絕不是靠死記硬背書本就能解決的。

有些實驗試題的解答,首先要考慮化學反應原理的科學性,其次才考慮實驗操作的科學性。

在最後階段的實驗複習中,考生應盡量創造機會多實踐;並且在解答實驗題時,把答題過程當做動手做實驗來對待。

三、建立知識結構,突出主幹知識

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在第一輪複習的基礎上應按知識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專題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識。

化學中的主幹知識包括基本理論(包括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原理、物質結構、化學平衡和電離平衡)、元素化合物知識(包括重要的金屬元素鈉、鋁、鐵和重要的非金屬氮、硫、氯)、有機知識(包括烷、烯、炔、芳、醇、醛、酸、酯)化學實驗、化學計算中的若干個知識點。對於這些主幹知識一定要加重複習。具體到每一種物質的性質複習也要有所側重,可以按照平時老師交代的重點知識複習,也可以根據高考出現的頻率去複習。

例如元素的內容應側重化學性質及其意義,有機化學應側重官能團的性質及其相互轉化關係。在複習中最忌諱的一種情形是總感覺到有許多知識點自己沒有複習到,看到哪一道題都擔心高考會考到。這種心態實際上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經過半年的集中訓練,高考中可能出現的題型學生都見過。退一步說,高考中可能會出現新的題型,那也絕不會正好和你看到的那道題吻合,這種概率近似為零。你一定要相信等於零,因為這對於保證你高考複習效率非常有利。

四、及時反思和總結,嚴格糾錯

反思是進行有效學習,獲取有效知識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學總複習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積極反思,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要通過嚴格、合理、規範的要求來幫助、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要養成在解題後再思考的習慣。每次解完題後要回顧解題過程,審視自己的解題方案、方法是否恰當,過程是否正確、合理,是否還可以優化,檢查語言表述是否規範,是否合乎邏輯。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要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使知識得到不斷的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長期堅持就能駕馭化學問題的全貌,掌握化學知識及其運用的記憶體規律和聯絡。

要及時歸納總結。每個單元或章節複習完後,要反思本單元或章節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重點是什麼?

用了哪些方法?與以前的知識有哪些聯絡?通過反思融會同類知識而形成有效的知識塊,使普遍的知識規律化,零碎的知識系統化。

例如:對無機化學,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以「元素→單質→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學習具體的單質、化合物時既可以「結構→性質→用途→制法」為思路,又可以從該單質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絡進行複習,同時結合元素週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乙個完整的知識網路。有機化學的規律性更強,「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熟悉了官能團的性質就把握了各類有機物間的衍生關係及相互轉化;理解了同分異構體,就會感覺到有機物種類的繁多。

這樣,通過多種途徑、迴圈往復的聯想,不僅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而且有助於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光有許多零碎的知識而沒有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就猶如沒有組裝成整機的一堆零部件而難以發揮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複習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各部分相應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絡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的知識穿成線,結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乙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對於知識結構圖,教師不要全部包辦,要在學生自己歸納整合後再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比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意識整合過程中的不足。

認真做好考後分析。每次考試結束後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失分統計表,要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複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了鞏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麼問題,以便在今後的複習中對症下藥,自我提高。

重視做題和考後的糾錯。複習中常用的糾錯方式有:一種是在試卷或參考書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

第二種方式是專門備一本錯題筆記本,將自己感觸最深的解題錯誤摘錄在錯題集上,並且尋根求源以防再錯。第三種方式是把糾錯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元標出糾錯點,標出該點糾錯題目位置、出處、錯因及簡易分析等內容。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後,都要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差錯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錯誤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當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

對出現的差錯要做記載,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經「痊癒」,哪些「頑症」尚未**,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不斷地消除化學複習中的疑點、盲點。努力在複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五、看練結合,優化應試策略

有兩種極端的認識必須更正。一種是認為高三最後階段不做練習,只是看錯題,歸納知識點;另一種則是認為這一時段應該大量做難題,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做練習」造成的結果可能是在高考中只知道如何分析,卻不能正確地書寫,至少是不能準確規範地書寫。

因為長時間不進行訓練,會使手生,對題意的理解也會感覺困難。有大量的統計結果表明,陌生度的增加會使考生得分率明顯下降。而「大量做難題」更不可取。

因為這樣做除了浪費寶貴的複習時間和導致自己的信心不斷遭受打擊之外一無是處。這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好相反,所以提醒有的同學,一定注意。

解題需要的一是知識,二是策略,三是心態。這三者中哪一方面的失誤都會導致失分。因知識和策略造成的失誤可以認為是知識性失誤,而一些筆誤、計算失誤及某些習慣性錯誤可以歸結為心理失誤。

要解決「高考化學得高分難」的問題,優化考試心理是高考複習不可忽略的一環。面對一套題,應該有穩定的心態,在按題號順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適當採用先易後難、先熟後生,先同後異(同學科、同型別)的策略,以最佳狀態去克服慌亂急躁、緊張焦慮和丟三落四的情緒,對會做的題,要特別注意表述準確,考慮周到,書寫規範,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解題時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視複查環節,還要敢於放棄。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一定要體現「平時是高考,高考是平時」的訓練思維,把學生置於一種**的環境,對答題速度、答題規範做出嚴格要求,只有關注了時間,就有了時間,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緊迫感,就有了機智。

時間長了,就自然達到「平時訓練當大考,大考自然當小考」的境界,高考時心態自然就會平和了。

高考化學的複習策略

2019年高考化學的複習策略分享 很多同學在臨近高考時都急切地盼望能有乙個明晰且有效的高考化學備考策略。現簡要談談。一 明確高考化學考什麼 1.選擇題考什麼?高考立足基礎,選擇題中化學常識 na 週期律 離子共存及離子方程式 電化學 離子濃度比較 化學實驗 有機物等將會成為重點考查內容。2.大題考什...

高考模擬化學複習經驗介紹

張錦松一 認真研讀並落實 考試大綱 中的各項要求 考試大綱 是高考命題的科學依據,是高三化學複習過程中師生必須遵守的綱領。高考複習中,把它規定的每個知識點分別在教材中找到相應的落腳點,再按照 考試大綱 的要求分層落實。例 2006年考綱中 以na2o2為例,了解過氧化物的性質 掌握電子式 原子結構簡...

高考一模複習策略指導 化學

化學學科知識點多,不容易成系統,所以,學起來的難度較大,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準備。在此,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能夠正確的給自己定位,了解自己的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去年的本城區的一模考試題,自己計時做一下並對照標準答案給自己打分,了解目前的知識掌握狀況,當然也可以通過平時學校裡的測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