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人教版必修3 3 9《勸學》教案

2022-11-21 04:03:03 字數 4871 閱讀 6173

《勸學》教案

教學目標:

一、掌握、積累文言詞語

1、掌握「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

2、學習「於、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複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

3、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於)」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鑑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三、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四、學習以喻代議、寓議於喻的設喻方法。

教學設想:

一、抓住文眼,確定教學重點。中心論點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個分論點從三個角度論述、體現本文的思想性和邏輯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絡以及比喻論證,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抓住提示論點的關鍵語句和用以論證的比喻,不僅可以明確本文論點和論證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寫作特點,而且一些文言詞句的重要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與分析段落層次相結合,以利於學生理解論述的角度和設喻的幾種形式。

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虛實詞,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其意義和用法,然後通過課堂點撥、課後「思考和練習」、補充練習以及熟讀、背誦等反覆訓練,才能切實掌握。

四、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文言實詞的古字通假、古今異義、單音詞和雙音詞等現象。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介紹作者、解題;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五、試譯難句。

教學過程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匯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匯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西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山東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標誌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乙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乙個「學」,再問:

「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勤」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

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本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注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於(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zhōng礪lì參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複習初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虛詞:而溫故而知新

於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介詞:從青取之於藍

苛政猛於虎介詞:比而青於藍

告之於帝介詞: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者有蔣氏者,特殊指示代詞,組成名詞性結構,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頓,並提示下面要說明原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將哀而生之乎連詞:並列關係知明而行無過矣

潭西南而望連詞:修飾關係吾嘗終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連詞:轉折關係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連詞:順接關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矣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乙個合成雙音詞。

「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於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

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

「輮」和「為」是兩個動詞,「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作「揉」,解釋「使……彎曲」。「為」,做成。「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作連詞用,譯作「而」。

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型;「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關係的連詞。這句譯為:

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型也就具備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複詞,聯絡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

「絕」是會意字,從「糹」,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

借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後置的標誌。「爪牙」在本文中是兩個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

後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代又轉為貶義的比喻義:**、走狗,詞義的感**彩有了變化。

「強」讀qiáng,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黃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

「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於、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澤為: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於心思專一(的緣故)。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每組比喻的意義和內在聯絡;

二、論述中心的三個角度;

三、設喻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二、研讀課文。

圍繞三個問題討論:

第一題: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題:本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育什麼內在聯絡?

第三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由學生分段試譯,試講,教師重點點撥。

1.結合課文段落層次分析,討論第

一、二題: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乙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

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

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廠「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

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聽學」光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係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

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跌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

這是本段第乙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

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鍥而不捨」,「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乙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

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新課標人教版必修

book 4 unit 1 單詞n.成就 功績 vt.完成 實現 vt.vi.舉止 行為表現 n.行為 舉止 vt.計畫 打算n.vt.觀察 遵守 n.觀察 觀測 vt.n.尊重 尊敬 vt.說服 vi.爭論n.vt.鼓舞 激發 n.靈感 鼓舞 vt.n.支援 vt.擠滿 塞滿 n.人群 n.陰涼處...

新課標語文必修3默寫

湄江中學2012級默寫練習題 必修3一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紅樓夢 中對王熙鳳的肖像描寫 一雙丹鳳三角眼身量苗條,體格 表現她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刁鑽和狡黠。2 賈寶玉 面若中秋之月鬢如刀裁雖怒時若笑,即瞋視而有情。誠然乙個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3 賈寶玉眼中的黛玉 兩彎似蹙非...

新課標人教版數學必修2教案全冊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1.1柱 錐 臺 球的結構特徵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實物操作,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2 能根據幾何結構特徵對空間物體進行分類。3 會用語言概述稜柱 稜錐 圓柱 圓錐 稜臺 圓台 球的結構特徵。4 會表示有關於幾何體以及柱 錐 臺的分類。2 過程與方法 1 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