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散黑穗病防治技術

2022-11-19 08:42:05 字數 2436 閱讀 7771

小麥散黑穗病俗稱黑疸、灰包等,在我國許多小麥產區都普遍發生,一般發病率在1—5%,嚴重可達10%以上。近年來,特別是在農民自留麥種的地區,小麥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症狀:主要危害穗部,莖和葉等部分也可發生。

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外部包有一層淺灰色薄膜,隨後表皮破裂,黑粉散出,最後殘留一條彎曲的穗軸。有時穗的上部有少數健全小穗,下部變為黑粉。在大多數情況下,病株主杆及分蘖全部抽出病穗,但有時部分分蘖未受到病菌的危害而生長正常。

莖部受害在田間不易看到,病部多發生在鄰近穗軸的基部,孢子堆成皰狀和條紋狀,灰黑色。

葉部受害,症狀多出現在葉片的基部,其症狀類似於莖部,發生也很少。

散黑穗病菌侵染小麥後,除外部表現典型的症狀外,其內部組織也發生變化,使細胞增大,氣孔增大且數目增多,葉肉柵欄組織變得緊密,細胞變短。

病原:小麥散黑穗病病原為ustalagotritici(pers.)jens.,屬黑粉菌。

小麥散黑穗病分枝菌絲為單核,培養基上菌落性狀不穩定,菌絲生長僅由原來的先菌絲細胞發生。冬孢子球形至卵形,淺黃色至褐色,一半色澤較暗,一半較淡,表面有微刺。孢子大小5—9微公尺,平均6.

5—7微公尺。冬孢子在水中和營養液中均能萌發,萌發最低溫度為5℃,最適溫度為20—25℃,最高為35℃。

侵然迴圈

一、越冬和傳播

小麥散黑穗病的病原菌以休眠菌絲在種子胚內越冬,因此,唯一的越冬方式是種子帶病。冬孢子在田間只能存活幾個星期,越冬後絕無侵然的可能性。

在田間,小麥散黑穗的病菌的冬孢子主要由風力傳播,通過伸出或張開的雄蕊穎殼裂口侵入內部。一般冬孢子可以傳播到距發病中心100公尺以外的地方,最遠客傳播到1000公尺以外。傳播遠近與風速和氣流的運動有關。

二、侵然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小麥散黑穗病菌侵入絲是直接從子房壁侵入的。揚花和授粉期是病菌侵染的最適時期。當病菌冬孢子落到柱頭、花柱、子房壁上後,24小時就能萌發,長出先菌絲,在子房下部或籽粒冠毛基部,從子房壁表皮部分直接侵入,然後穿過珠被侵入珠心組織,再進入籽粒基部,潛伏於胚部。

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8天左右。病菌也可以從籽粒背部侵入,從種皮、珠心、胡粉層侵入至盾片,然後進入胚的分生組織。

當種子開始萌芽時,潛伏在盾片和生長點的菌絲體,隨著上胚軸的生長,侵入第一節和幼苗的根莖節,最後進入穗部和其他分生組織。

發病條件:小麥散黑穗病發生的輕重與上年揚花期間相對濕度的高低有密切關係。小麥抽穗後,田間氣溫經常在病菌要求的適溫範圍內,故濕度成為主導因素。

實驗證明,相對濕度為56—85%時,人工接種後發病率達91%,在乾燥情況下(相對濕度11—30%),發病率為22%。

揚花期間濕度大致使次年發病率較高的原因,可能因為相對濕度高時,一般穎片張開角度大,張開時間也較長,病菌侵入的機會也較多。另外,在高濕度情況下,冬孢子萌芽較快,芽管也較長。相反,在乾旱的情況下,冬孢子萌芽慢,芽管也較短,不利於病菌的侵入。

微風有利於孢子的傳播,多霧或經常下小雨,有利於孢子的萌發和侵入。大雨易將孢子淋入土中,失去侵染機會,故揚花期下大雨第二年發病輕。

防治:防治小麥散黑穗病,除利用抗病品種外,應採用以種植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為主的綜合防治。

三、種子處理

(一)藥劑處理:50%和穗安可濕性粉劑、2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量的0.2%拌種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上述處理後的種子和包衣劑混合然後拌種,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有些藥劑在拌種時注意不要超過規定量,以免發生藥害。

(二)物理消毒

1、溫湯浸種:(1)變溫浸種: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浸4—6小時使菌絲萌動,在49℃的水中浸1分鐘,然後在52—54的水中10分鐘。

此方法防治效果較好,但需嚴格掌握溫度,且操作較繁,大面積推廣應用不太方便。

(2)恆溫浸種:將種子於44—46℃水中浸3小時,然後撈出,冷卻並晾乾備用。恆溫浸種比較安全,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將發病率降低到0.5%以下,便於大面積處理。

2、生理殺菌處理:用生石灰和消石灰0.5公斤,加清水50公斤,可浸麥種30—50公斤,水溫在20℃時浸3—4天,25℃時浸2—3天,35℃時只需1天。

浸完後晾乾播種。此方法操作簡便,取材容易,效力也很高,明顯優於溫湯浸種。在浸種過程中,麥種不易不過多,以種子厚度2尺為宜,以防底部種子發熱霉變。

石灰水浸種的菌絲作用,是一種生理殺菌。種子在無氧的情況下,產生乙酸或乙醛,殺死潛伏在種子內部的菌絲體。在處理過程中,石灰只起防腐作用,與殺死種子內潛伏的病菌並無關係。

四、繁殖無病種子:在良種場或種子繁殖基地繁殖無病種子。種田距離大田至少在100公尺以外,所用種子,必須經過嚴格的處理,保證全部無病。

做好無病種子的繁殖工作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可以免去種子處理的繁重工作。

五、選育抗病品種:小麥散黑穗病菌生理小種變異速度較為緩慢,小麥對散黑穗病抗性是單基因顯性遺傳,抗原也豐富,有利於抗原品種的選育。在選育抗病品種中,可以利用病菌不能進入胚內,或進入胚內但在分生組織發育上有差異,以及閉花授粉避病的特點進行選育工作。

在選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中,除針對當地流行性強,毀滅性大的病害外,同時也應將抗散黑穗病作為一項選育指標,以供品種決選時參考。

小麥中後期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我縣小麥中後期主要病蟲害有 小麥條銹病 白粉病 全蝕病 赤黴病 紅蜘蛛 蚜蟲 吸漿蟲等,這一時期 4月中下旬 5月上中旬 是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關鍵時期,現將其危害特徵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一 小麥條銹病 1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梢 莖桿和穗部。病葉上形成條狀隆起鏽斑,當春季溫暖多雨時,...

職業病防治技術措施

為了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消除職業危害,防止職業病的發生,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積極的職業衛生工程技術措施,把職業危害程度降到國家標準限值最低範圍內。一 防塵肺病措施 1 水泥塵的防治方法 因為施工現場攪拌機流動性比較大,因此除塵裝置必須考慮適合流動的特點,達到既除塵的目的,又要作到裝拆方便。在施工現場使用...

質量通病防治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荷花嘉苑一期一標段施工單位交底部位 南京金九建設集團 牆體裂縫防治 主體分部工序名稱 交底提要 主體分部牆體裂縫防治工程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交底內容 1 工程的頂層和底層應設定通長現澆筋砼窗台梁,高度不宜小於120mm,縱筋不少於4 10,箍筋 6 200 其他層在窗台標高處應設定通長現澆筋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