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學考複習詩歌鑑賞

2022-11-19 01:21:04 字數 5003 閱讀 9042

高二語文學考複習---古代詩歌的常見表達技巧

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但常見的不外乎是: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映襯對比,伏筆照應,借古諷今,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開門見山,承上啟下,卒章顯志等,應結合具體的詩歌加以分析。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杜甫的《絕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

3.寓情於景。唐朝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花自落」「鳥空啼」,強調了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轉的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以鬧寫寂,寫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

4.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

「垂績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

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

5.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台》中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來表達遠離故土,他鄉為官,前途渺茫的無數重的恨。

6.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如劉禹錫《台城》:

「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7.敘事抒情。在古風作品中比較常見。如杜甫的《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等。

二、描寫手法

1.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於藝術創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

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問。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魚戲蓮葉東」四句的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優美,把水上採蓮的畫面和人們採蓮時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2.襯托。襯托包括兩種,一是正襯,二是反襯。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如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迭我情。」三四句形象鮮明地烘托出了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

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襯托,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中寫到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

3.白描。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這裡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手法。如聶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全詩以小見大,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築糧倉的畫面,表現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

4.動和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於烘托手法、;後者如戴叔倫《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詩中前兩句寫了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是靜景;後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湧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景。

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

5.虛和實(聯想與想象)。文藝作品在寫到較為複雜的事情時,往往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使作品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歌中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裡行間體味出的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尤其是夢境更是虛寫的重要方式。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細緻豐富的地方。

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如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前兩句泛說西湖六月的風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後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豔紅和諧地搭配著,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6.欲揚先抑。指不從正面平鋪直陳,先從反面著筆,加以貶抑,而後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如趙希璐《次蕭冰崖梅花韻》:

「冰姿瓊骨淨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句忽發奇想:

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會衝風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欲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三、修辭方法

1、比喻,如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比喻的作用:⑴使語言生動、形象;⑵是深刻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的表現出來。

2、比擬,所謂比擬,兼含擬人和擬物兩個內容的一種修辭格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

比擬的作用:⑴色彩鮮明;⑵描繪形象;⑶表意豐富。

3、借代,一種事物,不用其本來名稱,而用另一種與之相關的名稱來代替它的一種修辭方式叫借代。借代可以使詩歌語言更加鮮明、生動,避免詞語重複,給人以新奇感,也易於產生聯想。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借代的作用:⑴使語言富於變化,豐富多彩;⑵使語言具體形象,容易引起人們的聯想;⑶使語言簡潔、精煉。

4、誇張,誇張是一種積極的修辭方式。作者為了突出藝術效果,對現實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誇大或縮小描寫,這種修辭手法就叫誇張。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李白《蜀道難》)

誇張的作用:⑴突出地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⑶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5、對偶(對仗)

對偶是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的兩個片語或句子並列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格式。對偶

對偶的作用:⑴便於吟誦,易於記憶;⑵具有**的美;⑶表意凝練,肅清酣暢。

6、設問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設問的作用: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7、反問,反問使用疑問語氣表達相反的意義。

江東**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反問的作用主要是表達強烈感情,起到加強語氣和發人深思的效果。

8、反覆

為了強調某種意思,增強某種感**彩,有意將詩歌中某些詞語句加以重複使用的一種修辭格式叫反覆。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垓下歌》)

反覆具有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加強節拍的修辭效果。

9、對比(對照)

把內容相反或相關的兩種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相互對照,這種修辭方式就叫對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0、通感,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10、引用(用典)

在詩歌語言中,凡是引用歷史上的典故或別的詩文作品中語句,都叫引用辭格。引用的基本型別有:引用典故類、引用語句類、摘引原文詞語的。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

11 反語

反語就是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句去表達本意的一種修辭方式。換句話說,反語就是通常所說的「說反話」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13、頂真(頂針、連環)

頂真(頂針、連環),就是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頭的修辭格式。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常見題型及解答技巧

提醒1——托物(人)言志型鑑賞題要答出「表層」及「深層」兩方面

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詩歌使用的表現手法是後兩句表達的作者的感情是

提醒2——意境類鑑賞題

西樓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作者在這首詩中描寫了的景象?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想情感?

提醒3——語言鑑賞題

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表達主人公的情感

提醒4——關鍵宇詞賞析題要分兩步答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寓意是表達了情感?

提醒5——表現手法類鑑賞題要分三步作答

早行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駝褐」指獸毛製成的衣服

此詩主要用了表現手法?表達出情感?

常見詩歌情感

詩歌的思想感情常常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一、憂國傷時

1、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 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二、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 陸游《書憤》。2、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3、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4、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

5、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語文學考複習 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 學案

高二 周軍滿 學考考綱解讀 鑑賞評價 d 4分 1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語言和表達技巧。2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態度觀點。學考考題的題型 1 題型以填空題居多 2 題材大多選用課外的絕句或詩詞,涉及各種主題。學習目標 1 了解詩歌中各主要表現手法的名稱和內涵。重點 2 學會準確判斷詩歌表現手法...

高二語文答題規範系列之詩歌鑑賞 三

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注 蔡家親 表親 1 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 答案 此詩表達了詩人悲喜交加 或悲中有喜,喜中帶悲 的感情。2 前人認為全詩動人之處在 雨...

高考語文專題複習詩歌鑑賞

1.鑑賞詩歌的形象 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的觀點態度 考查範圍 從選題數量和時代上看,一改過去以唐宋詩詞為主的格局,各個時代 詩詞曲均有涉及。從近四年的命題情況來看,名家名篇數量有所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詩人的名篇上公升。另外詩歌鑑賞中引入名人評點和比較閱讀加重的現象同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