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成都工業園區學習考察報告

2022-11-15 00:54:02 字數 4664 閱讀 8372

一、學習考察的概況

為加快發展步伐,將區域經濟做大、做強,市經委學習考察團一行18人,於10月13日至20日,赴成都等地考察學習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代物流、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在成都市經委等有關部門的精心安排下,學習考察取得了圓滿成功。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是一座擁有2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這裡自然環境優美,人文薈萃,風物繁華,成都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中國西部商業活動最成熟和最有力的能量釋放口,今年6月***又正式批准在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快中西部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使成都平原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目前成都地區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初步建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已發展為初具規模的花園式現代化國際城市。在短短的8天時間裡,考察團先後考察了成都高新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參觀了成都市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西南航空港工業集中區、成都蛟龍工業港和成都現代工業港,與成都市、樂山市、雙流縣**等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座談,聽取各地產業結構、產權結構、區域經濟結構和**職能調整,以及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招商引資、現代物流發展等方面的經驗介紹。

在學習考察期間,既學習了成都市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工業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特色經濟和加強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又學習了**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的新舉措。通過實地考察與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真切感受到了成都發展速度快、發展起點高、發展路子新。通過學習考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增強了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振興陽泉工業經濟的使命感。

在總結會上,考察團團長要求全體考察團同志將學到的經驗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認真思考,找準差距,抓好落實,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二、學習考察的主要體會和收穫

(一)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是加快發展的前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問題層出不窮,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將無所作為。成都市能快速發展,除了地域優勢、政策優勢外,關鍵是當地的幹部群眾思想上不斷有新的解放,實踐上不斷有新的創造。

成都市原有各類工業園區116個。園區太多,不僅規模小,而且產業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也不高。為突出區域特色和產業定位,該市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以規模大、功能較完善的(園)區為主體,整合其他園區資源,規範形成了21個分布於成都市各區(市)縣的工業集中發展區。

新規劃確立的21個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包括以it、製藥業為主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汽車、機械製造為主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仍突出了電子資訊、機械、醫藥、食品等該市的四大主導產業。對符合工業布局規劃要求,進入工業集中發展區的專案,給予區(市)縣和企業包括如何確保土地**、建立工業用地地價成本補貼機制等在內的多種政策支援。為降低工業用地成本,該市還建立了工業用地地價成本補貼機制和多樣化的供地方式,工業區土地收益全部用於工業用地地價成本調節補貼和基礎設施建設。

市和區(市)縣每年從經營性用地土地出讓金原收益中,按不少於5%的比例提取工業用地地價成本調節資金,設立專戶管理,專項用於調節補貼工業專案用地的地價成本。與此同時,成都市還建立了1億元的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專項資金,支援各工業發展區建立土地儲備制度。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目前,成都市又抓住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機遇,開始了新的探索與創造。

(二)以產業為基礎,創造多種經濟模式是加快發展的重要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成都市經歷了從傳統農業到商品農業,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現在,成都市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電子資訊科技、生物工程技術等新技術新產業發達的地區,同時又是電子家電、通訊裝置、紡織服裝、機電、建材、醫藥保健等行業最集中的地區。

乙個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以產業為基礎、創造多種經濟模式才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這是成都市給我們的啟示。

它的經濟模式雖多,但主要注重發展以下幾種:

1、注重發展特色經濟。 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力。成都高新區2023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指標年均增幅超過70%。

開發區緊緊圍繞電子資訊、生物製藥和精密機械製造三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前已有各類企業6000多家,註冊資本240億元,有外商投資企業近500多家,英特爾、摩托羅拉、康寧、住友、阿爾卡特等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有24家。同時,還形成了全國最大規模、以8個國家級孵化器為骨幹、以企業和社會力量創辦的孵化器為主體的孵化器群體,在孵企業760家。成都蛟龍工業港則以自動化裝置、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主要產業,先後吸引國內外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無汙染的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入駐,現已引進企業440多家,與此同時,蛟龍工業港正在籌建全國的連鎖園區,如在南昌、太原、合肥、哈爾濱、鄭州、西安、重慶等都在積極考察之中。

2、注重發展園區經濟。 園區經濟是經濟科技中心,是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新載體,是產業結構調整公升級的龍頭。成都市非常重視園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們參觀的成都高新區,就實行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擁有起步工業園、新加坡工業園、火車南站加工**區工業園、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等。

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和機構,開發區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有英特爾風險投資公司等10余家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公司落戶,資金規模超過14億元,為企業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援。共有各類人才14萬多人,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才9000多人,留學人員600多人,博士2000多人,

它以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發機構為主,大力發展科技密集型企業。

3、注重發展龍頭經濟。 充分發揮知名企業的優勢,以築巢引鳳的誠意,帶來百鳥和鳴的效應,促進經濟發展,這是成都市的又乙個典型經濟模式。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是2023年經省人民**批准的省級重點開發區,是西部唯一集航空、鐵路、公路、航運為一體的開發區,規劃面積60km2,隨著德國拜耳、美國太科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和成都華神科技製藥、希望變頻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入園,迄今共引進企業248家,協議總投資356億元,到位資金220億元,建成投產企業145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學院、成都資訊工程學院、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西南化工研究院、核工業部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為龍頭的教育、科研產業基地;以德國拜耳動物保健、華神科技製藥、四川太極製藥、康弘製藥、廣松製藥等為龍頭的醫藥產業;以東方光碟、希望變頻、長江通訊、科維電子、海力電子儀表等為龍頭的光電產業;以ktm球閥、阿爾法麥克斯驅動裝置、西梅卡氣體分離、四川客車廠、珠峰摩托等為龍頭的機械產業;以西航食品、川航漢莎食品、嘉里糧油為龍頭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

(三)改造城市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是加快發展的基礎。成都市十分重視城市建設,逐步形成了陸空交通順暢,通訊聯絡便捷,水電**充裕,生活設施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先後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智財權示範城和台商投資「極力推薦城市」,使成都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最適宜創業、居住的城市。

在城市建設中,成都市的「三不」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即城市規劃不惜工本,城市建設不遺餘力,城市管理不擇「手段」,通過全力建設和打造城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充分發揮了城市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是加快發展的保障。 **職能部門服務的質量,**工作人員的態度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展。成都市**提出「服務多一些,管理少一點」,專門為大型企業開闢辦理手續的「綠色通道」,還建立了特大型企業領導聯絡制度。

**周到、細緻的服務,很好地促進了成都經濟的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一)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強化加快發展的意識。近年來,我市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社會事業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地區、發展快的地區橫向比,我們的發展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與發達地區的距離不是縮小了,而是拉大了。因此,必須對照先進找差距,防止和克服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傾向,始終保持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強化機遇意識,防止和克服被動等待、消極無為的現象。

破除居功自傲的思想,樹立謙虛謹慎精神;破除貪圖安樂思想,樹立艱苦奮鬥精神;破除安於現狀思想,樹立開拓進取精神。

(二)把產業經濟作為發展支撐。先進地區快速發展的實踐經驗表明,城市的發展必須以產業的發展為依託,其規模的擴張必須以經濟的繁榮為前提。因此,我們必須緊扣發展這個主題,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依託,立足本地資源、區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優勢,選準和培育主導產業,形成我市發展的經濟支撐體系。

應把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公升級、壯大產業規模作為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突破口來抓。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發展民營經濟。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改進招商引資方式和手段。

一是依託現有的產業鏈,以商引商,吸引大企業和國際性企業和現有企業的上下游產業;二是結合大規模、高標準的工業園區建設,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科技含量高、投資密度大的專案。三是以民營經濟為重點,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重組,參與農業、新興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投資和經營。

(四)改善發展環境,提高**的服務意識和效率。我市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和較完善的基礎設施。但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創造優惠的經濟政策環境和較完善的**服務環境,創造較強的法制建設環境和較寬鬆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綜合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

一是要增強全區公務員的公僕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樹立「每乙個公務員都代表**形象,每乙個工作部門都是投資環境」 、「環境也是生產力」的觀念,切實提高**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更好地為我區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二是創新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凡是能夠在網上辦理的審批、年檢事項,都要逐步實現網上辦理,探索研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優化發展環境需要的新的電子政務,提高工作效率。

健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制度,規範執行機制,切實為各類企業和納稅人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的有效方式。三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從嚴治政。對各級**部門及其公務員的服務態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風、工作質量進行檢查監督。

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一 工業園區考察情況 山西 工業園區是1992年經山西省委 省 批准成立的省級工業開發區,xx年被省 確定為省級重點開發區,xx年2月,經國家 審核認定,更名為山西 工業園區。園區位於 市城區南端,現有規劃面積為7.29平方公里,擴區20.73平方公里已得到省 批覆。園區堅持省委省 提出的 一園一主...

赴重慶食品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先進經驗,加快啟動西部食品產業園的各項工作,我委組織大觀鎮 興隆鎮 河圖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和園區領導幹部一行13人,赴綦江食品工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通過考察參觀和座談交流,大家對綦江食品工業園區的目標定位和發展規劃有了直觀印象,特別是對其在徵地拆遷 招商引資 矛盾化解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有了詳...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精

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 內參 調研組 江蘇 廣東都是區域發展很不平衡的經濟大省。由於歷史和現實多種因素,江蘇經濟發展水平自南 中 北呈顯著的梯度差異。江蘇省委 省 高度重視蘇北地區的發展,在2001年做出了實行南北掛鉤合作 促進區域共同發展的戰略部署,具體合作模式是蘇南的南京 蘇州 無錫 常州 鎮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