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重點過程方法總結

2022-11-06 04:45:05 字數 5468 閱讀 7032

一、專案章程的內容

1.基於專案干係人的需求和期望提出的要求。2.

專案必須滿足的業務要求或產品需求。3.專案的目的或專案立項的理由。

4.委派的專案經理及專案經理的許可權級別。5.

概要的里程碑進度計畫。6.專案干係人的影響。

7.職能組織及其參與。

8.組織的、環境的和外部的假設。9.組織的、環境的和外部的約束。

10.論證專案的業務方案,包括投資回報率。11.概要預算。二、

組織過程資產的內容

組織過程資產包含:專案實施組織的企業計畫、政策方針、規程、指南和管理系統,實施專案組織的知識和經驗教訓。三、

專案範圍說明書的內容

1.專案和範圍的目標。2.

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和特性。3.專案的需求和可交付物。

4.產品驗收標準。5.

專案的邊界。6.專案約束條件。

7.專案假設。8.

最初的專案組織。9.晟初定義的風險。

10.進度里程碑。

11.對專案工作的初步分解。12.初步的量級成本估算。

13.專案配置管理的需求。14.審批要求。四、

專案管理計畫的內容

1.專案背景如專案名稱、客戶名稱、專案的商業目的等。

2.專案經理、專案經理的主管領導、客戶方聯絡人、客戶方的主管領導,專案領導小組(即專案管理團隊)和專案實施小組人員。3.專案的總體技術解決方案。

4.對用於完成這些過程的工具和技術的描述。5.

選擇的專案的生俞週期和相關的專案階段。6.專案最終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7.進度計畫。8.

專案預算。

9.變更流程和變更控制委員會。10.溝通管理計畫。

11.對於內容、範圍和時間的關鍵管理評審,以便於確定懸留問題和未決決策。五、

專案計畫的編制流程

1.明確目標

2.成立初步的專案團隊3.工作準備與資訊收集

4.依據標準、模板,編寫初步的概要的專案計畫。5.編寫範圍管理、質量管理、進度、預算等分計畫。

6.把上述分計畫納入專案計畫,然後對專案計畫進行綜合平衡、優化。7.專案經理負責組織編寫專案計畫。8.評審與批准專案計畫。

9.獲得批准後的專案計畫就成為了專案的基準計畫。六、

wbs的表現形式

1.分級的樹型結構

wbs層次清晰,非常直觀,結構性很強,但不是很容易修改,對於大的、複雜的專案也很難表示出專案的全景。2.列表形式

能夠反映出專案所有的工作要素,可是直觀性較差七、

工作分解結構應把握的原則

1.在各層次上保持專案的完整性,避免遺漏必要的組成部分。2.乙個工作單元只能從屬於某個上層單元,避免變叉從屬。3.相同層次的工作單元應有相同性質。

4.工作單元應能分開不同的責任者和不同工作內容。5.便於專案管理進行計畫和控制的管理需要。

6.最低層工作應該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檢查的。7.應包括專案管理工作,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的最低層次的工作單元是工作包。八、

縮短工期的方法

1.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加速活動程序。

2.指派經驗更豐富的人去完成或幫助完成專案工作。3.減小活動範圍或降低活動要求。4.遁過改進方法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九、

進度控制關注的內容:

5.確定專案進度的當前狀態。

6.對引起進度變更的因素施加影響,以保證這種變化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7.確定專案進度已經變更。8.當變更發生時管理實際的變更。十、

活動資源估算的方法

1.專家判斷2.多方案分析3.出版的估算資料4.專案管理軟體5.自下而上估算

十一、活動歷時估算的內容:1.專家判斷2.模擬估算3.引數估算

4.三點估算5.後備分析

十二、制定進度計畫的方法和工具:1.進度網路分析2.關鍵路線法

3.進度壓縮(趕進度、快速跟進)4.假設情景分析5.資源平衡6.關鍵鏈法(緩衝)7.專案管理軟體8.應用日曆

9.調整時間提前與滯後量10.進度模型

十三、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術1.模擬估算2.確定資源費率3.自下而上估算4.引數估算5.專案管理軟體6.供貨商投標分析7.準備金分析8.質量成本

十四、成本預算的工具和方法1.成本彙總2.準備金分析3.引數估算4.資金限制平衡

十五、專案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

1.對造成成本基準變更的因素施加影響;2.確保變更請求獲得同意;

3.當變更發生時,管理這些實際的變更;

4.保證潛在的成本超支不超過授權的專案階段資金和總體資金;5.監督成本執行(績效),找出與成本基準的偏差;6.準確記錄所有的與成本基準的偏差;

7.防止錯誤的、不恰當的或未批准的變更被納入成本或資源使用報告中{8.就審定的變更,通知專案干係人;

9.採取措施,將預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十

六、質量管理過程的4個環節1.確立質量標準體系2.對專案實施進行質量監控3.將實際與標準對照4.糾偏糾錯

十七、制定專案質量的工具和技術小雞公爵六十只1.效益/成本分析2.基準比較3.流程圖4.實驗設計5.質量成本分析6.質量功能展開7.過程決策程式圖法

十八、質量保證活動的基本內容1.制定質量標準2.制定質量控制流程

3.提出質量保證所採用方法和技術4.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十

九、質量控制的方法:

1.新七:因果圖、流程圖、直方圈、檢查表、散點圖、排列圖和控制圖

2.老七:相互關係圖、親和圈、樹狀圖、矩陣圖、優先矩陣圖、過程決策方法圖和活動網路圖

3.測試、檢查、統計抽樣、6西格瑪二

十、質量控制的步驟:1.選擇控制物件

2.為控制物件確定標準或目標。3.制定實施計畫,確定保證措施。4.按計畫執行。

5.對專案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檢查,並將監測的結果與計畫或標準相比較。6.發現並分析偏差。7.根據偏差採取相應對策二十一、

元件專案團隊的工具和技術

1.事先分派:預先分配到專案中2.談判:人員分派多少在談判中3.採購:聘用和分包4.虛擬團隊:網際網路二十二、

成功的專案團隊的特點:

1.團隊的目標明確,成員清楚自己的工作對目標的貢獻。2.團隊的組織結構清晰,崗位明確。

3.有成文或習慣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而且流程簡明有效。

4.專案經理對團隊成員有明確的考核和評價標準,工作結果公正公開,賞罰分明。5.共同制訂並遵守的組織紀律。

6.協同工作,也就是乙個成員工作需要依賴於另乙個成員的結果,善於總結和學習。二十三、

溝通管理計畫的內容:

1.專案干係人溝通要求。

2.對要發布資訊的描述,包括格式、內容和詳盡程度。3.資訊接收的個人或組織。

4.傳達資訊所需的技術或方法。如備忘錄、電子郵件、新聞發布等。5.溝通頻率。如每週溝通。

6.上報過程,對下層無法解決的問題,確定問題上報的時間要求和管理鏈(名稱)。7.隨專案的進展對溝通管理計畫更新與細化的方法。8.通用詞語表。

二十四、專案總結會議的目的(意義):

1.了解專案全過程的工作情況及相關的團隊或成員的績效狀況2.了解出現的問題並進行改進措施總結

3.了解專案全過程**現的值得吸取的經驗並進行總結

4.對總結後的文件進行討論,通過後存入公司的知識庫,從而納入企業的過程。二十五、

4種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1.繼續履行2.採取補救措施3.賠償損失

4.支付約定違約金或定金。專案合同簽訂事項:1.當事人的法律資格;2.質量的驗收標準;3.驗收時間;4.技術支援服務;5.損害賠償;6.保密約定;

7.合同附件、法律公正。二十六、

合同不明確情況的處理方法:

先協商,未完成補充協議

1.當事人對標的物的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沒有標準的,按產品通常標準或符合合同目的的標準。

2.履行地點不明確時,按性質不同而定,接受貨幣在接受方,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方所在地。

3.履行期限不明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可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4.履行費用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承擔,履行費用是履行義務過程中何種附隨發生的費用。二十七、

索賠程式:

專案發生索賠事件後,一般先由監理工程師調解,若調解不成,由**建設主管機構進行調解,若仍調解不成由合同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或仲裁。在整個過程中,遵循的原則是索賠的有理性、索賠依據的有效性、索賠計算的正確性。二十八、

配置管理包括4個主要活動:

5.配置識別6.變更控制7.狀態報告8.配置審計二十九、

配置管理流程:

1.制定配置管理計畫2.配置識別與建立基線3.建立配置管理系統4.版本管理

5.配置狀態報告和配置審計三

十、配置識別的內容:1.識別需要受控的軟體配置項。

2.給每個產品和它的元件及相關的文件分配唯一的標識。3.

定義每個配置項的重要特徵以及識別其所有者。4.識別元件、資料及產品獲取點和準則。

5.建立和控制基線。

6.維護文件和元件的修訂與產品版本之間的關係。三十一、

配置識別的基本原則:

基線配置項向軟體開發人員開放讀取許可權;非基線配置向pm、ccb及相關人員開放。基線配置包括設計文件和源程式;非基線配置包括各類計畫和報告。三十二、

建立配置管理方案的步驟:

1.組建配置管理方案構造小組2.對目標機構進行了解、評估3.配置管理工具及其提供商評估4.制訂實施計畫5.定義配置管理流程

6.試驗專案的實施7.全面實施三十三、

變更的流程:

1.提出與接受變更申請。

2.對變更的初審(常見方式:變更申請文件的審核流轉)。

3.變更方案論證(技術評估轉換成果、經濟評估轉換價值和風險)。4.

專案變更控制委員會審查(文件會簽形式)。5.發出變更通知並開始實施。

6.變更實施的監控(由專案經理負責專案基準的監控;管理委員會監控成果、進度里程碑)。

7.變更效果的評估。

8.判斷發生變更後的專案是否已納入正常軌道。三十四、

系統整合專案系統驗收文件的內容:

1.系統整合專案介紹。2.系統整合專案最終報告。3.資訊系統說明手冊。4.資訊系統維護手冊。

5.軟硬體產品說明書、質量保證書等三十五、

專案總結的意義:

1.了解專案全過程的工作情況及相關的團隊或成員的績效狀況。2.了解出現的問題並進行改進措施總結。

3.了解專案全過程**現的值得吸取的經驗並進行總結。

4.對總結後的文件進行討論,通過後即存入公司的知識庫,從而納入企業的過程資產。三十六、

專案總結會的內容:

1.專案績效2.技術績效3.成本績效4.進度計畫績效5.專案的溝通6.識別問題和解決問題

7.意見和建議三十七、

專案人員轉移流程:

1.專案團隊成員的管理計畫,也就是專案人力資源管理計畫中描述所說的人員轉移條件已經觸發。

2.專案團隊成員所承擔的任務已完成,提交了經過確認的可交付物並已完成工作交接。3.

專案經理與專案團隊成員確認該成員的工作銜接已經告一段落或者已經完成。4.專案經理簽發項剛團趴成員轉移確認檔案。

5.專案經理簽發專案團隊成員的績效考核檔案。6.

專案經理通知所有相關的干係人。

7.若是專案收尾全體專案成員結束專案工作,應召開專案總結表彰大會,肯定專案的成績、團隊成員的業績,同時總結專案的經驗教訓。

國家智慧型城市試點過程管理細則

建科研函 2013 183號 一 為規範和細化國家智慧型城市試點過程管理,根據 國家智慧型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 的有關規定,結合試點城市特點和要求,制定本細則。二 本細則適用於國家智慧型城市試點城市 區 縣 鎮。三 過程管理實行下列原則 一 明確權責,規範管理。在試點工作的各個環節,建立健全權責明確...

專案管理重點總結

一 名詞解釋 1 專案溝通管理 專案溝通管理就是要保證專案資訊及時 正確地提取 收集 傳播 儲存以及最終進行處置,保證專案資訊暢通的一系列過程。第九章 2 費用基線 費用基線是一項面向階段時間的預算,主要用於測量和監控專案費用執 況,這是將按階段估算的費用彙總後制定的,一般用s曲線表示。第五章 3 ...

下冊 專案立項管理重點總結

1 可行性研究 用最小的代價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確定 專案有沒有必要做 能否完成 是否值得去做。1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 1 技術可行性 即確定使用現有的技術能否實現系統 2 經濟可行性 對擬開發系統進行成本估算和效益評估,確定其是否值得投資開發 3 操作可行性 包括法律可行性和操作使用可行性,前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