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2022-11-01 18:24:07 字數 4808 閱讀 7728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如: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字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在二上年級教學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

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了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在實際活動中可能碰到的系列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後,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資料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數字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中國教育總網教案頻道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乙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建立學好數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主要內容:

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並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1.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這一單元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整個單元的知識用一連串的情境串連。

每個例題的情境或是主題圖的乙個區域性,或是主題圖中某一情節的發展,使學生在乙個比較完整的情境中學習不同的內容。第二,在每個例題中,教材都展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了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開放性。

2.教學目標。本單元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第一,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第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思考與建議。解決問題不同於過去數學教材中的應用題教學。

新課程下的解決問題教學,提倡讓學生多讓學生經歷「現實題材—提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研究或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使數學學習變成「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1)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重視培養問題意識。

傳統教材中的「應用題」往往提供了現成的條件和問題,學生的思維活動是直接從解決問題開始。而實驗教材的「解決問題」僅僅為學生展現了現實生活的情境,要求學生在觀察情境、解讀資訊的基礎上,自己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可見,與傳統「應用題」教學相比,「解決問題」教學有乙個顯著特點,即學生思維活動的起點明顯前移。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是以現實生活情境形式呈現的,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各個已知條件並沒有十分清晰地告訴學生。因此,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前,學生需要經歷乙個收集資訊的過程。比如,第4頁例1呈現後,我們要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說一說「你看懂了什麼」。

讓學生有序地表述出已經知道的條件和所要解決的問題。如「原來有22人在看戲,後來有6人去玩蹺蹺板了,現在又來了13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這樣做的好處是:

一方面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已知的條件和所要解決的問題,為接下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好準備;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表述過程中,初步體驗數學問題的基本結構。順便提一下在實踐中,很多老師也發現學習**結合應用題之後,學生會做**結合應用題,而不會做文字應用題了。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分析解讀圖中的資訊之後,我們不妨用文字表示出來,這樣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應用題結構。

學生提的問題可能多種多樣,有需要一步計算解答的,也有需要兩步計算解答的。對於用一步計算解決的,可以當時就讓學生解答;對於兩步計算解決的可以暫時留下,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教學實踐中,有時會出現學生的提問不著邊際,不能較快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這時需要我們加強提問指導,讓學生逐步理解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

(2)指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感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學生初步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之後,我們要安排學生先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小組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各學習小組進行指導,特別要注意發現不同的解題方法,為全班交流作好準備。

在小組內充分研討後,再組織全班交流,讓所有的學生分享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感悟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標準》理念下「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數量關係的分析,已經不再需要學生比較規範的闡述了,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和自身的經驗描述出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以了,這也是「解決問題」教學有別於原教材「應用題」教學的乙個重要變化。然而,這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借助於自身的經驗去完成的。

本單元三個例題教學的總體思路應該是一致的,但在知識目標把握上應各有側重。例1在學生分步解答的基礎上,重點要引導學生用綜合算式來列式計算。例2中第一次出現了「小括號」,也是本冊教材中唯一的一次,重在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計算練習來體驗、感受、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時,在分步列式的基礎上,可以先讓學生嘗試改寫成綜合算式,以引發矛盾衝突,再組織討論,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明確使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使用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增強數學應用能力。

傳統應用題教學的弊端之一是僅僅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訓練,忽視引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引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發現其中蘊涵的數學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數學應用能力。

學生的現實生活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過適度的數學抽象,問題和條件相對比較明確的現實生活情境,這主要是指教材中安排的各種練習題,我們要引導學生聯絡生活經驗理解情境的意義,自主解決問題。二是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如我們在學習例題之後,可以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編題。

本單元練習的安排體現了現實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7頁第4題和第11頁第4題,均選擇了「2023年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十強賽」的現實題材,資訊十分豐富,並分別與「比多少」、「倍數問題」相結合,進行綜合應用,具有較強的挑戰性。學習學習相對感覺困難。

特別一提的是這張表會對學生的思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1)主場得分與客場得分為何意?大部分學生是不明白的;(2)中國、阿聯酋等球隊解釋一下,學生能理解,但阿聯酋、烏茲別克、卡達這幾個國名太難讀了,影響了問題的解決。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結合當時學生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替換材料內容,以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我們還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資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新課程實施的開始階段,「解決問題」是乙個很值得探索的內容,其許多問題的產生和解決,需要實驗教師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

1、主要內容

2、具體特點和教學建議。

(1)突出了概念教學。

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平均分」「除法」,以往教材把平均分和除法結合起來放在乙個課時中完成。而我們現在實驗教材中把除法認識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建立平均分的概念12-17頁,二是在建立平均分的基礎上引出除法的概念18-22。

a、教材12頁給我們呈現了春遊食品情景圖,每人2瓶礦泉水、2個麵包、3個桔子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到這些物體每份都是同樣多或者是一樣多的。在此基礎上引出例1的教學,4個小朋友給5位同學分東西,這裡我們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替代這些物體分一分,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再概括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 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 一 表內乘法 二 認識長度單位厘公尺和公尺,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資料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二 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 課本p1 2,例1 教學目標 1 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2 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教學重點 難點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總結

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數學的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但真的要教好可不容易,教學的改革在不斷創新,沒有一勞永逸的。借鑑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提高自己。現在學生的知識是多渠道,這就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我將本學期的數學教學總結如下 一 認真學習新課標 開學初,我反覆研究新課標,了解二年級數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