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語法

2022-10-31 23:09:10 字數 4093 閱讀 4396

實詞活用

一、名詞

1. 名詞作狀語

①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 名詞用作動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後,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

① 鞭數十鞭:鞭子打

3. 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後,表示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

①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讓……做王

4. 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後,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麼。

①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鑑:意動用法,以……為鑑

二、動詞

1. 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①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

2. 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表示主語使後面的賓語發出這個動作,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 外連橫而鬥諸侯鬥:讓……爭鬥

3. 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表示主語為了賓語而發出這個動作。

① 秦不哀吾之喪而伐吾同姓。 哀:為……哀悼

三、形容詞

1. 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徵,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徵的人或事物。

①溫故而知新。 故、新:舊的(新的)知識。

2. 形容詞用作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時,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質,而是表示相應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展。

① 見賢思齊焉。 齊:看起

3. 形容詞使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徵於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

①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弱:使……削弱

4. 形容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上賓語時,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徵。

① 友人慚慚:形容詞意動,感到慚愧。

四、數詞. ---用作動詞(或形容詞、名詞)

在文言文中,數詞往往用來擔當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具有某個數量的事物。如:「六王畢,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統一的意思。

①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背離

② 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專一

常見文言虛詞

一、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昂首觀之:代詞,指蚊子。

2、用作助詞: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例:物外之趣:的。

(二)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三)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乙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四)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相當於「那」 「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三、以 1、作為介詞

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 例:

2、作為連詞

表示並列、承接、修飾「以」相當於「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 例: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表示範圍譯為「到」

「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

四、於 1、對,對於。向例:貧者語於富者曰。

2、在,從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4、到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於人

五、而 1、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任重而道遠。

2、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例:溫故而知新。

3、表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

例:臨溪而漁。(〈醉翁亭記〉)

六、然1、代詞起指示作用,譯作「這樣」、「如此」。例: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連詞表轉折關係,譯作「然而」、「但是」等。例:然數年恆不一見

3、助詞分兩種情況:

①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為詞尾,可譯作「…的樣子」、「…地」。

例:尘氣莽莽然

②用於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樣子」「像…似的」

通假字(「通假」指「通用」「借代」,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文言文常見特殊句式(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係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借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是知也。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孤塔)高插青冥。

2.謂語省略

(1)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使之與台齊

4.介詞省略

(l)見二蟲鬥(於)草間。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係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四、倒裝句

1.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2.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誌,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惟危樓一座。

(2)見宮殿數十所

3.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徐噴以煙

(2)留蚊於素帳中

文言文語句的翻譯

一、 保留(像朝代名、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有名詞可保留不譯)

二、 刪除(刪掉無意義的或沒必要翻譯的虛詞、累贅部分)

三、 新增(補出省略或隱含的內容)

四、 對換(通假字換成本字,活用的詞換成活用後的詞)

五、 調整(特殊句式調換,比喻、典故靈活翻譯)

初中文言文

2010第九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初中文言文 1 酒以成禮 原文 鍾毓 y 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託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 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 偷本非禮,所以不拜。選自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注釋 託 假裝。酒以成禮 ...

初中文言文閱讀技巧

最佳答案第一步 快速瀏覽題目 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第二步 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而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乙個 楚人學舟 的課外文言文閱讀...

初中文言文1答案

福建省龍巖市 答案 7 3分 b 8 4分 2分 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態氣質非同一般。2分 對對子 對子或對聯 小事罷了,有什麼難的!9 3分 殘 象 馬 卒 兵 參考譯文 廣東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 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箏玩耍,風箏 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莊有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