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

2022-10-23 22:06:03 字數 5793 閱讀 1860

先做乙個小測試:

先給父母做乙個小小的測驗:

在每乙個新的學年,你是否主動去拜訪孩子的老師

你是否以請教專家的態度去拜訪老師

你是否提供老師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資料

你是否接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你是否同理老師的一些困難,包括牢騷在內

你是否對老師一些作法表示支援

你是否很少打斷老師的話

你是否專注的聽老師的敘述

你是否相信老師的專業能力

你是否在談話結束前感謝老師的辛勞

以上十題中,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七個以上,相信你和老師的溝通已經有乙個很好的開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個., 之間,你和老師的溝通似乎有點問題,回頭看一看回答「否」的題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尊重是贏取合作之鑰。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個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時間,誠實的面對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嗎?

是自認為懂得多嗎?是防衛性過強嗎?還是從沒有和老師溝通的經驗?

家庭教育不可能不涉及學校教育。那麼在教育當中,有乙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就是父母怎麼和老師的溝通。沒有家庭與學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

因為孩子回來說的話,未必都是準確的。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很難教育好孩子。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基礎。

尤其是缺點多一點兒的孩子,家長更應注意和老師溝通。

溝通方法:

一、 要尊重老師,才有效果

1、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不論你對老師怎麼看,而是要考慮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發自內心尊重老師:概念化的老師 ——所有教我們知識的人,指的是群體。老師的素質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師實質是尊重自己。

3、不要事事依靠老師: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為攤上個好老師就好了,孩子關鍵取決於自己和家庭的學習氛圍。老師按學校模式來做,沒有超能力來管理到幾十個學生。

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老師是不實際的。如你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某某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某某的家長,我常聽到孩子談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謝謝您這麼認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裡,說他在學校裡發生……(把事件長話短說),我想這問題得請教您,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之後,耐心的傾聽老師的說明。

二、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家長與教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如果家長需要教師協助幫助孩子解決,則必須及時告知教師,及時進行交流。 家長與教師的交流,都要先對雙方進行正確定位:

是朋友而非敵人;是協作者而非僱傭者;是責任共負而不是互相推諉。 正確定位之後,心態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會因孩子在校遇到問題而憤然偏激。而是會真誠地把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度告知教師,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接著,耐心地聽聽教師的解釋,全面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風格。

如果雙方的意見不一致,雙方可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三:積極主動,及時溝通

在這個問題上關鴻羽教授說的好:「在家庭與學校的配合方面家長應該主動一些,應該多向學校靠攏,多向老師請教。這是因為,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有專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論方面往往比家長高出一籌。

而我們當家長的多數人不搞教育工作,沒那麼多時間看教育理論的專業書籍;教師教育過的孩子成百上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我們家長一輩子才養活乙個孩子,眼界難免狹窄;教師能夠從幾十個學生的比較中鑑別孩子的優缺點,而我們家長卻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估價往往容易偏頗。

作為學校往往比較強調老師要家訪,而作為家庭,應該強調家長主動去拜訪老師。這是因為現在教師負擔很重,不可能對每乙個學生家庭都經常訪問,而我們當家長的只有乙個孩子,完全有時間去拜訪老師。【(家長注意:

)家長最好乙個月左右到學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只靠家長會了解是不夠的。開家長會時,那麼多家長都在等著,老師不可以能對您孩子的情況談很多。

別人不去的時候,您去訪老師,可以細談,從學習到紀律,從思想到生活,細緻了解一下。您想,全班幾十個孩子,哪個孩子的家長經常去學校訪問教師,教師自然就得多觀察、多了解這孩子,不然家長來了說什麼,這無形中就督促教師多關注您的孩子了,這不是很好嗎? 家長千萬不要等問題成了堆再去和老師聯絡。

要想發現微小的變化,必須與老師經常聯絡。

另外,家長如果主動和老師聯絡,要注意幾個細節:1看時間表 :不要選老師午休時間,如果是在工作時間打**或面訪,先問問老師方不方便,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2看場合,家長來學校接孩子,有時想跟老師面談,要看老師是否正在開會或是否正有緊急的事要處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擾;3如果家長對老師處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滿意,可以提建議,但不要命令教師怎麼做;4如果孩子與班上同學發生衝突,家長可以轉告老師協商處理,但不要直接到學校去找某個同學理論,這樣做,也會將問題激化。

四、家長要有好心態

有的家長一旦被老師叫到學校來,心裡就會有種惶恐的心理,認定孩子又在學校犯錯誤了,又要到學校挨老師批評了。見到老師以後,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先把孩子訓一頓再跟老師點頭哈腰賠不是,再說一堆保證以後會如何管教的話。這樣是家長把孩子在校犯錯等同於自己犯錯,遇事先道歉賠禮,而不是先跟老師了解問題及問題的根源再對症下藥,這樣的溝通顯然是無效的。

有的家長很反感老師把自己請到學校,認為這樣即浪費時間又丟臉,覺得老師喜歡小題大做,遇細風說暴雨,這樣的牴觸心理很明顯不利於教育的順利進行。 家長被老師叫到學校以後,不是認真追尋問題的根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把一腔怒火帶回家中,對孩子進行責罵批評。

如果剛好當天因為別的事情不順利不稱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會更慘,家長會把一切問題都歸責於孩子,懲罰隨心,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心理和逆反心理,於事無補。

另外,家長如果要主動跟老師取得聯絡,要注意幾個細節:看時間表 :不要選老師午休時間,如果是在工作時間打**或面訪,先問問老師方不方便,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看場合,家長來學校接孩子,有時想跟老師面談,要看老師是否正在開會或是否正有緊急的事要處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擾;如果家長對老師處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滿意,可以提建議,但不要命令教師怎麼做;如果孩子與班上同學發生衝突,家長可以轉告老師協商處理,但不要直接到學校去找某個同學理論,這樣做,也會將問題激化。

五、多配合常聯絡

多配合。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配合的,要一起幫助孩子匯入正確的方法。一是配合教師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與毛病,經常關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健全的個性)。

二是平日裡要注意督察孩子作業。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乙個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

常聯絡。與老師聯絡,要注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聯絡的方式可以是面對面交流,也可以**或簡訊交流。

交流的主要內容: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諸如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參加活動等等,切不可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老師。

二是提出教育教學建議。如果發現孩子的任課教師在某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務必及時反饋給老師,如果不好直接與老師說,可以通過班主任進行轉達。但是,記住一點,作為家長一定要多信任老師,要學會分享孩子成長中的喜悅,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的成長。

六、只有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回來告訴家裡人,就是想得到一種傾訴,一種宣洩,一絲安慰。這應該是好事,他這是和你在溝通,他沒有把任何事都埋在心裡,然後終於在某一天來個不良情緒的大爆發。如果這個時候,你用心地傾聽完孩子的訴說,適時抱抱孩子,輕輕地拍拍,輕言細語地安慰幾句,再給他擦擦流下的眼淚,比什麼都強;等孩子靜下來的時候,再給老師打個**問問情況或者和老師約見一下,具體作個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說不定第二天一到學校還沒等你處理孩子已啥事都沒有了,說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學今天又勾著肩膀喊好兄弟了。

如果一聽孩子受欺負了,就跳起來罵老師罵其他的孩子,然後衝到學校去理論,那麼以後這個老師的課你孩子不用上了:我爸(媽……)都說這個老師不好,我還上他課幹什麼;老師呢,也不用和那孩子交往了,說不定再和對方的家長幹上一場,後果不堪設想。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渠道有家訪、面談、**聯絡等。不同的溝通方式,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和老師是既「怕」又「愛」的矛盾統一體。

對於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出了問題,老師即時向家長反映,就反感老師「打小報告」,所以最好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說你怎麼這麼了(舉我的例子)。對於性格比較溫馴的孩子,出了問題,無論家長與老師怎麼溝通,都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採取「熱處理」還是「冷處理」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細節。

交流溝通的時機也很重要。很多老師既是老師又是家長。在上課時間或課餘過多地打擾老師顯然不近人情。這點家長也應注意把握分寸。

注意事項:

一、不要找藉口「工作忙!」

多數家長不願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往往藉故於「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長,即使是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也要找親戚朋友替開)。特別是一些「問題」學生的家長,多數都是被老師請到學校,被動地與老師見面。因此建議有這樣溝通障礙的家長,請你要改變與老師溝通的態度,明白積極配合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我們做家長的「天職」,建立積極溝通的意願,主動走近老師,是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

二、不要說「一切都聽老師的」

現在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老師多多少少都有一種說不清的「懼意」,有很多的學生家長與老師溝通經常說:「一切都聽老師的!」 完全放棄了做家長的權利,而當起孩子老師的學生。

有些家長總是說「孩子全交給老師,該罵就罵,該打就打」之類的話,雖然看得出家長對老師充分信任,但家長應該知道,和老師溝通不是找問題讓老師解決,而是和老師協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師不願意和態度蠻橫的家長溝通,但老師也不願意和沒有任何主見的家長溝通,因為這樣溝通不會有效。

家長與老師由於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乙個和諧的溝通氛圍,容易產生一些溝通障礙,導致老師對家長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長對老師的教育方法有意見。往往就會產生這樣的場景:老師成了訓話人,家長成了毫不相干的聽眾,兩者都對對方「不以為然」,這就難免走人溝通的死胡同。

任何溝通都需要誠意,家長與老師也不例外,如果家長拿出溝通的誠意,而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能夠平和、客觀,這樣就容易統一認識,選擇一種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避免老師講一套,家長做一套,學生無所適從的情況。

三、不做態度蠻橫和沒有主見的家長

有些家長總是說「孩子全交給老師,該罵就罵,該打就打」之類的話,雖然看得出家長對老師充分信任,但家長應該知道,和老師溝通不是找問題讓老師解決,而是和老師協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師不願意和態度蠻橫的家長溝通,但老師也不願意和沒有任何主見的家長溝通,因為這樣溝通不會有效。

四、不要為孩子不良表現強找「理由」

家長與老師溝通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聽取老師反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老師要重點反映孩子的一些不良的問題。有些家長過於偏愛自己的孩子,只能接受表揚孩子的話,不能接受批評孩子的話,往往找一些理由,替孩子進行搪塞錯誤的行為,從而造成老師對家長教育觀念不能接受。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對問題要誠懇。

但也不要放棄保護孩子的安全線。

五、以自己的方式與老師「通氣」

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放著問題不解決。家長老師要經常通氣。溝通方式可以和老師商定或選擇你最擅長的。

面談,這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對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長也從老師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樣子,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也可以通過**和簡訊溝通,在你不確定打**時間是否合適時,簡訊是個折中的方案。

你感到溝通有困難時,也是不錯的方式。

溝通的主要內容

孩子的行為:這是家長容易忽略而老師會關注的問題。有些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孩子的情緒:情緒的變化關係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樂觀、向上、積極的態度才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孩子的興趣: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和活動較多,老師更容易發現孩子在哪方面更有優勢,要發現孩子的長處並給予肯定。

孩子和同學得關係:健康的夥伴關係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重要還是要關心孩子德育心理和道德行為。

如果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注意了解青春期心理:家長和老師要共同關注孩子青春期心理變化,家庭學校共同引導。

孩子的學習:這是許多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在溝通中家長應諮詢孩子這段時間和以前有哪些變化,學習是不是更主動,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關心成績的高低。

家長與老師如何溝通

家長與老師如何溝通?分享 1.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我們對老師怎麼看,最後還是得落實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長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對孩子說老師不好,你可以想象你的孩子在上老師課的時候會是怎樣。這樣只會耽誤孩子。孩子極容易被暗示,比如家長在孩子面前整天說這個老師不好,那個老師不好,當孩子上課的時候,她就不想學...

老師如何和家長溝通

1.家長會 2.網路班級 3.家訪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覺得了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師應以一種陽光的心態對待生活 對待工作 對待學生。當家長感到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自然樂於與教師接近,那麼我們就會取得有效地溝通。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家...

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與家長溝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明確指出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 平等 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 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 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新時期家園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兒的素質,單靠幼兒園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難以實現的。唯有重視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讓家長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