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老師溝通

2021-03-04 03:01:33 字數 5129 閱讀 5565

一、 要尊重老師,才有效果

1、 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不論你對老師怎麼看,而是要考慮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 發自內心尊重老師:概念化的老師 --所有教我們知識的人,指的是群體。老師的素質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師實質是尊重自己。

3、 不要事事依靠老師: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為攤上個好老師就好了,孩子關鍵取決於自己和家庭的學習氛圍。

老師按學校模式來做,沒有超能力來管理到幾十個學生。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老師是不實際的。如你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我們去找老師溝通應該怎麼說呢?

如果這樣說,你是老師的話會有什麼感覺?

「某某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某某的家長,我常聽到孩子談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謝謝您這麼認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裡,說他在學校裡發生……(把事件長話短說),我想這問題得請教您,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之後,耐心的傾聽老師的說明。

二、 要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家長與教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如果家長需要教師協助幫助孩子解決,則必須及時告知教師,及時進行交流。正確定位之後,心態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會因孩子在校遇到問題而憤然偏激。

而是會真誠地把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度告知教師,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接著,耐心地聽聽教師的解釋,全面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風格。如果雙方的意見不一致,雙方可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下面是個案例:

課間休息時,幾個男同學在操場上愉快地玩耍,另乙個小男孩也想參加,可並不被大家接納,雙方爭執不休,動起手來,其中乙個男孩鼻子受傷流血……如果您是這位家長,您會如何去和老師溝通呢?請大家把想法說一下好嗎?

我們看看第一種方法:

[鏡頭一]第二天早上,流鼻血的孩子的母親來到學校,找老師了解具體情況並提出建議:

「老師,我們做家長的也是講道理的人,我們知道同學相處難免會有摩擦,平時在家我們也告訴孩子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架,就算別人先動手,也先忍者把事情告訴老師,請老師處理。昨天孩子放學回家,我們知道他流了鼻血,因為不知道怎麼回事,心裡挺擔心的,所以才來向您了解情況。我希望以後再發生這種情況,請一定給我們打個**告訴一聲,我們也好放心。

」面對如此坦然和寬容的家長,老師誠懇表示了自己的歉意,承認自己工作上的疏忽。

並和家長**了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同學交往的問題。

大家知道嗎?這個孩子後來考上廈門大學,後來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來看第二個家長也是孩子打架發生矛盾,自己的孩子吃虧了:

[鏡頭二]早上,學生剛進教室,一學生家長直奔辦公室質問老師道:「老師,昨天我孩子說自己被同學打了,鼻子都被打出血了。

我孩子平時非常乖巧,話也不多,從不招惹別人,平時就連我們走親訪友他也不去,總喜歡自己獨自在家玩,

見到親戚朋友都十分害羞,很少叫人跟人打招呼,這樣內向的孩子,經常回來說自己被同學打,難道我的孩子就該被人打嗎?他也真是的,打不贏就不知道咬嗎?真沒出息!

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老師只能先安撫家長請她坐下,等下了課,找到孩子本人了解了具體情況再說。結果是老師很尷尬。沒有達到任何溝通的目的,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在老師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

後來她的「壞名聲」就傳開了。

在孩子上初中的4年裡,沒有哪個老師願意關注孩子的,孩子的學習越來越差。考高中時考上我們這裡的四中,是專門給沒有考上高中的孩子準備的。高中畢業,孩子當兵去了。

三:積極主動,及時溝通

在這個問題上關鴻羽教授說的好:「在家庭與學校的配合方面家長應該主動一些,應該多向學校靠攏,多向老師請教。

這是因為,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有專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論方面往往比家長高出一籌。

而我們當家長的多數人不搞教育工作,沒那麼多時間看教育理論的專業書籍;

教師教育過的孩子成百上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我們家長一輩子才養活乙個孩子,眼界難免狹窄;

教師能夠從幾十個學生的比較中鑑別孩子的優缺點,而我們家長卻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估價往往容易偏頗。

作為學校往往比較強調老師要家訪,而作為家庭,應該強調家長主動去拜訪老師。

這是因為現在教師負擔很重,不可能對每乙個學生家庭都經常訪問,而我們當家長的只有乙個孩子,完全有時間去拜訪老師。

家長注意:家長最好乙個月左右到學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

只靠家長會了解是不夠的。開家長會時,那麼多家長都在等著,老師不可以能對您孩子的情況談很多。別人不去的時候,您去訪老師,可以細談,從學習到紀律,從思想到生活,細緻了解一下。

您想,全班幾十個孩子,哪個孩子的家長經常去學校訪問教師,教師自然就得多觀察、多了解這孩子,不然家長來了說什麼?這無形中就督促教師多關注您的孩子了,這不是很好嗎?

家長千萬不要等問題成了堆再去和老師聯絡。要想發現微小的變化,必須與老師經常聯絡。

另外,家長如果主動和老師聯絡,要注意幾個細節;

1、看時間表 :不要選老師午休時間,如果是在工作時間打**或面訪,先問問老師方不方便,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

2、看場合,家長來學校接孩子,有時想跟老師面談,要看老師是否正在開會或是否正有緊急的事要處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擾;

3、如果家長對老師處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滿意,可以提建議,但不要命令教師怎麼做;

4、如果孩子與班上同學發生衝突,家長可以轉告老師協商處理,但不要直接到學校去找某個同學理論,這樣做,也會將問題激化。

四、 家長要有好心態

有的家長一旦被老師叫到學校來,心裡就會有種惶恐的心理,認定孩子又在學校犯錯誤了,又要到學校挨老師批評了。大家說有沒有這樣想過?

見到老師以後,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先把孩子訓一頓再跟老師點頭哈腰賠不是,再說一堆保證以後會如何管教的話。這樣的家長把孩子在校犯錯等同於自己犯錯,遇事先道歉賠禮,而不是先跟老師了解問題及問題的根源再對症下藥,這樣的溝通顯然是無效的。

有的家長很反感老師把自己請到學校,認為這樣即浪費時間又丟臉,覺得老師喜歡小題大做,遇細風說暴雨,這樣的牴觸心理很明顯不利於教育的順利進行。

有的家長被老師叫到學校以後,不是認真追尋問題的根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把一腔怒火帶回家中,對孩子進行責罵批評。

這是普遍現象吧?

如果剛好當天因為別的事情不順利不稱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會更慘,家長會把一切問題都歸責於孩子,懲罰隨心,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心理和逆反心理,於事無補。

五、多配合常聯絡

多配合: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配合的,要一起幫助孩子匯入正確的方法。

一、是配合教師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與毛病,經常關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健全的個性)。

二、是平日裡要注意督察孩子作業。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乙個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

常聯絡:與老師聯絡,要注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聯絡的方式可以是面對面交流,也可以**或簡訊交流。

交流的主要內容:

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諸如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參加活動等等,切不可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老師。但不要告孩子的狀,那樣孩子會認為家長出賣自己,而產生逆反心理。

二、是提出教育教學建議。如果發現孩子的任課教師在某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務必及時反饋給老師。就像有的家長說老師罰孩子寫100個字,就應當把意見反饋給老師。

如果不好直接與老師說,可以通過班主任進行轉達。

但是,記住一點,作為家長一定要多信任老師,要學會分享孩子成長中的喜悅,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的成長。如果直接找校長就是告狀了,不是和老師溝通了,性質變了。

六、只有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渠道有家訪、面談、**聯絡等。

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回來告訴家裡人,就是想得到一種傾訴,一種宣洩,一絲安慰。

適時抱抱孩子,輕輕地拍拍,輕言細語地安慰幾句,再給他擦擦流下的眼淚,比什麼都強;

等孩子靜下來的時候,再給老師打個**問問情況或者和老師約見一下,具體作個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說不定第二天一到學校還沒等你處理孩子已啥事都沒有了,說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學今天又勾著肩膀喊好兄弟了。

如果一聽孩子受欺負了,就跳起來罵老師罵其他的孩子,然後衝到學校去理論,那麼以後這個老師的課你孩子不用上了。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和老師是既「怕」又「愛」的矛盾統一體。

老師說不定會說:「現在的家長呀。。。。。。」

對於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出了問題,老師即時向家長反映,就反感老師「打小報告」,所以最好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說你怎麼這麼了,對於性格比較溫馴的孩子,出了問題,無論家長與老師怎麼溝通,都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採取「熱處理」還是「冷處理」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細節。

注意事項:

一、不要找藉口「工作忙!」 多數家長不願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往往藉故於「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長,即使是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也要找親戚朋友替開)。特別是一些「問題」學生的家長,多數都是被老師請到學校,被動地與老師見面。

因此建議有這樣溝通障礙的家長,請你要改變與老師溝通的態度,明白積極配合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我們做家長的「天職」,建立積極溝通的意願,主動走近老師,是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

二、不做態度蠻橫和沒有主見的家長現在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老師多多少少都有一種說不清的「懼意」,有很多的學生家長與老師溝通經常說:「一切都聽老師的!」 完全放棄了做家長的權利,而當起孩子老師的學生。

有些家長總是說「孩子全交給老師,該罵就罵,該打就打」之類的話,雖然看得出家長對老師充分信任,但家長應該知道,和老師溝通不是找問題讓老師解決,而是和老師協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老師不願意和態度蠻橫的家長溝通,但老師也不願意和沒有任何主見的家長溝通,因為這樣溝通不會有效。

家長與老師由於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乙個和諧的溝通氛圍,容易產生一些溝通障礙,導致老師對家長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長對老師的教育方法有意見。

往往就會產生這樣的場景:老師成了訓話人,家長成了毫不相干的聽眾,兩者都對對方「不以為然」,這就難免走人溝通的死胡同。

任何溝通都需要誠意,家長與老師也不例外,如果家長拿出溝通的誠意,而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能夠平和、客觀,這樣就容易統一認識,選擇一種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避免老師講一套,家長做一套,學生無所適從的情況。

三、不要為孩子不良表現強找「理由」

家長與老師溝通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聽取老師反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老師要重點反映孩子的一些不良的問題

有些家長過於偏愛自己的孩子,只能接受表揚孩子的話,不能接受批評孩子的話,往往找一些理由,替孩子進行搪塞錯誤的行為,從而造成老師對家長教育觀念不能接受。

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對問題要誠懇。但也不要放棄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四、注意用自己的方式與老師「通氣」

家長老師要經常通氣。溝通方式可以和老師商定或選擇你最擅長的。

家長與老師如何溝通

家長與老師如何溝通?分享 1.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我們對老師怎麼看,最後還是得落實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長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對孩子說老師不好,你可以想象你的孩子在上老師課的時候會是怎樣。這樣只會耽誤孩子。孩子極容易被暗示,比如家長在孩子面前整天說這個老師不好,那個老師不好,當孩子上課的時候,她就不想學...

老師如何與學生溝通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應該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最主要的還應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做人觀念及價值觀,傳授文化知識是容易的,而在教導學生做人,及為人處事方面,教師則需要經常與學生在感情上進行溝通,可以這樣說,能教好學生做人及為人處事的本領的教師在文化授課上一定是優秀的,因為他們在感情上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學生從...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

先做乙個小測試 先給父母做乙個小小的測驗 在每乙個新的學年,你是否主動去拜訪孩子的老師 你是否以請教專家的態度去拜訪老師 你是否提供老師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資料 你是否接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你是否同理老師的一些困難,包括牢騷在內 你是否對老師一些作法表示支援 你是否很少打斷老師的話 你是否專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