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交流會上的發言

2022-10-22 15:45:04 字數 3840 閱讀 4756

這次集中封閉式學習,圍繞***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市委關於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系列會議和檔案精神等,採取**專題片、分散自學、分組討論、聯組交流等形式,感悟深,觸動大,受益多。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對群眾路線進行了高度概括,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兩個一切」是群眾觀點,「一來一去」是群眾路線。

它的形成來之不易,正如《永恆的信念》中講述的,它是革命先烈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依靠群眾,在血與火的浸潤和洗禮中得來的智慧型結晶,我們必須始終不渝的堅守,不能忘,不能丟。忘記就會忘本;丟棄就是背叛。下面,我結合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談幾點體會和打算,並力求在活動中做到知行合一,取得實效。

一、踐行群眾路線,關鍵要增強「知畏、知足、知止」三種認識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要致力在踐行群眾路線中釐清「知畏知足知止」三種認識,沉著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考驗。

一是要知畏。「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踰矩,亦不出大格」。首先,要敬畏組織,對黨忠誠,堅持一切以黨的事業為重,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自覺維護大局與團結,自覺抵禦歪風與邪氣,以一流的業績回報組織的培養。

其次,要敬畏群眾。把人民放在心上,舉在頭上,人民才會讓你坐在台上。只有站穩群眾立場,才能打牢事業基礎;只有扎根群眾沃土,才能孕育勃勃生機。

敬畏群眾,從思想上看就是要打破官本位思想,真正把群眾當主人、當靠山。從具體工作來看,就是群眾的事情不能「拖」、不能「躲」、不能「捂」、不能「推」。再次,要敬畏職責。

「立責於心、履責於行」,我們的權力是人民所賦予,工作目標是為「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將對職責的敬畏內化為愛民的情懷、為民的責任、服務的能力,外化為求真務實的作風,一抓到底的韌勁,敢於擔當的勇氣,勤學善思,真抓實幹,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精益求精,把個人的發展進步融入到服務人民的黨的偉大事業當中。

二是要知足。知足是副心靈雞湯,能養心強身,提公升人生品位。聖經中說,「得不到,是因為不求;求也得不到,是因為妄求。

」要有平常之心,做知足之人,在名利面前多乙份淡定,**面前多乙份堅毅,去留面前多乙份從容。要對地位知足,對錢財知足,對幸福知足,清康熙年間知縣高以永在內鄉任職期間曾撰寫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這幅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群眾信任,常想組織重托,常思成長歷程,珍惜崗位、專心幹事,為民服務。

三是要知止。知止就是要留有餘地,懂得放棄;就是要活在當下,想得明白。「知足」是由人,「知止」是由自己。

「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我們既要做「知己之可行」的勇者,也要做乙個「止己之不能行」的智者。古語說: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大恩易失愛,大醉易失德,大話易失信,大欲易失命」,知止是更高的境界,居高聲自遠,境界高、水平就會高,自然會有更寬的覆蓋面,會產生更大的非權力影響力。

二、堅決反對「四風」,關鍵要把握「天線、紅線、底線」三條基線

風似無形,其實有根可尋。形式主義逃避的是服務責任,官僚主義忽視的是群眾利益,享樂主義固守的是特權意識,奢靡之風滋養的是腐敗空間。與之對應的就是動搖了理想信念、放低了道德標準、鬆懈了廉政防線,其百病之源就在於群眾觀念淡漠。

一是要接「天線」,自覺踐行正確的宗旨觀。巴爾扎克說:「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錢上的廉潔;喪失了金錢上的廉潔,也就導致了道德的墮落。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立身之本,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做理論上的清醒者、政治上的堅定者,才能夠堅定前行、不改初衷,才能滿腔熱情地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

要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事物,改造世界。自覺加強黨性鍛鍊,提高黨性修養,增強黨員意識,參加組織生活,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積極開展健康的思想鬥爭,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

二是要遠「紅線」,自覺踐行正確的權力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真要站得直、行得正,不容易。

山珍海味,香車美女,處處都是**;**房子,工資職務,天天都有慾望。耐得住寂寞,需要定力。黨員領導幹部要多照「鏡子」,瞪大眼睛往「實」處照、往「深」處照、往「小」處照,才能看清自己,才能纖毫顯現、問題畢露,才能修身正己、警鐘長鳴。

要堅持秉公用權,依法用權,謹慎用權,自覺遵守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各項紀律規定,做到表裡如

一、言行如

一、始終如一。既從嚴規範自己言行,主動接受監督,也自覺加強身邊人管理,嚴格要求下屬、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

三是要守「底線」,自覺踐行正確的道德觀。一撇一捺念個「人」,配上「好」字分量沉。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就要去私心、立公心。

自覺提公升人生境界,增長道德修為。要將耕心種德,守身持正作為人生修煉,把公道正派、忠信廉潔作為立身之本。堅持養「德性」,以立德為先,以修身為要。

自覺加強個人道德品行修養,講大德,重小德。堅持常回頭,思過往,在自我淨化提公升中,涵養品性,陶冶情操。努力做到以德立言,以德立行,以德立威。

堅持養「大氣」,對人大氣,容人之長不嫉妒,容人之錯不計較,容人之異不自負;對己大氣,做到正確看待個人得失,容得了非難誤解,嚥得下酸甜苦辣,抵得住七情六慾。養足一身精氣神,積聚一身正能量,讓自己經得起「聚光燈」、「放大鏡」的審視。

三、抓實活動成效,關鍵要提煉「真情、真話、真功」三個要素

我們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對待群眾的態度問題。教育實踐活動要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至少要做到這麼三點:

對群眾的感情要「真」,查問題的態度要「真」,抓整改的勁頭要「真」。

一要動「真情」。一方面,要把群眾當親人。這不是態度上的虛偽,也不是對群眾的恩惠,反映的是一種平等地位,投射的是一種愛民情懷。

有人對延安時期黨群幹群關係是這麼描述的:「吃的是一鍋飯,點的是一盞燈,只見公僕不見官」。我們只有把群眾當親人,動感情,才會深懷愛民之心,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造福祉;另一方面,要通過活動,同群眾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老一輩革命家**曾回到半世紀前戰鬥過的某縣,遇到一片「黑壓壓」的告狀群眾。面對告狀群眾,**召集幹部並講了一件往事:50多年前,他曾帶領部隊在該地駐紮,組織決定槍斃乙個犯錯誤的戰士,老百姓同樣「黑壓壓」地來了,大家下跪求情,否則不起身。

最後,**只得流淚接受。**問大家:「現在,你們敢問自己,如果犯了錯,會有老百姓來替你求情嗎?

」在場幹部鴉雀無聲。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會沉澱多少真情。要讓群眾對我們又感情,就要求我們勤走基層,勤進農門,多交農家友,多接窮親戚,細心體察群眾願望和利益要求的變化,從群眾「最盼」處辦實事,從群眾「最急」處解難題。

二要聽「真話」。要真心實意地向人民群眾學習,善於聽不同意見,善於在監督下工作。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找得準群眾視角,說得出群眾語言,看得慣群眾臉色,從群眾的真話、實話、氣話、牢騷話、過頭話中發現自己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

要始終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是否得到實惠,作為評價、衡量、檢驗各項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以群眾的情緒、批評為鏡子,改**眾工作方式方法,增長服務群眾本領;以群眾的讚譽、認可為鏡子,激勵鞭策自己做出更大成績。變對立為對話,變上訪為下訪,變「背對」為「面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想群眾關心之事,謀群眾利益之事,幹群眾擁護之事,成群眾滿意之事。

三要下「真功」。「問題出在前三排、根子還在主席台」群眾的這段順口溜不無道理。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下真功,出實招,敢於直面自身存在的問題,敢於負責,敢作表率,敢於叫響「向我看齊」的口號。

要少「作怪」,不搞上面生病,下面吃藥;不「作秀」,不搞「開會、發文、搞走訪」一樣不少,「特殊化、領導化」一樣不落。要真正轉變作風,打破形式主義思想的「圍城」,推開官僚主義的「玻璃門」,走出自我製造脫離群眾的「無形的牆」,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帶頭聽取意見、帶頭查擺問題、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帶頭整改落實、帶頭推進制度建設,多接地氣,多解決實際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同時防止惟問題著手,停留在治標層面。以整改的紮實成效和為民服務的實績,接收群眾、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案

松滋鎮泰民族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案 根據 松滋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和 卸甲坪土家族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案 的精神,現將學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一 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 照鏡子 正衣...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必須堅守到底的生命之路。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仗民心。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 同呼吸 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蘇共亡黨的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執政者背離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回顧我黨92年的的光輝征程,正是因為我們黨正確處理好了...

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自查對照材料 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對群眾路線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作為一名教師黨員,我們很有必要通過 照鏡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來查詢自己的思想之陋 行為之垢,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重點查詢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對個人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一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