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層哲學內涵

2022-10-17 18:33:11 字數 4848 閱讀 5764

哈爾濱師範大學

學年**

題目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層哲學內涵

學生陳紅

指導教師石春燕副教授

年級 2006級

專業思想政治教育

系別政治系

學院政法學院

哈爾濱師範大學

2023年5月

**提要

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合乎必然性的前進性,生產發展符合自然規律,沒有生態上破壞,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共同發展,人與社會之間互相適應、目標一致。和諧社會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社會發展的理想境界,在和諧社會裡,生態上平衡發展、社會良性迴圈;人們之間相互尊重、共同進步;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適應,共同發展。和諧社會的和諧是系統內部、系統之間、系統執行的和諧,和諧是健康社會的狀態,是健康社會執行的特徵,更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的時代主題,是我們的社會歷史價值選擇的目標,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本文從社會有機體狀態下的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科學總結;構建和諧社會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時代主題四個方面闡述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層哲學內涵。

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層哲學內涵

陳紅 摘要: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合乎必然性的前進性,生產發展符合自然規律,沒有生態上破壞,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共同發展,人與社會之間互相適應、目標一致。和諧社會的和諧是系統內部、系統之間、系統執行的和諧,和諧是健康社會的狀態,是健康社會執行的特徵。

構建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科學總結,構建和諧社會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的時代主題,是我們的價值選擇的目標,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

關鍵詞: 和諧社會;社會有機體;科學精神;人道主義;以人為本

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合乎必然性的前進性,生產發展符合自然規律,沒有生態上破壞,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共同發展,人與社會之間互相適應、目標一致。和諧社會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社會發展的理想境界,在和諧社會裡,生態上平衡發展、社會良性迴圈;人們之間相互尊重、共同進步;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適應,共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科學總結,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的時代主題,是我們的價值選擇的目標,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

一、社會有機體狀態下的和諧社會

社會是乙個具有自我組織、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識功能的有機整體。社會作為乙個有機體是包括全部社會生活及其關係的總體性範疇,是人類以物質生產為基礎的各種社會因素相互制約、有機聯絡所構成的整體,它是乙個包含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思想關係、血緣關係和倫理關係在內的各種關係有機聯絡所構成的體系。從關係構成出發,用生命機體的特徵來把握社會有機體的特徵,從而可以看出和諧社會是關係和諧、良性執行、協調發展、彼此配合、相互促進的,是一種健康狀態下的有機整體

(一)從和諧社會的關係構成及其狀態看,和諧社會是由各種關係互相交織和聯絡的有機整體

和諧社會是由生態、人和社會三部分構成的,是由系統內部和系統之間各種關係互相交織和聯絡的有機整體。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合理恰當的處理,它們的關係出現緊張,甚至斷裂,社會就會**,社會執行就會出現病態。在和諧社會中,各部分的利益是有差別的,但不是對立的,最主要的是它們可以統一起來、協調起來,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從而維持社會的良性執行,這是和諧社會的特徵和社會有機體的自我組織的功能相互結合的產物。

社會有機體之所以具有生命的特徵是因為它有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協調而達到適應和維持的功能;同時,和諧社會的特徵是和諧,所以,和諧社會中的各要素之間及其關係是一種相互配合、相互依附、相互協調的關係,是一種只有在健康的社會中才存在的一種社會關係,所以,和諧社會是健康態的社會,是健康的有機整體。

(二)從執行的機制上看,和諧社會具有社會有機體的良性執行機制

和諧社會是健康的社會有機體的良性執行,這除了有和諧的關係狀態之外,還要具有類似生命機體的「代謝」的特徵,這是社會自我組織過程的需要。

1.社會有機體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以確保生命有機體的存在,這是自然、人和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要想保持良性關係必須維持某種平衡,如果行為過度則必然導致關係的緊張,甚至斷裂。

2.社會有機體必須進行自我組織以維持機體功能的存在,同時社會有機體還必須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以適應系統內部和系統外部的變化,以及適應系統為完成機體功能而變化的需要。這個執行是個動態的平衡,是各部分相互配合發揮功能,從而表現出區別單個部分新的特質的過程。和諧社會就是在滿足人的需要的同時充分尊重自然的規律,特別是自然的承受能力、恢復能力和再生能力。

和諧社會的系統的關係是和諧的,這為社會進行調節和控制提供了關係條件和環境。和諧社會具有健康的社會有機體良性執行、協調發展的條件。

二、構建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科學總結

(一)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目標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高度的計畫經濟,雖說很公平,但是,效率太低,物質產品匱乏,解決溫飽成大問題,大家一起受窮,「文革」把國民經濟幾乎推到崩潰的邊緣,我們被迫選擇了一條改革開放的道路。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財富鉅增,產品豐富,徹底告別短缺經濟,基本上實現了小康社會。這是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在這些令人眩暈的巨大成就背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生態遭破壞,環境被汙染,資源被浪費;部分人唯利是圖,不擇手段,自私自利,貧富懸殊,分配不公,社會體制不平等;社會不滿在積累,社會矛盾在激化,社會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基於上述現象,我們就必須要反思發展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充分考慮各種利益關係,構建和諧社。

這是在歷史反思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選擇。針對生態環境被破壞,我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針對無視人權,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針對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我們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些都是歷史給我們的巨大啟迪。

(二) 構建和諧社會有了更為豐富的物質內容和基礎

人類早期原始社會是和諧的,但是那是一種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而形成的一種落後的和諧。馬克思針對這種和諧指出「相信必須停留那種完全的空虛之中,也是可笑的」。(加注釋)今天,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是建立在小康社會中的,是建立在生產力較為發達和物質產品豐富基礎上的。

和諧社會是有效率的,不是像過去的那種平均主義掩蓋下的不公平,「文革」期間,民風淳樸,社會似乎也很和諧,但這時貧困而沒有效率的。今天的和諧社會是高效率而又兼顧公平的。和諧社會是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的,因為這種發展是全面、和諧、可持續的;是統籌城鄉、人與自然、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這種發展落腳到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上,落腳到人的發展上。

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所在。也正是現代和諧社會更前進、更科學、更人文的有力表現。

三、構建和諧社會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

(一)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對人的價值的認識

人道主義已成為當今世界討論的重點問題,並成為衡量和評價乙個國家的重要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現代意義。人道主義在反對封建主義**,追求民主和個性自由的鬥爭中起到過重要的歷史作用,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資產階段的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但我們所說的人道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和倫理觀的人道主義,是處理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活的人道原則的人道主義,與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有本質區別的。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對人的尊重和關懷,是為了人。和諧社會是生態、人與自然、人自身、人與社會的和諧,人是唯一連線這幾者相互關係的重要一環。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規範人的行為和理念,克服人的不合理性,體現人本的關懷;此外,構建和諧社會還要尊重自然,關愛生命,關懷社會,最終是為了體現對人的價值的認識。

(二)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人對自身、他人和社會的人道主義的人本關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正被某種目的所奴役,人正在失去自我;人經受著各種威脅,例如:職業病、汙染等等,人應該關懷自身,這是對人的關懷。在現實社會中,人可能會有各種壓力,需要乙個和諧的精神家園來呵護疲憊的心靈,構建和諧社會有利於人的精神世界。

在和諧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但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差別,我們沒有理由不關愛他人。「和」與「同」不同,「不同」可以「和」,和是在差別的基礎上統一起來,在「和」中共存、共贏。和諧社會給人提供了處理關係的新理念,也提供這樣的環境,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本關懷。

當前我們的發展很不平衡,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之一是要使社會全面均衡發展,達到共同富裕,使全國人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人民、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共享發展的成果,共同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當前我國最大的人道和人本關懷。

四、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時代主題

(一) 「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關懷人、為了人

「以人為本」中的人是物件,本是原則、理念、要求。人有三層:個人、群體、人類;本有三義:

相對人對物的依賴,把人當主體;相對人被邊緣化,把人當作依據;相對把人當作手段,把人當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們尊重人、關懷人、為了人。

馬克思說:「人是人的最高本質」。(加注釋)「以人為本」之所以是時代主題是因為以前我們對人的關注不夠,對人的尊重不夠,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對人的關懷,並為實現人的本質、人的價值和人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這也是我們時代的主題。

(二)「以人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質

人的本質是人社會關係的總和。和諧社會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人的交往範圍大大地擴大了,人的關係的種類和數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質越來越豐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關係是和諧的。構建和諧社會不斷的實現和豐富著人的本質。

「以人為本」又要求不斷地實現人的價值,人是價值的主體又是價值的客體,從價值的形態上看有潛在價值和現實價值兩種。潛在價值是人的主體力量所具有的創造力和潛能,在這一點上人與人的原始的差別不大,但是,現實中人的價值卻差別很大,原因是人實現其價值的條件不同,和諧社會為人提供了實現其價值的良好的社會條件。人的價值可分為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自我價值是社會對個人的滿足,社會價值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以人為本」既是以我為本又是以他人為本,是兩者的統一。

(三)「以人為本」是從人出發,不斷推動人的發展

這是乙個人不斷自我超越、不斷實現自我、不斷獲得自由的過程,只有這樣才使得「以人為本」不至於空洞化,不至於是一種宣傳和口號。構建和諧社會之所以能促進人的發展,是因為和諧社會建立在小康社會的基礎之上,這樣人的發展才有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和諧社會裡,人的精神是愉悅的,人的精神世界與其人本身是和諧的。

在和諧社會裡,社會充分流動、自由、開放,社會流動是自由的,階層是開放的,人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按照自己的意願從事自己的事業,充分實現自我,追求屬於自我的幸福和滿足。人人都有實現自我的機會,也會實現自我。

構建和諧社會創辦和諧學校

三 和諧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一 關係的表述 構建和諧社會體現在教育上應該是 為人民滿意的教育 即實現教育公平,所謂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機會公平 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質量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效教育結果的公平。教育屬於社會公平的範...

推進防沙治沙構建和諧社會

加速防沙治沙步伐為構建和諧社會再立新功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乙個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我國確定的主題是 防沙治沙與構建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通過防沙治沙,改善廣大沙區群眾的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國有近1 5的土地沙化...

發展縣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 周金堂 發布日期 2005 7 22 我國縣域國土面積大,人口多,gdp佔全國總量的50 以上,因此,縣域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發展已由單純追求gdp上公升到追求人文gdp 環保gdp,實現人口 資源 環境統籌協調發展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好縣域經濟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