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防沙治沙構建和諧社會

2022-10-07 04:06:03 字數 1347 閱讀 8909

加速防沙治沙步伐為構建和諧社會再立新功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乙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確定的主題是:防沙治沙與構建和諧社會。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通過防沙治沙,改善廣大沙區群眾的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國有近1/5的土地沙化,且90%集中在西部地區,近4億人口受其影響。

這些地區能否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

黨和**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先後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頒布了《防沙治沙法》,加大了財政投入,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投身防沙治沙的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4月結束的第三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表明,我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體擴充套件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幾十年來「治理趕不上破壞」的被動局面首次出現逆轉,全國沙化土地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充套件3436平方公里,轉為每年縮減1283平方公里。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果是階段性的,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遠,絲毫不可盲目樂觀。全國仍有50多萬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有近3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顯沙化趨勢,防治任務還非常艱鉅;全國2610萬貧困人口中還有一半分布在沙化嚴重的西部地區,導致荒漠化和沙化擴充套件的各種主要人為因素沒有根本消除,濫放牧、濫開墾等行為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治理形成的植被剛處於恢復階段,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較大,植物群落穩定性差,如果氣候條件惡化,管理稍不到位,就有可能導致植被的衰敗死亡,前功盡棄。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關鍵階段,防沙治沙工作只能抓緊不能鬆懈,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加速推進不能緩步慢行。

加速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正確處理防沙治沙與發展經濟的關係,統籌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形成防沙治沙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逆向拉動生態建設的良性迴圈;要從改善沙區群眾的生存生活條件出發,在生態改善、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使人民安居樂業。

加速防沙治沙步伐,還須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活化政策機制,調動一切有利於防沙治沙的積極因素,激發社會各界參與防治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團結一致、共同參與防沙治沙的良性局面。

幾十年的經驗證明,各級黨委**的重視,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關鍵所在。各級黨委**一定要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到,加速推進防沙治沙是促進生產發展、農牧民致富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民族和諧的重要措施,是保護和拓展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空間的必然要求,從而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防沙治沙是一項複雜、艱鉅、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大力支援下,經過廣大幹部群眾的努力,我國的防沙治沙工作一定能夠取得新的進展和更大的成就,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

構建和諧社會創辦和諧學校

三 和諧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一 關係的表述 構建和諧社會體現在教育上應該是 為人民滿意的教育 即實現教育公平,所謂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機會公平 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質量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效教育結果的公平。教育屬於社會公平的範...

發展縣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 周金堂 發布日期 2005 7 22 我國縣域國土面積大,人口多,gdp佔全國總量的50 以上,因此,縣域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發展已由單純追求gdp上公升到追求人文gdp 環保gdp,實現人口 資源 環境統籌協調發展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好縣域經濟的發...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大力推進制度創新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必須進一步推進制度建設與創新。一 推進制度創新是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 完善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是促進社會和諧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既應著眼社會和諧的需要搞好制度建設,更要緊跟時代發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