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 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分析與介入 修改

2022-10-15 09:03:02 字數 4882 閱讀 3508

守住貧困還是守住希望

摘要:現今,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時代背景下,農村的各類問題不斷被發現和研究,以期得到解決,進而更好更快的促進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留守婦女群體是現代化發展下伴隨產業結構調整產生的附屬物。

本文以湖北省為例分析了農村留守婦女的現狀研和產生的原因,**了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需求以及相關的解決措施,最後本文試圖運用社會工作視角進一步分析農村留守婦女群體的相關問題,並運用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分析提出有關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農村留守婦女;農村發展;社會工作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大規模的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超過2億的農民湧入城市務工。2023年度,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978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4533萬人,與上年相比,農民工總量增加436萬人,增長1.9%。

男性勞動力單方面的離鄉背井使留在家中的伴侶被賦予了新的社會稱呼——「留守婦女」。農村留守婦女身處長年與愛人兩地分居的境遇,並處理好家裡的一切事務——贍養老人,照顧孩子,躬耕農畝——肩挑起全家的重擔,讓在外漂泊的愛人沒有後顧之憂。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程序加快,農村留守婦女的隊伍在逐漸擴大,相對應的,她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日益凸現,這些困難和問題關係到她們自身的身心健康狀況,也關係到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關係到農村社會的穩定以及關係到和諧社會的構建。

作為旨在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增進社會福利,促進社會進步,最終達到服務物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的社會工作,如何在解決這一問題中發揮其的職能是乙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農村留守婦女的現狀

作為乙個特殊的婦女群體,農村留守婦女群體有其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對中國這樣乙個地域廣大的國家來說,每個省市的留守婦女情況又都不盡相同。我們將農村留守婦女界定為「年齡在20-60周歲之間、丈夫外出打工三個月以上、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

以湖北省的具體情況來說:2023年,湖北省有外出務工農民966.8萬人,有農村留守婦女236.

8萬人,佔婦女總數的8.5%。據湖北省婦聯的調查資料顯示,我省農村留守婦女呈現以下特徵:

一是以中年婦女居多。30-50歲的佔70.2%,30歲以下、50歲以上的僅分別佔16.9%和12.9%。處於這個年紀的她們依舊有很大潛能可以挖掘。

二是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佔26.5%,初中的佔54%,高中以上的僅佔19.

5%。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她們對子女的教育、輔導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而讓農村留守婦女心理壓力最大的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

三是中低收入家庭多,丈夫外出務工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丈夫在外務工3年以上的佔65.1%。

留守婦女家庭人均收入1274元以下的佔10.2%,1275元-3000院的佔43.7%,3001元-5000元的佔19.

4%,5000元以上的佔26.7%。

四是留守婦女通常具有較強的家庭責任感。73.1%的婦女留守是因為要照顧老人、撫育孩子。她們確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汗水。

二、農村留守婦女出現的原因

現今已有部分學者針對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做過相關研究,他們認為農村留守婦女產生的原因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個人、家庭、社會三個層面。

從個體的層面來看,農村婦女人力資本或自身素質的限制,影響了其向城市的轉移。農村家庭的條件限制使得許多女性不得不留在家中擔負起內外的一切事務。另外,面對勞動力市場對工人技術的要求,留守婦女自身素質達不到要求,以至於很多時候處在就業弱勢地位。

從家庭的層面來看,首先,家庭事務、年幼子女的拖累是形成留守婦女這一社會群體的重要原因;其次,維護家庭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也是形成留守婦女這一社會群體的原因;最後是與家庭觀念有關。一旦組建家庭,夫妻考慮的基點立即轉向家庭整體,家庭的性別分工也立即鮮明起來。結婚成家帶來的責任感鼓勵了男性的外出,但卻是女性外出的制約因素。

由於中國家庭特有的「集體性」特徵,夫妻雙方在考慮問題時不時從個人出發,而是以家庭為單位,實現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從社會的層面來看,首先是傳統的社會性別觀念影響了農村女性勞動力的轉移。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其次是受政策與制度的限制。

現行計畫生育政策的限制使農村已婚女性長期外出的可能性較小,大多留居在農村家庭中。再加上在現行的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限制下,留守女流入城市的自由度較小,活動範圍大多侷限於農村社會中。最後是城市勞動力市場選擇的結果。

當前,我國城市大多數處於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建設中,所需要的大量外地農民工主要為男性,這就使留守婦女很難在城市就業市場中尋找到合適的崗位。

三、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需求

據資料分析顯示,湖北省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七點:

一是勞動負荷重。68.6%的留守婦女表示「勞動強度大」,23.

8%的人表示對家裡的生產勞動和家務勞動感到力不從心。在2023年,湖北省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就有7527.5千公頃。

她們擔負著生產和生活兩個重擔,地里、家裡兩頭都要她們張羅忙碌。原本由男性承擔的重體力活現在也不得不由她們咬牙頂上去。

二是發展能力弱。77.6%的留守婦女反應「發展生產缺資金、缺技術」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外出打工的丈夫是家庭收入的主要貢獻者。留守婦女在家庭收入中貢獻較小,個人收入佔家庭收入30%以下的達52.5%,而且這部分人一半以上是從事種植業。

三是心理壓力大。43.3%的留守婦女表示心理壓力大,主要表現為遇到困難時無助、孤獨寂寞、贍養老人困難,婆媳、妯娌關係難處。

留守的處遇使她們改變勒傳統的角色內涵,在家中獨擋一面。但是這種處遇帶來的心理壓力如果除錯的不成功,就會給她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

四是教育子女力不從心。82.1%的留守婦女感到子女教育壓力大,造成這種壓力大的原因是因為自身文化程度較低,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心教育子女,又擔心孩子疏於管教影響學習和成長,難以向在外辛苦打工的丈夫有所交代。

五是婚姻家庭不穩定。15%的留守婦女婚姻不穩定,2.2%的丈夫有婚外情,2.

3%的婚姻名存實亡,還有26.2%的擔心自己的婚姻感情會變化。長期分隔兩地使留守婦女與自己的愛人交流減少,感情疏遠,觀念等產生差異。

這嚴重影響了夫妻雙方的家庭構建。

六是文化生活平乏。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限,鄉村文化娛樂活動較為匱乏。32.

2%的留守婦女在閒暇時段會選擇看電視,30.5%的會選擇串門聊天,25.7%的打麻將或牌,只有7%的會選擇看書或鍛鍊。

七是缺乏安全感。由於大量男性勞動力在外打工,農村的治安防範較弱。83.1%的留守婦女表示常常沒有安全感,既害怕遭遇性騷擾和人身侵害,又擔心家庭財產的損失。

留守婦女需求調查顯示,81%的留守婦女希望獲得技術支援,希望得到心理諮詢的佔79.1%,希望夫妻團聚過穩定生活的佔78.6%,希望得到健康服務的佔64.

2%,希望得到家庭教育培訓的佔36.3%,希望子女就學得到託管的佔51.1%。

四、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滿足其需求的可行途徑

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將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要解決以上留守婦女的問題,從根源上來說是減少留守現象,讓農民轉化成市民。這還要靠各地進一步加強地區經濟發展,吸引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搞好小城鎮建設;還要靠**組織等進一步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技能培訓,提高致富能力,同時提高自信心;還要靠國家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對留守婦女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其生活質量,切實保護其各項利益。

(一)大力發展地區經濟,帶動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只有大力發展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才能給外出打工人員提供乙個在本地發揮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婦女。要轉變以農村家庭夫妻分居為代價的勞動力轉移模式,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的轉移和分流。

這就要求:一方面要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支援和保護力度,加速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提公升農業生產規模和經營收益,吸引更多的精英留在或回到農村創業發展;將醫療、衛生、教育、金融等各種資源引向農村,加強農村各項軟、硬體設施建設,增強農村的吸引力,使農民無須進入城市即可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生活條件等。

(二)對於婦女的技能培訓,有學者提出,要充分發揮**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統籌作用,加大職業教育的必要投入,改善職業教育的環境,努力創造條件使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為「留守婦女」服務成為可能性,同時努力完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發展農村公共服務機構,在培養學生的同時,承擔向廣大留守婦女傳播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提高其的勞動技能和創業能力的重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再加強宣傳,搞好典型,抓好示範,以點帶面。交流經驗,開闊視野,受到啟發。

要調動留守婦女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她們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提高致富能力的同時,提公升自信心,強化自我認同感。

(三)加強對留守婦女的保護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加大對農村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鼓勵村民積極群防群治,同違法犯罪作鬥爭,推動平安家庭、平安社群建設,創造平安、和諧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相關部門需要向留守婦女提供、宣講相關法律知識,為婦女提供法律幫助和法律援助,讓她們了解自己的政治、文化教育、勞動、財產、人身、婚姻家庭權益等方面的知識,提高留守婦女自我防範和保護能力。

五、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在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諸多可行措施和載體中,作為新興專業和職業的社會工作如何有效的介入農村留守婦女群體,以解決她們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這是值得社工專業學生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1)概念闡釋

1、婦女社會工作:指婦女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幫助婦女解決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困難,維護婦女各方面的權益,引導其適應整個社會生活,從而使其能和諧地融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農村社會工作是我國社會工作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階段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的體現。它是在黨和**的領導下,廣泛發動各種社會力量在農村所開展的社會服務;農村社會工作的目的在於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增進農村的社會福利,推動農村的社會發展。對現已出現的問題施與消極被動型農村社會工作外,從長遠來看,還是以積極主動型的農村社會工作為主要策略。

(二)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婦女

(1)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以團體或小組為物件,並通過小組或團體的活動為其成員提供社會服務的方法。其目的是促成團體或小組及其成員的發展,使個人能借助集體生活加快自身的社會化;協調和發展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團體和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社會關係;發揮團體或組織的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健康發展。

我國**、企事業單位與群眾組織都鼓勵人們根據資源原則參加一定的團體或組織活動,利用團體成員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使個人社會化。

農村留守婦女調查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經濟蓬勃發展,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因大量外出而減少,農村出現了大批 留守婦女 因為丈夫長期外出打工,由婦女承擔著家庭中的生產勞動 教育孩子 照料老人等責任,目前 留守婦女 正成為當前新農村建設中乙個被遺漏且棘手的現實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狀況,我鎮...

農村留守婦女的調研報告

隨著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在農村形成了乙個特殊的群體,即家庭中丈夫外出,留妻子在農村進行生產勞動 撫育子女 贍養老人 留守婦女 為了關心她們生存發展 維護其合法權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我們通過調查表 訪談 入戶了解進行了調到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我縣留守婦女的總人數539...

《農村留守學生問題與對策研究》計畫

農村留守學生是農村學校進行德育的主要目標,也是農村學校輔差的主要物件,為研究農村留守學生,找出農村留守學生德困 學困的主要原因。特制訂以下計畫。第一階段 資訊收集 時間 3月上旬 統計本班的留守學生,收集其相關資訊包括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父母姓名及聯絡 外出打工位址 監護型別 監護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