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婦女的調研報告

2022-11-07 17:24:05 字數 4205 閱讀 3312

隨著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在農村形成了乙個特殊的群體,即家庭中丈夫外出,留妻子在農村進行生產勞動、撫育子女、贍養老人——「留守婦女」,為了關心她們生存發展、維護其合法權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我們通過調查表、訪談、入戶了解進行了調到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留守婦女的總人數53994人,多為中年婦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為初中和小學畢業,家庭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婦女需要贍養老人的佔留守婦女總數的75%,婆媳關係好的占有一席之地16%,從事農業生產和養殖業的佔95%,從事加工業、營銷業和其它行業的佔5%,留守婦女在生產生活、發展經濟、維繫家庭、養育子女、贍養老人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成為「單親化」、「女耕男工」、「體制性寡婦」的留守農村婦女模式,新的三座大山勞動強度大、精神負擔重、缺乏安全感壓在她們的頭上,她們既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卻又身心疲憊。在養老和子女教育行等方面出現了新問題,將會對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二、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生產勞動強度大,普遍感到生活壓力重。男女外出打工,作為家中的婦女便成了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家庭頂柱,而並不只是半邊天、留守婦女跨了,那麼這個家也跨了?沒了女人,天就沒了。

除了生產勞動耕田種地外,還要料理家務、照顧老人、養育孩子,裡裡外外一把手,所有的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幾乎全壓在「留守婦女」肩上,體力大幅度透支,缺乏勞動,狀況堪憂。

2、身心健康受損。由於勞動強度大,體力透支,農產品**低,農業收入少,多數人不得不勤儉持家,辛苦勞作,使留守婦女的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留守婦女與同齡的農村婦女相比,付出的更多,長期的、強制性的、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以及女性生理特徵的影響,加上農村婦女衛生保健的落後,導致身體上或多或少患上疾病,再加上經濟上的困窘,她們捨不得到醫院醫治,能拖則拖,身體上的健康加重了她們心理上的負擔,身體健康狀況下的低下為其心進健康埋下了隱患。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界定了科學的定義,即: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和道德健康。」科學的健康定義告訴我們,農村的身體地使人產生健康的心理,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健康的身體。

農村留守婦女的心理問題愈來愈嚴重,煩惱、多疑、抑鬱、焦慮、狂燥等不良情緒在顯現。沉重的生活負擔,使她

們的交往較少,文化素質的不高、法律意識的缺乏,也使她們不會排解苦悶。當他們內心煩惱、痛苦和不時,無法找一合適情感傾訴物件來傾訴和渲洩,無法調自己的情緒,對心理問題一無所知,很多農村人不知道隱私權,愛捕風捉影,家長里短,留守婦女很怕流言蜚語。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往往會選擇極偏頗、極端的行為,這樣的結果勢必會既毀了自己又害了他人。

3、沒有善待老人的現象呈現上公升趨勢,而子女教育狀況呈現下滑趨勢。疲於養家奔波,留守婦女因丈夫外出打工,她們要比當地非留守婦女付出的艱辛更多,沒時間、沒精力,加之總體素質不高,使她們未能較好的善待老人,對孩子的教育、監護力不從心,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無人看管,在農村,祖輩只要身體還能行動的都要進行勞動,婦女要進行生產勞動,幼小孩子要麼鎖在家裡,要麼隨母親到生產勞動場所,而無法對其很好的教育、監管,在鄉鎮上偶有乙個學前班供學齡前兒童就讀,沒有幼兒園,很多離鄉鎮學校辦的學前班較遠的孩子都無法入學就讀,距離學前班較近的孩子,在整個鄉鎮來說並不多,他們也因無幼兒園,無託管之處,而未受到較好的管教或很小就讀學前班,有的4——5歲便讀小學一年級了,子女教育狀況呈現下滑趨勢,還表現在已入學的高年級的孩子中,受單親化的影響,較其他孩子性格更孤僻,行為方式更過激,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良好生

活習慣和道德品質的養成。家庭教育對孩子有著直接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很難改變的影響。由於受父親外出打工的影響,孩子易產生「讀書無用」的思想,學習缺乏熱情,成績普遍較差,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行為習慣出現偏差。

4、文化娛樂單調,精神生活匱乏。留守婦女多數除了看電視、家長里短聊天便沒有其後娛樂方式了。在農村各種文化娛樂設施嚴重缺乏,常常會由於精神空虛而從事賭博活動、不參與建設活動等。

而農村較於城市,農村人的生活是單調的、枯燥的、勞累的,大多數人愛湊在一起談一些家長里短,而談這些家長里短的時候,難免會涉及一些隱私問題,也導致近些年來農村離婚率較原來呈上公升趨勢。

5、部分地區治安較差,缺乏安全感。男性勞動力外出後,農村多剩下婦女、兒童和老人,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帶來農村治安防範力量的減弱,使農村社會治安隱患增加,農村增對留守婦女的小偷小摸、騷擾影響的現象增多。留守婦女由於家中男人外出打工,沒了頂梁柱,也就沒了安全感,微勢的力量常常抵不住惡勢的衝擊,而很多留守婦女在受侵害後都採取默默忍受的態度,不敢聲張,怕打擊報復,也不好意思聲張,認為是「醜事」,也助長了這醜惡勢力的公升溫。

6、在救助留守婦女方面缺乏系統的機制。留守婦女在發展生產、發展經濟上缺資金,獲取資金投入困難,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手續繁雜,對留守婦女無任何優惠政策;在困難救濟、專案扶持、一幫一扶持等方面缺對留守婦女的傾斜。

7、留守婦女的勞動付出的回報率較低,對家庭的貢獻未得到公認。留守婦女因男性外出務工獲得了更多的生產勞動機會,而農業獲得的收入是很低的,日益加重的勞動帶來中的不是更多的現金收入,她們做的贍養老人、養育孩子、操理家務等,是對家庭的**貢獻、**收入,而在中國這一部分是不用資金來衡量計算的,是理所當然應該付出的。從而與外出就業的丈夫創造的收入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婦女的經濟地位反而有所下降,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留守婦女認為丈夫家庭的貢獻率高,自己對主要的收入**的物質基礎——責任田,只擁有使用權,而農業收入的資金是很微薄的,農業效益收入低下造成婦女在家庭中經濟地位下降,也使得留守婦女在婚姻中處於弱勢地位。

男性的非農化,給婦女帶來了更多的農業生產機會,但收入與在外務工的男相比卻更少了,女性農業化低收入加重了她們對男性的的依賴,使她們處於更弱勢的地位。

三、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社會影響及對策、措施

1、留守婦女問題不僅僅是關係到留守婦女這一單獨和群眾,還關係到家庭中老人的贍養、子女的教育,關係到家

庭和睦和社會的穩定、民族的發展,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任由種種不良狀況的發生、發展,毫無疑問社會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不僅影響到當前的社會發展、穩定和諧,還將直接影響到未來和諧社會的構建、未來勞動力的素質,下一代的人口質量。

為此,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以措施幫助人,以熱情感染力,讓每乙個留守婦女都能享受到黨和**的關心幫助。

2、建立留守婦女健康家園。定期組織留守婦女進行健康體檢,舉辦各類健康知識講座,推進農村婦幼保健事業,逐步將婦幼保健中心由城市拓展到農村,而影響農村搞好婦幼保健知識宣傳和普及,為她們提供更多的健康保健服務,保障她們的身體健康。

3、健全對留守的社會求助制度。(1)制訂對留守婦女的救助規定,摸清底數,建立救助檔案。(2)按最低標準,制定發放留守婦基本生活費,使其生活有新的措施保障。

(3)農村特困救濟、農村合作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適當照顧留守婦女。(4)縣、鄉黨委**採取措施開展一幫一的結對幫扶活動形成合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關愛留守婦女的社會會氛圍。(5)把一些致辭富的各種、扶貧專案向留守婦女適當傾斜,給予政策優惠,使「留守婦女」獲得關懷,減輕其勞動強度,增加家庭收入。

(6)探索興辦農村幼兒園、

托兒所的機制與模式,讓學齡前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託管,也讓留守婦女的勞動強度得到一點緩解。

4、興建留守婦女培訓陣地。(1)為提高廣大留守婦女的科技素質,爭取興建彝良縣婦女活動培訓中心,保證留守婦女培訓有陣地,為她們送知識、送技能、送健康、送去精神大餐。(2)組建留守婦女互助小組,搭建「留守婦女」互助平台,使她們能互相傾訴、交流、互助,使她們用積極的心態共同面對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5、為留守婦女增添文化娛樂設施。讓她們走進集體,通過文化活動,促進她們的溝通與交流,共同發展建立相互支撐的人際關係網路,挖掘自潛力,增強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通過組織她們參加文化娛樂活動,來號召人,以活動感人,以通過組織她們參加文化娛樂活動,來號召人,以活動感染人,以活動凝聚人,以活動教育人。

減少她們因空虛而從事賭博、迷信活動。而對生活報樂觀態度,對未來充滿美好嚮往,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6、為留守婦女提供心理幫助。農村婦女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係到自身,也關係到子女、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如果不及早干預,極易產生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一定的影響。

留守婦女存在著有苦無處訴、心理素質脆弱的現象;如果這些母親能把自己心中的苦楚向人傾訴,有人對她們的心理進行疏導,或許內心會釋然一些。

針對留守婦女心理知曉率低,心理認知度低的現象,可通過先對輔導人員進行培訓,通過他們對留守婦女進行宣傳培訓,可利用農閒和晚上開展生動形象、寓教娛樂的心理衛生健康知識培訓,或通過設立心理諮詢服務站點,設立兼職心理輔導教師,使廣大婦女能夠更加坦然地面對心理問題,像追求軀體健康一樣去追求心理健康,這也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標誌。順應時代的要求,將心理健康服務由城市推廣到農村,幫助留守婦女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改善她們心理健康狀況,培養和完善其健康人格,解決思想困惑與矛盾,疏導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和內心和諧,從而建立起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農村留守婦女調查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經濟蓬勃發展,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因大量外出而減少,農村出現了大批 留守婦女 因為丈夫長期外出打工,由婦女承擔著家庭中的生產勞動 教育孩子 照料老人等責任,目前 留守婦女 正成為當前新農村建設中乙個被遺漏且棘手的現實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狀況,我鎮...

張樓村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調查內容 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時間 2011年8月7日 13日 調查目的 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調查地 點 張樓村。調查方法 工作駐點 走訪 訪談 一 總體現狀一留守兒童比例大。在這次調查中,本村405名兒童中,有178名農村留守兒童,佔同齡兒童的45 ...

貧困 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分析與介入 修改

守住貧困還是守住希望 摘要 現今,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在工業反哺農業 城市反哺農村的時代背景下,農村的各類問題不斷被發現和研究,以期得到解決,進而更好更快的促進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留守婦女群體是現代化發展下伴隨產業結構調整產生的附屬物。本文以湖北省為例分析了農村留守婦女的現狀研和產生的原因,了農村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