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案

2022-10-13 00:54:03 字數 3031 閱讀 4038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二、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明確大氣的熱量**,即導致大氣運動的能量**,使學生能運用圖示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2.能闡述大氣溫室效應及其作用,大氣熱力環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能運用圖示解釋風的形成,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並且能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使學生理解「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的原理。

2.利用圖表分析歸納「溫室效應」。

3.通過實驗活動理解勢力環流的原理。

4.理論聯絡實際,促進對「風的形成」的理解,學會在等壓線圖上判斷某一地的風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

三、重點 :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水平運動

四、難點 :影響風向的幾種作用力

五、授課過程:

課前學習準備活動: 布置每個學生收集最近一段時間氣溫日變化資料。要求對 12 :

00 和 14 : 00 兩個時刻的氣溫做資料記錄和對比。得出午後 14 :

00 的氣溫比正午 12 : 00 的氣溫還要高的結論。

新課引入:為什麼一天最熱的時刻不是在太陽高度最大的正午 12 : 00 ,而是稍後的 14 : 00 ?

板書: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圖表活動:結合下圖和**分析:

分別用紅色和藍色表示熱輻射的波長。紅色表示短波輻射,藍色表示長波輻射。

根據資料思考:太陽輻射主要被大氣吸收還是地表吸收?為什麼?

使大氣增溫的直接熱源是太陽還是地面?

在下圖中用 1、2、3等數字按順序標出熱輻射從太陽、地面到大氣的主要傳導過程。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補充資料:大氣不同成分對長波輻射和短波輻射吸收的情況。

講述: 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而不是太陽輻射

板書: 1 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地球保溫

思考: 大氣逆輻射的存在,對地面有什麼作用?

顯示圖: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熱過程比較

思考 :為什麼月球表面晝夜溫度變化比地球表面劇烈得多?

為什麼秋冬的夜晚容易出現霜凍?

板書: 2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雲層越厚,保溫作用越強。

小結: 大氣的受熱過程可歸納為三個過程: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

由此可見大氣逆輻射的存在對地球起到了保溫的作用。但由於地球表面同一緯度或是高低緯度大氣所獲得的熱量有所不同,而熱脹冷縮是大氣十分顯著的物理特徵,所以必然會引起大氣的運動。大氣到底怎樣運動呢?

板書:二、熱力環流

實驗演示:人教版教材必修 1 第 32 頁活動玻璃缸內空氣運動的方向。

學生活動:把所觀察到的空氣流動方向畫出來

思考:為什麼空氣會這樣流動?

講述: 假設這三條線是 abc 三地的三條等壓線。

思考: 1 、在地面冷熱均勻的情況下,三地的大氣處於什麼狀態?

2 、 a 地受熱, bc 兩地遇冷時,大氣發生怎樣的物理變化?(冷熱不均的情況下, a 地大氣膨脹上公升, bc 兩地大氣收縮下沉)

3 、三地的近地面和高空的氣壓分別有什麼變化?等壓面隨之發生怎樣的變化?( a 地上空空氣聚集形成高壓, bc 兩地空氣密底減少形成低壓;近地面, a 空氣上公升,空氣稀疏開成低壓, bc 兩地空氣下沉聚集形成高壓)

4 、此時,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是否還相同?這種氣壓差異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六.小結板書:

1 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過程:地表的冷熱差異→大氣的上公升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

學生活動: 白天,陸地增溫快,海上增溫慢,夜間則相反,陸地冷卻快,海上較為溫暖。海陸風是就是由於這種晝夜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熱力環流。

根據熱力環流的原理(支架),完成如下任務:

1 .在書上圖 a 和圖 b 上標出晝夜海洋和陸地氣壓的高低。

2 .一天之內,何時吹海風,何時吹陸風?

3. 在圖 a 上,畫出白天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熱力環流,使之構成乙個環流圈;在圖 b 上,畫出夜間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熱力環流,使之構成乙個環流圈。 4 .海陸風對海濱地區的氣溫有什麼調節作用?

小結板圖: 海陸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過程

小結: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熱力環流有關的例子?

轉折: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中,先看大氣水平運動。而大氣的水平運動就是我們經常感受到的風。

板書: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講述: 同一水平面的存在氣壓差異時,就必會存有乙個力促使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的運動,而這個力就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板書: 1 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如果沒有其他力的影響下,風向與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顯示:板書: 2 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垂直於等壓線

思考: 但風一旦形成必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而在水平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風向如何呢?

實驗演示

用一小球拋向旋轉中的圓盤中心,觀察變化

小結:由於受地球的自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轉偏向力的加入下,風向不斷發生偏轉變化,直到影響風向的兩個力的合力為零時,風向就不再偏轉,而這時風向會如何呢

板書:受水平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平行與等壓線

轉折:但這種風只存在於高空,因為在近地面,風向還會受到另乙個力的影響,就是摩擦力的影響。在三個力的影響下,風向如何變化呢?

板書: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

學生活動:完成課本 35 頁活動

師生歸納總結本課內容

總板書: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二、熱力環流的形成:

地表的冷熱差異→大氣的上公升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1 、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2 風向:

二力合力:風向平行與等壓線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垂直於等壓線

三力合力: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地轉偏向力摩擦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案

從容說課 本節主要包括大氣的受熱過程 熱力環流 大氣水平運動三部分內容。應重點分析講解三個內容 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此處可補充大氣組成部分的內容 大氣受熱過程環節過多,且都有乙個專業名詞 如大氣吸收等,由此產生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過多的環節及環節的前後順序與過多的名詞...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課時跟蹤檢測 一 選擇題 每小題5分,共60分 2014 華中師大附中檢測 下圖示意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量分布圖,圖中曲線分別表示 a.地表吸收太陽輻射量 b.地表反射太陽輻射量 c.大氣上界太陽輻射量 d.雲層反射太陽輻射量。讀圖,回答1 3題。1 圖中曲線 依次表示 a c a...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反思

養正中學地理組蔡清祥 本節課主要把地理學習的課程資源通過網路部落格平台延伸到課前和課後,利用資源的多樣性,網路打破空間的侷限性,明確的學習目標導向,幫助學生對地理過程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素材豐富,包括 實驗 圖象 動畫 學習方式多樣,主要有自主 合作 等學習方式。利用學案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