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說課稿

2022-10-02 22:48:05 字數 2549 閱讀 4046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合作學習的意義;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

(3)說教學重難點

從教材結構來看,本節內容首先安排了大氣的受熱過程的知識,說明了這部分知識在本節學習中的基礎性重要性。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是開展熱力環流和下一節——氣壓帶和風帶這些知識學習的必要條件。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學習熱力環流的基礎。

熱力環流是全球大氣運動的基礎,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原理。所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分別是「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大氣的受熱過程」和「熱力環流的過程」。

等壓線屬於等值線圖的一種,但學生在初中並沒有很好的學習、掌握這部分內容。而熱力環流的過程就是建立在等壓線的基礎上的。所以這部分內容對學生認知造成一定的障礙。

由於生活條件限制,學生沒有體會過高空或者高原上的氣壓大小,對氣壓差異的感知能力比較差,難以對高低氣壓之間的流動有理論的認識。但對生活中高低氣壓運動的現象——風,則司空見慣。但風的形成本身就很複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在近地面和高空的風向也會不一樣。

因此確定本節的教學難點是「熱力環流的過程」和「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風向。

四、說教學方法

本節內容採用「設疑導學法」、「情境教學法」、「歸納總結法」、「傳統教學與多**輔助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課程匯入的形式就是設疑法,通過提出問題:為什麼月球的晝夜溫差比地球的晝夜溫差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講解「熱力環流」這一知識的過程時,先利用實驗情境,讓學生感性認識該知識,初步建立學生的知識基礎。而「歸納總結法」則貫穿於整個課程的學習,無論學完了哪個知識點,都進行相應的歸納總結。

五、說學習方法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有一種想要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的慾望,這種慾望能促使他們對自然事物進行思考,充分發揮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運用已知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有充分的主動性。

本節是地理1第二章的第一節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絡比較密切,並且也能深刻感受到這些地理現象——風、溫度。這有利於學生開展感性認知,然後再理性認識事物的特點。另外,本節與第一章內容聯絡的比較少。

學生沒有具備學習大氣運動的相關知識。

學法指導

針對上述情況,本節內容主要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所以,學生的學習以合作學習為主。對於部分知識的講解和活動的開展,都為學生準備了很多的資料,小組內進行分析討論形成答案。

課本中相似的知識點比較多,例如比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熱過程」,「海陸風」和「山谷風」的異同。這就要求學生能夠用對比分析的方法,發現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找出規律。對於所教的知識,教師並沒有立刻進行總結,而是先讓學生嘗試著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基本採用「匯入新課」、「自主學習」、「重難點突破」、「遷移應用」、「歸納總結」和「課堂練兵」的流程,這6個環節是在整節課中迴圈使用的。

1、課程匯入

本課程的匯入採用設疑法,利用月球晝夜溫差大的現狀,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同時,對比地球的晝夜溫差小的事實,闡述大氣在受熱過程對地球溫度的影響,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2、自主學習

在講解陳述性知識的時候,不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而是採用學生自學的形式。老師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材料或者課外資料,形成對知識點的認知。例如在講解大氣的受熱過程時,先給學生提出問題:

①大氣層的熱量**有哪些?②太陽輻射到達地面之前會有哪些損失?③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什麼?

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答案。

3、重難點突破

針對本節內容的重難點——熱力環流的過程,我採用了情景法。利用「煙」在具有冷源和熱源的密封容器裡的運動狀況,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初步認識熱力環流,同時對熱力環流的現象有更感性的認識。在**動畫實驗的同時,思考預先給出的問題:

①點a、b兩點的氣流是如何運動的?②點a(小碗)和點b(大碗)哪個裝的是冷水、哪個裝的熱水?使認識從感性上公升到理性。

這種方法的另外乙個優點就是可以利用實驗的知識,建構學生的知識基礎,深刻學生對熱力環流這一基礎知識的理解。

4、遷移應用

活動**在本節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其內容也是對所教知識的深化,給學生應用新知識以機會。海陸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尤其是住在海邊的學生,它是熱力環流基本原理最直接的反映。認識海陸風,首先要知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懂得氣溫與氣壓成負相關。

5、歸納總結

在每乙個小框題講完之後,都有相應的知識總結。而學生在總結中發揮主導作用。將老師所講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語組織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網路結構。

在學習大氣的受熱過程後,學生需要根據大氣受熱的過程圖,說出大氣受熱的各個環節的名稱,從而得出「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的口訣。

6、課堂練兵

歸納總結是為了讓同學們有自己的知識機構。而練兵則是對所掌握知識的檢驗。包括陳述性知識的檢驗和程式性知識的檢驗。

學生不僅要識記所學知識,還要認識其本質,能在不同的情境運用知識。在講大氣的受熱過程時,通過對比地球晝夜有云與否溫度的大小,檢驗同學們在認識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和保溫作用的認識。

七、說板書

板書是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因為學生的活動比較多,教師有較多的時間進行板書。此外,這個板書具有提綱挈領和總結的作用。具體板書如下;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課時跟蹤檢測 一 選擇題 每小題5分,共60分 2014 華中師大附中檢測 下圖示意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量分布圖,圖中曲線分別表示 a.地表吸收太陽輻射量 b.地表反射太陽輻射量 c.大氣上界太陽輻射量 d.雲層反射太陽輻射量。讀圖,回答1 3題。1 圖中曲線 依次表示 a c a...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案

從容說課 本節主要包括大氣的受熱過程 熱力環流 大氣水平運動三部分內容。應重點分析講解三個內容 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此處可補充大氣組成部分的內容 大氣受熱過程環節過多,且都有乙個專業名詞 如大氣吸收等,由此產生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過多的環節及環節的前後順序與過多的名詞...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案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 一 課標要求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二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明確大氣的熱量 即導致大氣運動的能量 使學生能運用圖示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2 能闡述大氣溫室效應及其作用,大氣熱力環流等基本原理。3 理解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