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勞動,還要巧勞動

2022-10-11 22:39:09 字數 904 閱讀 6392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對456名青年的生活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智力、家庭收入、種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時參加勞動的人比那些不勞動的人生活得更愉快。

我國一位教育專家也對中國孩子進行過調查,同樣發現,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情緒較為穩定,心理問題較少,學習自覺性與責任感較強。

如果我們深入分析,不難看到,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即參加勞動,對其發展躬促進功能。所以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參加勞動但在這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幾個方面:

1、做事要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己及人

孩子做事,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即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9歲的孩子,父母可讓他掃地,卻不能讓他拖地,因浸濕了的掃把太重,會超過孩子的體力,如強制他拖地,一會使孩子產生畏難情緒而不敢拖;二是會以為父母虐待他,以至產生怨恨情緒。

2、做事要啟發自覺性,恰當鼓勵,持之以恆

啟發自覺性就是逐漸讓孩子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開始,一般都是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讓孩子去做,以後,家長不再提出具體要求,至於做什麼,怎麼做,則讓孩子自己去安排,家長只是適時點撥。在孩子做事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

同時與鼓勵密切相關的是寬容。孩子做家務,難免笨手笨腳,難免做錯事,這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諒解與寬容。做錯事,犯錯誤,

家長要指出問題所在,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明確應該如何做。過於嚴厲的批評,瑣碎的撈叨。是極容易扼殺孩子勞動熱情的。

3、做事要引導孩子多動腦,多體驗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這是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盲,做事也經相導孩子既動手又動腦,在動手中動腦。在做一件事之前,家長要引導孩子先想想準備怎麼做,怎樣做才能又快又好。

孩子做事後,父母要和孩子一道體驗勞動成果,這可以增強孩子自豪感、成就感。如衣服洗乾淨後,父母與孩子—起看看,說句「多漂亮」;房間打掃乾淨後,父母—起去房間坐坐,臉上現出幸福的微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更樂意更自覺地去做事。

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語言

活動目標 1 能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誦詩歌。豐富詞彙 剝豆子 熱愛勞動2 萌發勞動意識,初步產生勞動最光榮的思想情感。活動準備 1 開展本活動前,老師積極鼓勵幼兒參加自服務勞動以及回家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 自繪 五個孩子剝豆子 活動過程 1 引發幼兒欣賞歌曲的願望,並根據歌曲內容自由創編動作。...

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作文

導語 我是乙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家裡我積極幫媽媽分擔家務。希望喜歡。我是乙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作文 一 5月1日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在五一節這天,我們家展開了有趣的大掃除。以前的我,最討厭勞動,因為勞動特別地累,所以每次勞動我都找種種理由來避開勞動。但是,今天這個五一勞動節,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並且愛...

愛勞動主題班會

愛勞動惜成果 主題班會紀實 一 目的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 熱愛公益事業 熱愛公益勞動 熱愛勞動人民 團結協作 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2 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並體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