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試題分析

2022-10-11 12:36:03 字數 4939 閱讀 7239

一.總體結構保持穩定,全卷分為四大項,分別為填空題、選擇題、實驗題和計算與推導題四大項。每項的分值也保持穩定,即填空題十三個空共26分,選擇題7小題共21分,實驗**題三小題共20分,計算題三小題共23分。

二.考查的知識點均為各知識塊的主要內容和骨幹內容,對一些重點物理知識的考查也極其相似,體現了「以穩為主,穩中求變」的命題思路。

例如:主題一:物質的形態和變化

考查內容:

分子動理論和物態變化。

考查要求:

以a等級為主,只有描述「冰(或其他晶體)的熔化、水的沸騰、碘物質的昇華與凝華」等實驗現象為b等級。

考查分值和考查頻率:

分子動理論五年考查了四年且全部為填空題,只有2023年沒考,平均考查分值為2分/年,主要考查「分子無規則運動」和「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這兩個點;物態變化五年考查了四年,其中兩年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兩年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只有2023年沒考,平均考查分值為2.5分/年。主要考查物態變化的判斷和吸放熱的情況。

總體考查較為簡單。

1.關於分子動理論的考查。

(2015安徽)挖開多年堆煤的地面,會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層帶有黑色.這一現象表面煤的分子在不停地      ,擴散到地面的土層中了.

(2014安徽)運用分子動理論,可以對液體的蒸發現象作出合理地解釋:由於液體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溫度下蒸發現象都能發生;溫度越高,分子的      ,從而蒸發越快.

(2013安徽)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的意思是,從花的芳香氣味變濃可以知道周圍的氣溫突然公升高.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溫度越高,      .

(2011安徽)(2)夏天的晚上,為了驅趕蚊蟲,小敏在房間裡使用電蚊香,過了會房間裡就充滿蚊香的氣味,這是因為      .

【總結】關於分子動理論,基本上考查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即擴散現象;分子無規則運動與溫度的關係這兩個知識點。學生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表述: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這部分複習相對簡單的多。

2.物態變化的考查。

(2015安徽)利用乾冰(固態二氧化碳)進行人工降雨的主要過程是:乾冰在高空中直接變成氣體,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冰晶,冰晶下落時變成雨.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a.乾冰直接變成氣體是昇華過程

b.乾冰直接變成氣體是放熱過程

c.水蒸氣直接變成冰晶是凝華過程

d.冰晶下落時變成雨是吸熱過程

(2013安徽)商場裡的保潔員在拖過地後,常用電扇對著地面吹,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使地面盡快變乾.

(2012安徽)如圖,在乙個標準大氣壓下,某同學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並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測得易拉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於0℃,實驗時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對於這一實驗和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鹽使冰的熔點低於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象

b.鹽使冰的熔點高於0℃,白霜的生成是凝華現象

c.鹽使冰的熔點低於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象

d.鹽使冰的熔點高於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現象

(2011安徽)寫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識:

(1)自去年冬天以來,我省出現比較嚴重的旱情,有關部門利用於冰昇華時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的特點進行了人工降雨.

(2)夏天的晚上,為了驅趕蚊蟲,小敏在房間裡使用電蚊香,過了會房間裡就充滿蚊香的氣味,這是因為      .

【總結】從上述總結來看,物態變化的考查也是每年必考的內容,但是,由於物態變化的內容比較散,所以在複習的過程中還是要做到面面俱到,爭取不出現知識的遺漏。

主題二:物質的屬性

考查內容:

1.導體和絕緣體;

2.質量和密度。

考查要求:

以a等級為主,「會正確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和「能用天平和量筒較為準確的測量出一般物質的密度,並能闡明一般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方法及過程」等實驗現象為b等級。

考查分值和考查頻率:

密度的測量五年考了四年,其中2023年的密度的單位換算、2023年的密度的計算以填空的形式考查;2015、2014和2023年三年均以實驗**題的形式考查,五年的平均考查分值為4.2分/年。

19.(6分)(2015安徽)某同學按照以下步驟測量鹽水的密度:

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②將燒杯中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測出燒杯和剩餘鹽水的總質量m2;

③      ;

④把測得的資料填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1)請補充步驟③的內容.

(2)為了記錄相關資料,他設計了如下**,請將**中第一行所缺的專案補充完整.

(3)鹽水密度的表示式為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1分)(2014安徽)(1)0.8g/cm3=      kg/m3

18.(8分)(2014安徽)現用托盤天平稱量一物體的質量.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取下兩側的橡膠墊圈,指標就開始擺動.穩定後,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位置如圖a所示.

(1)請從實驗操作的角度,詳細敘述接下來的調節過程:      .

(2)調節完成後,將物體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增減砝碼,並通過移動遊碼,再次使天平橫樑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砝碼情況和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物體的質量為      g.

7.(2分)(2013安徽)如圖,靜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種叫「全碳氣凝膠」的固體材料,它是我國科學家研製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材料.一塊體積為100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只有0.016g,則它的密度為      kg/m3.

18.(4分)(2012安徽)某同學利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測量前,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時指標和遊碼位置如圖所示.為了調節天平橫樑平衡,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l)      ;

(2)      .

【分析】關於質量和密度這個知識點的考查,2023年6分,在實驗**題中考查,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讀數和密度的計算;2023年8分,在實驗**題中考查,主要考查天平的調節和讀數,而沒有涉及密度的計算;2023年2分,在填空題中考查密度的計算,主要難點是單位的換算;2023年4分,僅僅考查天平的使用。所以,密度這一知識點在安徽中考中主要以實驗**的形式考查,既然2014和2023年都是以實驗**題的形式考查,預計今年將會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較大,或者融合在熱機效率類的問題中考查。

主題三: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

考查內容:

1.知道物質是有分子或原子組成的。

2.能大致描述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與繞核運動的核外電子組成的)。

3.知道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動理論的乙個基本觀點)。

考查要求:以a等級為主。

考查分值和考查頻率:

這部分內容考查內容簡單,且考查頻率極低,所以不做特別說明。

主題四: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說明:該主題中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分子動理論的部分內容,即「知道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動理論的又乙個基本觀點),並能運用這一觀點解釋有關的現象。這部分內容一般和主題三(物質的結構和物體的尺度)合在一起考查。

第二部分是機械運動,包括運動與靜止、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速度的計算等,這部分內容在安徽中考中也是必考考點之一,2023年3分,2023年2分,2023年7分,2023年4分,平均考查分值3.2分/年。

(3分)(2015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乙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資料分布為2.35cm、2.36cm、2.36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分)(2013安徽)小林坐在行駛的汽車上,以他乘坐的汽車為參照物,他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2分)(2012安徽)2023年11月3日,「神舟八號」無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對接(圖為對接示意圖).對接時二者的速度相等,這時以「神舟八號」為參照物,「天宮一號」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分)(2012安徽)如圖所示,某同學測量一片完整樹葉的長度,讀數為      cm.

(3分)(2012安徽)我們可以用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m點運動到n點:第一次先從m到p,再從p到n;第二次直接從m到n.則物體的兩次運動(  )

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2分)(2011安徽)如圖所示,某物體(可看成乙個點)從座標原點0開始以3cm/s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勻速運動2s,然後以4cm/s的速度沿y軸正方向運動2s到p點(圖中未標出).若物體直接從o點沿直線勻速運動到p點,所用時間也為2s,則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cm/s.

(4分)(2011安徽)沿東西方向直線運動的火車突然剎車,車箱裡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著自己滾動過來(如圖所示),這是由於小球具有的緣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著的,則列車是向      (選填「東」或「西」)運動的.

主題五:機械運動和力

說明:這部分考查內容主要包括力、力與運動、簡單機械、壓強和浮力五個部分,這部分內容是安徽中考的乙個重要模組。下面從五個模組分開進行分析。

專項一:.關於力與運動的考查。

【考查內容】

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重力、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二力平衡等,大多屬於概念性的內容,其中的基本實驗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二力平衡及其應用。

【考查要求】

以a等級要求為主,b等級為「知道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的理論依據,並能對該實驗的過程和結論作出必要的說明」這一考點在近幾年的中考中頗受青睞。

【考查分值和考查頻率】

2023年共7分;2023年14分;2023年7分;2023年4分;2023年13分。五年來考查的平均分值是9分/年,考查的點主要集中在慣性(5年全考)、摩擦力的實驗**和計算(考查4年,且兩年考查摩擦力的實驗和計算,15、14年兩年計算,11年實驗**)、二力平衡的實驗**和應用等。

(3分)(2015安徽)司機在駕駛汽車時必須要繫上安全帶,系上安全帶可以(  )

中考試題分析

一 中考題型與分值變化分析 九年級英語教研組 近三年的中考題型是一樣的,但分值有所不同 1 聽力測試 2010年20分,2011年此項考查佔25分,2012年也是佔25分 2 單項選擇 10分,近三年分值無變化。3 完型填空一篇 2010年是15個填空,每空1分,共計15分 2011年和2012年都...

09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試題

本卷共四大題23小題,滿分90分。物理與化學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1 填空題 每空2分,共26分 將答案直接寫在橫線上。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1 神舟七号載人飛船進入執行軌道後,飛行員翟志剛出艙進行了中國人第一次太空漫步 如圖所示 若以地球為參照物,翟志剛是的。2 1 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技藝,從聲音...

2019泰安地理中考試題分析

2015年的中考試題和往常年的中考試題一樣,在試題的整體設計上,重視運用,穩中求新。充分體現了地理中考 學業考試 與時俱進的特點。縱觀整份試卷,考點覆蓋面廣,強化了對地理讀圖 析圖和學以致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地理學科的區域性和綜合性特點。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同時,又重點考查了學生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