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製與分析教學設計 南通中學滕旻彥

2022-10-10 23:24:05 字數 2433 閱讀 6053

溶液的配製與分析

(蘇教版化學必修1)

江蘇省南通中學滕旻彥

一、課程標準、教材及學生分析

1.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認識實驗、……比較、……等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認識並欣賞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條件控制、資料處理等方法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蘇教版教材中將《溶液的配製與分析》安排在專題1《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第二單元《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第二單元中又將《物質的分離與提純》、《常見物質的檢驗》安排在《溶液的配製與分析》之前。將實驗研究的方法逐步從定性研究提高到定量研究,旨在培養學生的定量意識和定量思維。

設計指導思想: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從多角度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視角去體會溶液濃度與科學的關係,溶液濃度的定量表示、溶液的配製對生活生產的重要性以及科學研究方法對改變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要求學生運用「實驗」、「比較」的科學方法,通過小組討論、自主遷移、自主建構、自我反思的學習方法,不僅能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初步掌握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通過本節課增強定量意識,初步建構定量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2.學生分析

已有知識:了解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及簡單計算;初步學會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初步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概念,了解反應物之間按一定的物質的量比例關係進行反應,並會進行簡單計算。

存在不足:對「量」的意義理解不夠,定量意識缺乏;初中化學主要涉及定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對學生而言尚談不上形成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同時實驗表述的能力也不夠。

設計指導思想: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始終依託學生已有知識,在模擬分析中,深化學生對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理解;在遷移運用中,學會用關鍵詞、關鍵資料、實驗儀器對實驗過程進行表徵;在實驗過程中,自主查詢「缺陷」,強化定量意識,理解定量實驗的內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從廣義角度理解濃度的含義和意義,初步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含義和價值。

(2)了解容量瓶的使用要求,初步學會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3)初步了解定量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實驗設計過程中,提高模擬分析、知識遷移的能力。

(2)在實驗表述過程中,學會用關鍵詞、關鍵資料和實驗儀器來簡單表徵實驗過程的能力。

(3)在實驗反思過程中,強化定量意識,養成從化學概念和關鍵資料中發現實驗缺陷的能力,並進行自我修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濃度與生活的關係,體會科學與生活的關係,科學對生活改變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的價值觀。

(2)在**過程中,感受**的樂趣,體會**過程是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形成實驗觀。

(3)在小組協作、反思建構的過程中,養成積極參與、互相協作的精神,增強主動表達和展示的意識與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重點: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本節課難點:初步了解定量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上述兩點相比較而言,學會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並不難,反覆強化訓練就可以達到教學目標,但關鍵是如何才能真正舉一反三,如何讓真正「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認識實驗方案的設計」,這也是《課程標準》在必修1教學中明確提出的要求。而這對於剛公升入高中學習的學生而言,是較難的。

本節課在設計時,通過遷移初中已有知識,強化簡約實驗表徵,結合化學概念,深化化學概念在實驗設計中的運用等方法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初步建構定量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四、教學流程圖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設計反思

1.緊扣生活實際,學會獨具慧眼

「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是化學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本節課以「化學家眼中的世界」為主線,從多個實際情境出發走向化學,然後再從化學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觀察世界,體會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幫助學生樹立「化學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的觀念,從而激發學生對擁有一雙化學家的眼睛,擁有能用學科觀念透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眼睛的熱情和渴望。

2.捕捉課堂生成,學會自我反思

在「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環節中,讓學生自主討論、設計方案,並學會在相互質疑、討論中不斷修正方案;在實驗中,讓學生學會表徵實驗過程;在反思中,讓學會依據實驗資料找到化學概念與實驗間的密切關係,從而進一步找到實驗中「微缺陷」。微缺陷雖微不足道,但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缺陷,日積月累必然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引導學生自我反思,通過對「微缺陷」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定量意識和定量實驗的設計能力。

3.引導認知發展,深化思維層次

知識發展主線上引導學生從質量分數到物質的量濃度,從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到準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認識發展主線上引導學生從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從定量實驗設計到定量實驗分析,從化學概念的認識到化學概念的理解,最終到化學概念的具體應用。思維發展主線上引導學生從舊知遷移到新思,從茫然應用到理性思考,幫助學生逐步建構定量實驗設計的思維正規化。整個課堂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同時盡可能多地體現化學學科觀念的應用。

溶液的配製與分析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 1 在容量瓶上不作標記的是 a 刻度線 b.容量規格 c 溫度d.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2 lmol l 1硫酸溶液的含義是 a 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b 1l溶液中含1 mol h c 將98g硫酸溶於1l水所配成的溶液 d 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3 8g無水硫酸銅...

溶液的配製及分析

主備課 教學重點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製方法 教學難點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製方法及誤差分析 教具準備 三維目標 1 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能應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2 練習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加深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理解。3 初步學會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

鹽酸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一 考核目的 1.學會直接法配製標準溶液的方法。2.學會鹽酸溶液的標定方法。3.學會使用分析天平稱取試樣。4.練習容量瓶 移液管 滴定管的操作方法。二 實驗原理 1.用硼砂標定鹽酸溶液的反應 化學計量點時的ph 5.27,可選甲基紅作批示劑。2.硼砂標準溶液濃度計算 三 實驗儀器及試劑 儀器 萬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