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產業轉移對中西部環境的影響3 1 1

2022-10-02 11:36:03 字數 4490 閱讀 5817

中文摘要

產業轉移是指發生在區域之間的產業轉移,即某產業由發達地區轉移到一些發展中地區,從而使產業表現為在空間上移動的現象。對於東部,產業轉移可以轉變東部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公升級,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的新興產業的發展;對於中西部,產業轉移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快工業化的程序;但是由於中西部產業結構不合理,區位優勢不強,在承接產業轉移時,多數是承接一些東部高耗能產業的遷進,從而導致對中西部環境汙染較大。因而為了可持續發展,中西部地區應該結合自己本地的主導產業,注重發揮要素的聚集效應,保護好環境,做好東部產業轉移的承接。

關鍵詞:產業轉移;中西部;環境問題

引言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東部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以較大的優勢領先於中西部地區,乙個十分關鍵的原因,就是承接了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從而使東部地區的發展少走了許多彎路,少投入了很多資金,也少經歷了許多曲折。目前,對中西部地區來說,抓住國內產業轉移的良好機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增強本地產業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是實現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中西部地區對承接產業轉移問題的重要性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於如何借東部產業轉移承接的力量,實現中西部產業公升級與產業結構高度化目標,並且在此過程中有效實現趨利避害的問題,重視程度還顯不足。

因為產業轉移是一把雙刃劍,東部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負面影響。尤其在這些地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如果忽略了這些隱患問題和負面影響,非理性的承接轉移產業。那麼,中西部將難以在產業競爭中取得預期的成效,甚至可能會惡化發展環境,延緩中西部的發展,對中西部的環境產生重大的危害作用。

因此,我們對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環境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也是當前我國產業轉移實踐的客觀要求。

本**主要通過對東部產業轉移的必要性以及中西部地區引進產業的必然性出發,了解東部產業轉移對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轉變、促進產業優化公升級具有重要作用,以及對於產業轉移的承接地來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極大地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但如果在承接產業轉移時處理不當,則會對這個地區的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一:

東部產業轉移的必要性;二:產業轉移對中西部承接地經濟發展的影響;三:產業轉移導致中西部承接地的環境問題;四:

對中西部環境問題的政策性建議;五:結論與啟示

一:東部產業轉移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優勢, 大致承接了三次國際產業轉移浪潮:第一次是20世紀80至90年代,抓住國際上以輕紡產品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加快了東部地區紡織產業公升級。第二次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抓住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這個契機,成為了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產業轉移的重心也從原材料工業轉向加工工業、從製造業轉向高附加值工業、從傳統工業轉向新興工業、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

第三次是2023年前後,由於加入wto帶來的新機遇,以資訊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生產製造環節大規模向我國東部地區轉移。

由於在東部發達地區經過長期經濟高速發展後,造成該地區各種資源相對緊張;又因為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導,因此,東部地區為獲得再次經濟上的騰飛,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以下幾個方面也直觀地說明了東部產業轉移的必要性:

一、東部產業長期的發展,直接帶來土地、勞動力、水、電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公升。因此,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東部地區只有把工業或工業的加工環節向中西部地區擴散,以獲得生產成本的最小化。而其本身則由工業生產中心轉向工業調控中心。

二、東部地區勞工短缺現象突出,致使工資支出不斷提高。比如,一些工作環境較差的行業如製鞋、塑料等招工難的現象非常嚴峻。所以為了招到員工,廠家必須增加工人的工資。

三、由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資本積累相對飽和。所以,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已經很難再次獲得經濟上的巨大發展。

四、由於東部在長期的發展中,必然有忽略當地環境問題,從而使得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導致經濟轉型和產業向外轉移已經刻不容緩。

五、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東部產業結構急需優化公升級,才可能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促進當地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

二:產業轉移對中西部承接地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東部產業轉移之前,我國中西部產業大部分是一些以農牧產品為主導的產業鏈。比如在內蒙古的放牧業:包括了肉和奶製品等一系列相關的產業。

在湖南,有著很多的農產品種植大戶:比如水稻等。這些低端的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嚴重不如工業等其他非農牧產業。

它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對中西部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約束作用。從而使得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對於自身的消費能力嚴重不足,進而也不能夠很好發揮我國用來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對於經濟的促進作用。所以,為了中西部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然需要承接東部產業的轉移。

只有這樣,中西部的經濟才能有更一步的發展。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時,中西部地區應需堅持以下一些措施:

中西部地區應堅持因地制宜,從各地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合理確定產業承接發展重點,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引導產業集聚,推動重點地區加快發展。

(1)在能源礦產開發和加工業方面。積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產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在有條件的地區適當承接發展技術水平先進的高載能產業。

還可以加強資源開發整合,允許資源富集地區以參股等形式分享資源開發收益。

(2)在農產品加工業方面。可以發揮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產業資本,承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生態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提公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3)在加工**方面。積極改善加工**配套條件,提高產業層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動加工**轉型公升級,鼓勵加工**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較優勢明顯、區域特色鮮明的加工**發展格局。發揮沿邊重點口岸城鎮區位和資源優勢,努力深化國際區域合作,鼓勵企業在「走出去」和「引進來」中加快發展。

(4)引導轉移產業向園區集中。把產業園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加強園區交通、通訊、供水、供氣、供電、防災減災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綜合配套能力,引導轉移產業和專案向園區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發揮園區已有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吸引產業鏈條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提公升產業配套能力,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

2023年,四川gdp總量為16898.6億元,增速15.1%;重慶gdp總量為7894.

24億元,增速17.1%;陝西gdp總量為10021.53億元,增速14.

5%;廣西gdp總量為9502.39億元,增速14.2%。

這分別是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所涉及到省份。不難看出,這些省份的經濟增長速度都高於全國水平以及東部沿海地區。而更廣泛的資料顯示,西部地區gdp總量10年超過12%增長。

2023年,內蒙古、黑龍江和陝西邁入「gdp萬億俱樂部」,使得中西部地區在「gdp萬億俱樂部」17席中占有10席。而且遼寧和四川超過上海躍居全國第七位和第八位。不僅如此,廣西、江西和山西也預計會在今年加入到這個俱樂部中。

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萬億元,四川5年固定資產投資將超過8萬億元,山西省要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5萬億元的目標;新疆「十二五」固定資產投資也將達3.6萬億元;寧夏計畫「十二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確保25%,五年累計達到1.

44萬億元。這些投資都在「十一五」投資規模的基礎上超過或者接近翻番。

三:產業轉移導致中西部承接地的環境問題

西部積極承接東部的高耗能高汙染產業作為拉動經濟的引擎,同時也步入了環境窘境——化工洩漏造成流域汙染、密集工業超標排放,若不加以重視,中西部地區很可能會淪為東部汙染密集型產業規避高環境規制的「汙染天堂」,從而導致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這些工業汙染經過數年積累將逐漸進入高發期。特別是涉重金屬生產及有毒物質生產加工企業,若無完善的保護與汙染物治理措施和有效的監管機制,容易造成對周圍土壤、地下水以及大氣的嚴重汙染,這些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特徵,汙染造成的損失很難治理,對周圍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從環境敏感區域來看,中西部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得多,稍加擾動就可能發生劇烈影響,而且不可逆轉,比如已經出現的區域性荒漠化、水源地汙染問題等。加之地方**治理能力相對弱,人才、技術優勢不強,具有更高的環境風險。

對於中西部地區來說,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承接產業轉移,而是如何承接?正確的方式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承接東部產業,並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綠色經濟,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在東部產業轉移給中西部地區帶來巨大經濟活力的同時,其實它也在慢慢地改變著當地的發展。

因為在東部轉移的產業中,絕大部分是一些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比如: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冶金、建材等等。又因為,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由於中西部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堅持的是發展經濟而忽視了環境保護這個重大的問題。

因此,在產業轉移後,中西部逐漸出現了下面主要的一些環境問題:

1.能源資源消耗過多。由於在中西部地區承接的大部分產業中主要高耗能的居多。因此,在產業的發展中,對能源的需求量極大。

所以,這些產業的轉移對中西部地區的能源消耗巨大,嚴重的影響到了當地能源的你可持續發展。

2.土地浪費嚴重。因為中西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只顧要專案、要企業,而過度遷就了投資者對土地的過分要求,造成許多企業所獲得的土地面積與投資能力和生產能力完全不配套、不相稱。所以使土地資源浪費十分嚴重,也給今後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制約。

承接東部產業做法及成效

施甸縣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 主要做法 1 辦好工業園區作為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載體。2006年以來,我縣根據資源 區位優勢,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按照 先規劃 再設計 後開發 的原則,規劃建設了24平方公里的保山市水長工業園區施甸片區,經過多年的努力,乙個配套協調的政策環境 公平競爭的...

產業轉移對湖南省產業結構演進影響的實證分析

產業轉移對湖南省產業結構演進影響的實證分析作者 劉春光 對外經貿 2014年第10期 摘要 運用1990 2010年年度資料,實證分析產業轉移對湖南省產業結構演進的影響,回歸結果顯示 產業集聚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係不顯著,承接產業轉移對湖南省的人力資本及科技創新的影響均為正向統計顯著,說明其對產業結構...

產業集聚與產業轉移研究指標綜述

摘要 本文對現有的關於產業集聚與產業轉移的研究指標進行了綜述,發現由於對指標的有效性缺乏深入認識,不同文獻的分析結論存在較大偏差。關鍵詞 產業集聚 產業轉移 研究指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首先實施了沿海開放戰略,從四個特區設立,14個沿海城市開放,到浦東開發。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報地區向高回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