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原子的核式結構導學案

2022-09-29 17:39:04 字數 4209 閱讀 4901

課題:§18.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編者:王琳琳

【學習目標】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史過程及各種模型建立的依據;

2、知道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及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

【學習重點】粒子散射實驗和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的內容

【學習難點】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分析從否定湯姆孫原子模型而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結構

預習部分(20分鐘):

一、湯姆孫原子模型:湯姆孫於2023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乙個瀰漫性地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_____鑲嵌其中。

二、α粒子散射實驗:

1、實驗裝置:α粒子源、_____、放大鏡和_______。

2、實驗現象:

絕大多數的α粒子穿過金箔後,基本上仍沿_______的方向前進;少數α粒子發生了_______偏轉;偏轉角度也就是說它們幾乎被「撞了回來」。

3、實驗意義: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否定了湯姆孫的原子模型,建立了_________模型。

4、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

核式結構模型:2023年由盧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乙個很小的核,叫_______。它集中了原子全部的_______和幾乎全部的在核外空間運動。

三、原子核的電荷與尺度

1、元素的原子核的_______ ,即原子內的_______ ,非常接近它們的_______

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組成的。原子核的電荷數就是核中的

2、對於一般的原子核,實驗確定的核半徑r的數量級為_______ m.而整個原子半徑的數量級是

_______ m.兩者相差十萬倍之多.可見原子內部是十分「空曠」的.

**部分(30分鐘):

**點一 α粒子散射實驗

問題1 (1)實驗裝置

(2)為什麼使用金箔?

(3)下列對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有

a.實驗器材有放射源、金箔、帶有螢光屏的放大鏡

b.金箔的厚度對實驗無影響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鋁箔,就不會發生散射現象

d.實驗裝置放在空氣中和真空中都可以

問題2 實驗步驟

問題3 實驗現象

問題4 實驗引起的思考

(1)α粒子穿過湯姆孫原子模型,α粒子軌跡應如何?

(2)α粒子與電子相遇,α粒子軌跡應如何?

(3)為什麼絕大多數的α粒子穿過金箔後,基本上沿原方向前進,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偏轉?

問題5 有關α粒子散射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後不改變方向;

b α粒子碰到電子後運動方向幾乎不發生改變;

c α粒子散射實驗,肯定了湯姆生的原子結構模型;

d α粒子散射實驗,是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實驗依據。

**點二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對α粒子散射現象的分析

(1)α粒子穿過原子時,如果離核較遠,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α粒子運動方向改變極少,而由於原子核很小,這種機會就很多,因此絕大多數α粒子基本上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如圖

(2)α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穿過時,才受到很大的庫侖斥力,偏轉角才很大,而這種機會很少,因此,有少數α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

(3)α粒子幾乎是正對著原子核射來時,α粒子受到很大的庫侖力,幾乎是被原速率彈回,而這種機會更少,因此有極少數發生了近180°角的偏轉,見上圖.由此可見,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還估算出了原子核的大小.

問題一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個核,叫做原子核

b、原子的正負電荷都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裡

d、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繞核旋轉

**點三原子核的電荷與尺度

問題1.原子內的電荷關係:

問題2.原子核的組成:

當堂檢測(15分鐘)

1、在α粒子的散射實驗中,當α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時,α粒子符合下列哪種情況( )

a.動能最小

b.電勢能最小

c.α粒子與金原子核組成的系統的能量最小

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2、α粒子散射實驗中,某個α粒子跟金箔中的電子相撞,則( )

aα粒子的動能幾乎沒損失

bα粒子將損失大部分動能

cα粒子不會發生顯著地偏轉

dα粒子將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3、下列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原子中絕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電子在核外旋轉,原子核對電子的庫侖力提供向心力;

d、原子核的半徑大約為1×10-10 m

4、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是:( )

a、只有一小部分α粒子穿過金箔而沒有明顯的偏轉;

b、只有一小部分α粒子穿過金箔發生明顯的偏轉;

c、偏轉角最大的也沒有超過900;

d、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後,沒有產生顯著的偏轉。

5、從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出發推出的下述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說明α粒子速度很大;

b、說明α粒子質量比金原子質量還大;

c、說明金原子內部大部分是空的;

d、說明金原子也是個球體。

6、α粒子散射實驗首次證明了:( )

a、α粒子帶正電;

b、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

c、原子是乙個正、負電荷均勻分布的球體;

d、原子中帶正電的部分體積很小。

§18.2課後鞏固

1、人們在研究原子結構時提出過許多模型,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棗糕模型和核式結構模型,它們的模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α粒子散射實驗與棗糕模型和核式結構模型的建立無關

b.科學家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否定了棗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結構模型

c.科學家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否定了核式結構模型,建立了棗糕模型

d.科學家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證明棗糕模型的正確性

2、盧瑟福通過對a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b.原子核內有中子存在.

c.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3、關於粒子散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中的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區域範圍內

b.實驗結果支援了湯姆生的「棗糕模型」

c.依據該實驗結果,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d.該實驗結果表明了原子核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結構單元,原子核還可以再分

4、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判斷出原子的中心有乙個很小的核,並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如圖所示的平面示意圖中,①、②兩條實線表示α粒子運動的軌跡,則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運動軌跡為虛線中的( )

a.軌跡a b.軌跡b c.軌跡c d.軌跡d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b.原子核由質子和電子組成

c.質子和中子都帶正電

d.原子核的質量數一定等於電荷數

6、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用粒子轟擊金箱,為了解釋實驗結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下圖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線ab和cd表示經過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運動軌跡,能正確反映實驗結果的圖是( )

7、在盧瑟福的a粒子散射實驗中,有少數a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電荷和絕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乙個很小的核上

b.正電荷在原子中是均勻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著帶負電的電子

粒子與電子發生相撞

8、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個核,叫做原子核

b.原子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裡

d.帶負電的電子在校外繞著核旋轉

9、從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出發推出的下述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說明α粒子速度很大;

b、說明α粒子質量比金原子質量還大;

c、說明金原子內部大部分是空的;

d、說明金原子也是個球體

10、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根據α粒子與原子核發生對心碰撞時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現有乙個α粒子以2.0×107m/s的速度去轟擊金箔,若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

求α粒子與金原子核間的最近距離(已知帶電粒子在點電荷電場中的電勢能表示式為ep= r為距點電荷的距離。α粒子質量為6.64×10-27kg)。

18 2高三物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教案

新課標要求 一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史過程及各種模型建立的依據。2 知道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及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的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對現象的分析中歸納中得出結論的邏輯推理能力。2 通過核式結構模型的建立,體會建立...

原子的結構導學案

原子的結構導學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 中子 電子構成的。2.理解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3.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學習難 難點 對原子不顯電性原因的理解,核外電子的排布。複習提問 1.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2.思考原子是否就是最小的粒子?是否...

原子和結構優質課導學案

第二節原子的結構 授課教師班級審閱 一.學習目標 1 知道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2 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二 學習重點 1 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及內容。2 體會物理學研究方法 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觀粒子的碰撞方法 三 學習難點 學生自主思考討論 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從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