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的創新

2022-09-19 10:51:05 字數 3847 閱讀 5010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一般來說面臨著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二是如何協調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是建立在內部協調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最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保證。

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內部控制還相當脆弱,主要體現為:客觀環境的侷限性、投資者風險意識淡薄、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企業內部缺乏制衡機制、對管理系統缺乏控制力等等。這就要求企業內部控制必須有所創新和發展。

企業內部控制的觀念創新

在計畫經濟時代,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許多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侷限在內部牽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或內部控制結構階段,甚至有些企業以為內部控制就是俗稱的內部監督,這種認識與現代企業的要求顯得格格不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做到企業內部控制的觀念創新,關鍵是要把企業的財務監控作為切入點,建立和完善企業的效益監控體系,以企業最終經營成果作為內部控制的依據,從內部控制的行為主體入手。

1.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和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定核算機制,都必須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我國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鮮明、最重要的標誌。

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於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而企業領導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行為是關鍵。企業領導者內部控制的隨意性往往會限制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發展。

亞細亞關門、「廣東國投」破產,都與領導者不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有關。反之,企業領導者注重內部控制,注重對企業員工的研究,尊重員工的心理需求,強調溝通和管理交流,便能減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形成強大的企業合力,就能促進整個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2.明確內部控制在現代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內部控制不是手冊、檔案和制度的簡單組合,更不等同於內部監督、內部成本控制或資產安全性控制等。從上個世紀30年代「內部控制」一詞首次提出到現在,經過60多年的不斷發展,內部控制被注入了許多新的內容。

按照coso報告的定義,「內部控制是由企業的董事會、管理階層和員工共同實施的,為

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守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經濟資訊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在現代企業中,其主要作用如下:

一是有助於管理層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經營目標;二是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或損害;三是保證業務經營資訊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可見,內部控制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3.創造主動學習新觀念的氛圍。學習是人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它能夠為提高企業競爭力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援。面對開放的競爭環境,我國企業要想獲得立足之地,進而脫穎而出,每個管理者、每個員工都必須不斷學習,特別是要向優秀的企業學習,學習他們的創新思維,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方法,從而為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創新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由於內部控制本身是一種動態行為,它在企業中的作用必然受到主觀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要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須不斷地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創新,使之不斷完善和規範,真正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

應該說,制度創新是使內部控制制度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重要保證,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是創新管理的開始,也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最根本的最具革命性和生命力的東西。

1.對原有內部控制制度的改革與創新。隨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不斷更新,原有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暴露了一些突出問題,如體系不夠完善、內容不夠完備、監督不夠得力、可操作性不強、滯後性明顯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要創新,就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充分考慮企業的性質、規模、生產工藝過程、管理模式等內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建立新型的成本、費用控制制度,破除傳統的成本、費用與科技創新、市場經濟相脫節的弊端,使內部控制制度更規範,更具現實意義。

2.因外部環境變化而進行的創新。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家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要求企業必須從內部控制制度上進行創新,以防止由於環境變化而影響內部控制實施的情況出現。通過定期和不定期調整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有利於對企業各部門實施有效內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進行內部制度創新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刪去內部控

制制度中不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的條款;另一方面,根據環境的變化,增加新的內容。

內部控制的管理創新對中國企業來講,管理科學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重視和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從嚴治企,實現管理創新,是國有企業適應市場、增強競爭力的迫切要求。從總體上講,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如經營觀念陳舊、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狀況還沒有完全改變;財務賬目不實、採購和銷售環節「暗箱操作」,生產經營過程「跑冒滴漏」等問題仍然相當嚴重。對此,企業應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加強企業管理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盡快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式。

1.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創新首先要理念創新,這是其他創新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知識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即任用有知識、有責任心、充滿熱情的人,最大限度地釋放人才的能量。

但是,隨著企業的擴張,管理層次和機構也在膨脹,其結果是組織結構臃腫、管理流程複雜、資訊流通不暢、人員冗雜、官僚作風滋生,企業不能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反應。要使決策者和執行者能夠快速溝通,企業結構必須趨向扁平。強調管理理念創新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全球化、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鏈管理、知識管理、精益企業、服務企業、公司治理結構、領導力和管理變革,等等。

2.管理體制創新。管理創新離不開管理體制創新,有了好的體制,管理創新工作就有了保證。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企業、大學、實驗室(或研究所)、私營非學術機構等,有著許多成功的管理經驗,這與他們靈活的管理體制是分不開的。

在我國,會計部門是企業的內部控制機構,會計人員自然應該回歸企業。可以建立一種會計資源社會管理,企業聘用會計的管理體制。應該成立類似於會計行業協會這樣的自律性組織,形成全國統一的會計市場,用人單位和會計人員可以進行雙向選擇,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

通過建立資訊系統實現資訊公開、程式透明、規範化運營,避免人為的因素,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防範經營風險。通過建立採購管理系統和銷售管理系統,徹底解決「暗箱操作」的問題。在多變的市場中和科技高度發展的環境中,管理體制的好壞將是主要的競爭能力。

通過管理體制創新,建立乙個符合國際慣例的管理平台,打通一條通向國際市場的捷徑,保持企業持久的競爭力,是中國企業必須直面的重要任務。

3.管理組織創新。管

理組織創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相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可採用「金字塔式」的「直線職能式」的組織機構;二是實施產品多元化戰略的企業,可以採用「矩陣式」的組織機構;三是實行「市場鏈」的組織機構,即把各事業部的財務、採購、銷售分離出來,整合成商流推進部、物流推進部、資金流推進部,實行全集團統一營銷、採購、結算。有的企業把它稱之為「市場鏈的主流程」。

同時,還應該組建市場鏈的支援流程,確保新產品開發和訂單的執行。

4.管理方法創新。科技的迅猛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給企業管理方法的創新提出了新課題。傳統的管理方法是事後管理,即發現問題,再事後補救,這種管理方法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在當今資訊化社會的大背景下,要利用暢通的資訊渠道,及時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業務發展,對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後果採取預防性措施,做到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這就是所謂的實時業務處理。隨著電算化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出現,計算機與企業的關係日益緊密,利用網路內部控制成為我國企業目前普遍應用於內部控制的有效管理手段。使用指紋識別、密碼校驗等與網路緊密相關的高科技手段,加強對企業各崗位職權批准制度的監督,控制重大的籌資、投資決策及大額資金的收付或轉移等業務,使內部控制真正落到實處。

在管理方式上,要變粗放型管理模式為集約型管理模式,實現整合化、價值化、智慧型化和網路化的管理,用電子商務跨越企業的邊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暢通於客戶、企業內部和**商之間的**鏈管理。摘

企業內部控制

一 背景知識 一 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 1 內部控制,是指由企業董事會 或者由企業章程規定的經理 廠長辦公會等類似的決策 治理機構,以下簡稱董事會 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 旨在合理保證實現企業基本目標的一系列控制活動。一般而言,內部控制的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 經營管...

企業內部控制知識競賽企業內部控制知識競賽

1 內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從早期 b 思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a.科學管理 b.內部牽制 c.內部審計 d.管理控制 2 企業在內部控制評價實際操作中,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往往受到現實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表現在 abcd a.高管層對工作重視不夠,有意迴避存在的問題 b.評價人員業務能力不強,缺乏科學的...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企業全面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 況,規範內部控制評價程式和評價報告,揭示和防範風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制定本指引。第二條本指引所稱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 形成評價結論 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第三條企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