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筆記

2022-09-19 09:12:04 字數 5032 閱讀 3885

管理:指管理者在特定環境下,對組織的各項資源進行有效的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使組織成員高效率地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管理的職能:管理者為了有效地管理必須具備的功能。主要包括計畫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和控制職能。

1、為什麼說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

科學性1)管理具有系統性。

2)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像其他科學領域的理論和方法一樣,是可以通過課堂傳授,或閱讀而掌握的知識,並且是可以用指導管理實踐的。

3)作為研究管理過程中客觀規律學說的管理學已經成為形成了完整、獨立的學科,並運用多種研究方法使管理學不斷發展進步。

藝術性1)所展開的工作是以人為核心的。組織

2)是指靈活運用各種管理知識和管理技巧的能力。如運用激勵的方法

3)管理過程中各種因素不斷變化,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和靈活發揮的藝術。

4)在實踐中應用管理理論,善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並通過實踐創造和發展管理理論。

2、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別與作用是什麼?

人際關係方面的角色:指管理者履行的禮儀性和象徵性義務的角色。扮演領導的角色,參加各種象徵性的禮儀性的場合。

資訊傳遞方面的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從外界收集和接收資訊。他們通過各種**或與他人了解公眾興趣的變化或競爭對手的情況,向組織成員傳遞資訊或代表組織向外界表態。

決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扮演決策指揮者的角色,是指在組織層次中擁有決策指揮權的管理者。作用,發起和監督那些改進組織績效的新專案;採取糾正行動應付那些未預料到的問題;負有分配人力、物力和金融資源的責任。

為了自己組織的利益和其他組織進行談判。

3、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地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網路聯絡上;而有效管理者將主要時間用於溝通方面。二者的不同主要在於:維護網路關係對管理者的成功貢獻最大,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相對貢獻較小。

而在有效地管理者中,溝通的相對貢獻最大,維護網路關係的貢獻最少,這說明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對於管理者在組織中的晉公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學管理:1)、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工作效率。

2)、達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有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舊的經驗管理。

3)、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乙個徹底的變革。

泰羅制(理解):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控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

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

5)、使管理和動力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畫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行職能。

6)、泰羅還提出了組織機構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人際關係學說:1)、職工是「社會人」。

2)、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3)領導的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度。

1、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如何評價科學管理理論?

制度內容: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控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

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

5)、使管理和動力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畫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行職能。

6)、泰羅還提出了組織機構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評價:貢獻,1)、他衝破了百年以來沿襲下來的傳統落後的經驗管理辦法,將科學引進了管理領域,並創立了一套集體的科學管理方法來代替單憑個人經驗進行作業和管理的舊方法,開創了新局面。

2)、由於採用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的操作程式,使生產效率提高了2~3倍,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時期發展的需要。

3)、由於管理職能的執行職能的分離,企業中開始有一些人專門的從事管理工作,這就使管理理論的創立和發展有了實踐的基礎。

缺點,1)、把人看作是純粹的「經紀人」,認為人的活動僅僅出於個人的經濟動機,忽視企業成員之間的交往及工人的感情、態度等社會因素對生產效率的影響。

2)、沒有認識到計畫和執行二者的統一。

2、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對它進行評價?

主要內容::1)、職工是「社會人」。

2)、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3)領導的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度。

評價:1)、在管理指導思想上,其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現代化大生產的共同要求。這集中表現在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重視群體的作用和把系統理論、權變理論引入到管理中來的貢獻。

2)、在具體理論方面,人際關係學說存著「合理核心」的成分。

3)、人際關係學說提供的管理措施和研究方法具有更廣泛的參考價值。

存在侷限性:

1)、人際關係學說所提出的理論和措施以承認和維護私有制為前提。

2)、人際關係學說所研究的對職工的滿足,都是以滿足個人需要作為激勵動機的根本。

3)、人際關係學說離開階級分析人的行為,把人看成抽象的人。

萬能論:認為乙個組織的管理者的素質決定了這一組織本身的素質,組織效果、效率的差別在於管理者決策與行動的好壞;

象徵論:認為管理者對組織成果的影響是有限的,要深刻地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和約束。

社會責任:是指企業追求有利於社會的長遠目標的一種義務,它超越了法律和經濟所要求的義務。

利益相關者:是指環境中受到組織決策和行動影響的任何相關者。

1、企業是否應該承擔社會責任?

關於這個問題,存在四種爭論。

第一種爭論是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他認為經理的主要責任就是按照股東的利益來經營業務,企業不應該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行為會使全部要素都會受到損失。

第二種爭論是以佩因為代表的,認為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她強調富有社會責任感是組織有效性的基石和保證,一套建立在合理的倫理準則基礎上的組織價值體系也是一種資產,它可以帶來多種非利益。

第三種是以羅蘋斯為代表的,承擔社會責任至少不降低長期績效。

第四種是以波斯特為代表的,難以證明二者因果關係。企業一方面必須盈利,另一方面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因而問題的關鍵便在於尋求使二者得以協調的廣泛的原則。

我同意第四種說法,企業的利潤固然重要,也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會使企業的信譽度提高,信譽因素比財務業績更能提公升或挫傷一家公司的聲望。聲譽也是一種資產,是一種虛擬的在過客心中形成的資產,在消費中它可以轉化成企業的利潤。

按計畫的表現形式分類

宗旨:最基本目標;貢獻於自然、社會;貢獻於組織內成員的生存與發展。

使命:被選定的服務領域或事業就是組織的使命。

目標:計畫的終點;組織工作、領導工作和控制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

戰略:指為實現組織的長遠計畫和全域性的重大問題所進行的謀劃。

政策:主要的、次要的。規定

程式:辦事手續====經過優化的計畫

規則:不同於政策,不具有自由處理權;不同於程式,不規定時間順序;旨在抑制思考。

規劃:是乙份綜合的、粗線條的、綱要性的計畫。

預算:以數字或貨幣表示計畫。「數位化」計畫,可作為控制衡量基準。

組織的生命週期

形成、成長、成熟、衰退

環境的波動性

環境波動的頻率高,重點短期計畫;反之,重點可偏向於長遠的規劃;環境變化的幅度大,重點在指導性內容上;反之,在操作上。

編制計畫

確定目標:(1)、確立目標的內容和順序

2)、選擇適當的目標時間

3)、目標要有明確的科學指標和價值

確定前提條件:對未來的一種「情景模式」。

需考慮在內的環境因素

1、 巨集觀的社會經濟環境

2、 **政策,包括稅收、**、信貸、能源、進出口、技術、教育、管理等。

3、 組織面臨的市場環境

4、 組織的競爭者,國內外及潛在。

5、 組織的資源

確定備選方案:

評價備選方案:

選擇方案:選擇行為的過程,決策的關鍵

制定派生計畫:及輔助主計畫

編制預算:資源的分配,彙總和平和各類計畫;衡量標準

計畫工作的侷限性

1、 計畫可能會造成剛性

2、 動態的環境是難以計畫的

3、 正式計畫不能代替直覺和創造性

4、 計畫工作有可能將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今天的競爭而不是明天的生存上

5、 正式的計畫會強化成功,但也會導致失敗

目標型別

1、 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

2、 控制性目標和突破性目標

3、 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4、 明確目標和模糊目標

5、 定量目標和定性目標

目標管理:一種綜合的以工作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系統管理方式

特點:1、目標明確

2、參與決策

3、規定時限

4、強調「自我控制」

5、評價績效

目標管理的步驟

1、 建立目標體系

2、 明確責任

3、 組織實施

4、 考評和反饋

目標管理的缺陷

1、偏重操作而忽視原

2、制定目標缺乏統一指導

3、制定目標的困難

4、過多強調短期目標

5、缺乏靈活性

分析目標管理的優缺點?

優點:1、目標明確。提高生產率

2、參與決策。是促進工作熱誠的有利手段。

3、規定時限。使目標制定可與年度預算或主要專案完成期限一致。

4、強調「自我控制」。使管理人員能夠控制他們自己的成績。

5、評價績效。鞭策員工對工作的投入,並創造一種激勵的環境。

缺點: 1、偏重操作而忽視原

2、制定目標缺乏統一指導

3、制定目標的困難

4、過多強調短期目標

5、缺乏靈活性

風險性決策:在決策者不能控制環境條件下,有能力準確地預知各類環境條件出現的頻率而做出的決策。

戰略的構成要素

1、 經營範圍,企業定域

2、 增長向量

3、 競爭優勢

4、 協同作用

戰略管理: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而進行戰略環境分析、制定戰略決策、實施戰略方案、控制戰略績效的乙個動態管理過程。

戰略管理的過程

1、 確定組織使命

2、 戰略分析:1)、外部環境分析;2)內部資源與能力分析

外部環境:巨集觀環境分析、產業環境分析、競爭對手分析

巨集觀環境包括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科學技術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

管理學筆記

第一章管理概述 1.組織 所謂組織是指完成特定使命的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組合成的有機整體。為完成組織的使命及目標,組織需開展兩項工作 1 開展業務活動 作業活動 2 管理。需要人力 物力和財力,還需要資訊資源。2 管理和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大主要因素 管理的含義 管理是指在特定環境下,對...

管理學筆記

管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以人為中心,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以便達到既定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六職能?決策與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創新 決策 確立目標,設計可行方案並評價選擇 計畫 為組織確定任務 宗旨 目標 實現目標的戰略 措施 程式 以及實現目標的時間表和預算。組織 ...

管理學筆記

第一章管理概述 1 組織 是由若干人組成的 具有明確目的和系統性結構的實體。組織是一切管理活動的載體。組織都具有三種共同的特徵 人員,明確的目的和精細結構。2 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 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管理目的 實現既定目標。管理職能 決策,計畫,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