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聯四數集體備課材料

2022-09-16 10:06:03 字數 3895 閱讀 3718

提舉莊中心小學集體備課記錄

集體備課修改前教案

乘法分配律

上課時間: 月日課型:新授課總課時編號:2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4~55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2、學生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學生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及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學習指導:

一、讀一讀:

閱讀第54頁的例題,嘗試計算。

(65+45)×565×5+45×5

(65+45)×5

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嗎?

二、算一算:左右兩邊的兩個算式得數相等嗎?

(27+31)×2 ○ 27×2 + 31×2

(15+24)×3 ○ 15×3 + 24×3

28×(20+6)○ 20×28 + 6×28

三、想一想:

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

四、試一試

你能仿照樣子寫一組這樣算式嗎?

五、你還有什麼疑問?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景

出示例題圖:仔細觀察,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哪些資訊?要解決什麼問題?根據這些資訊,你想到了什麼?(單價×數量=總價)

短袖衫32元,褲子45元,夾克衫65元。這三個資訊分別說明了什麼?(單價)

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這資訊說明了什麼?(買的數量)

問:一共要付多少元?師:這裡有乙個多餘條件,是哪個?你會列式解答嗎?請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後在本子上列綜合算式,並解答。

二、 檢查預習,拓展頎疑

1、反饋: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指名板書:65×5+45×5 (65+45)×5

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談話:雖然這兩個算式樣子不同,但是計算結果是相等的。我們就可以把兩個算式寫成乙個等式。指名板演:65×5+45×5 =(65+45)×5

2、模擬展開。提問;假如老師選擇的是另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是6件,8件的,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數嗎?

要求:每一組編一題,用兩種方法列出綜合算式,並計算出結果,比一比哪組完成得又快又好!板書:32×6+65×6 (32+65)×6

提問:既然這些算式每組得結果都相等,那麼我們都可以把它寫成什麼?談話:

像這樣得情況,是偶然還是有其中得規律呢?(大家不妨再舉幾個例子,再算一算,舉例,小組交流,挑選幾組板書。

3、體驗感悟。談話:大家舉了很多例子,看來,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內在的規律。

4、揭示規律:這樣的規律,我們可以用字母來表示。

指名板演:(a+b)×c=a×c+b×c

師: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乘法分配律。

5、現在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據你剛才的觀察,你覺得這些算式中,哪兩個可以用等號連起來就把它們挑出來,如果有爭議可以算一算來驗證一下,(出示課件)交流匯報。

6、還有什麼疑問嗎?

三、鞏固內化

1、匯報「想想做做」的第1題。

指名報答案,全班共同校對。提問:你們是根據什麼這樣填寫的?第1題和第2題在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

學生自己判斷。提問:你是怎麼判斷的?你能說說第三組兩道算式為什麼是相等的嗎?第四組的兩道算式為什麼不相等?怎樣改一下能使它們相等?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題。

讓每位學生都用兩種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指名板演。提問:這兩種演算法有什麼聯絡?符合什麼規律?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題。

讓學生各自按運算順序計算,指定兩人板演,共同訂正。提問:每組兩道算式有什麼聯絡?哪一種比較簡便?

5、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

要求學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提出的每個問題。

四、總結回顧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運算律?用字母怎樣表示?還有什麼樣問題嗎?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集體備課修改後教案

乘法分配律

上課時間: 月日課型:新授課總課時編號:2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4~55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2.學生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學生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及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學習指導:

一、讀一讀:

閱讀第54頁的例題,嘗試計算。

(65+45)×565×5+45×5

(65+45)×5

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嗎?

二、解決課本55頁第3題。

三、算一算:左右兩邊的兩個算式得數相等嗎?

(27+31)×2 ○ 27×2 + 31×2

(15+24)×3 ○ 15×3 + 24×3

28×(20+6)○ 20×28 + 6×28

四、試一試

你能仿照樣子寫一組這樣算式嗎?

五、想一想:

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

五、你還有什麼疑問?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景

出示例題圖:仔細觀察,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哪些資訊?要解決什麼問題?根據這些資訊,你想到了什麼?(單價×數量=總價)

短袖衫32元,褲子45元,夾克衫65元。這三個資訊分別說明了什麼?(單價)

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這資訊說明了什麼?(買的數量)

問:一共要付多少元?師:這裡有乙個多餘條件,是哪個?你會列式解答嗎?請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後在本子上列綜合算式,並解答。

二、 檢查預習,拓展頎疑

1.反饋: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指名板書:65×5+45×5 (65+45)×5

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談話:雖然這兩個算式樣子不同,但是計算結果是相等的。我們就可以把兩個算式寫成乙個等式。指名板演:65×5+45×5 =(65+45)×5

(2、模擬展開。提問;假如老師選擇的是另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是6件,8件的,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數嗎?

要求:每一組編一題,用兩種方法列出綜合算式,並計算出結果,比一比哪組完成得又快又好!板書:32×6+65×6 (32+65)×6

提問:既然這些算式每組得結果都相等,那麼我們都可以把它寫成什麼?談話:

像這樣得情況,是偶然還是有其中得規律呢?(大家不妨再舉幾個例子,再算一算,舉例,小組交流,挑選幾組板書。

3、體驗感悟。談話:大家舉了很多例子,看來,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內在的規律。)

2.其實像這樣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在以前的學習中就接觸過,比如說求長方形的周長。誰來匯報一下你預習時的計算過程。(學生說算式,並說一說想的過程。)

像這樣算式能寫成乙個等式嗎?(學生回答:能。添上=)

3.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兩道等式,等號左右兩邊之間的算式有什麼聯絡?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學生討論,全班匯報。)

4.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兩個數相加同第三個數相乘就等於用這兩個數分別同第三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乘法分配律。

5.你能照著樣子再寫一組這樣的等式嗎?(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集體備課材料

集體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集體備課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式,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為了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型,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真正實現教師資源共享,使全體教師能從單元整體上駕馭教材,結合我校以往的經驗,特制定...

第四單元《圓》集體備課材料

一 本單元的基本分析 圓是常見的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它在生活和生產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此之前學生曾經學過幾種平面直線圖形有關知識。學生從學習平面直線圖形到學習平面曲線圖形,不僅會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和空間觀念,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也為進一步學習有關圓柱 圓錐等知識...

託提溫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一 集體備課制度的指導思想 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是指教師在課堂講授之前,由本備課組集體研究 討論教師講課內容,幫助教師提高備課質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制度。1 集體備課要理論聯絡實際,有現實感和創新性,以澄清教師的種種困惑為目的。2 為了發揮集體的智慧型,彌補主講教師的不足,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