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型企業如何降低人力成本

2022-09-12 15:09:16 字數 4432 閱讀 4879

一、建立精幹有效的組織體系

很多企業,尤其是國企,存在人浮於事的情況,組織臃腫事情卻沒人去做,因為職責沒有明確或界定,一件事情既可以張三去做,也可以李四去做,如果張三責任心強,那麼張三就去做了,否則有可能兩個人互相推諉,工作被拖沓延誤。這種情況所產生的後果可大可小,如果整個企業都是這種氣氛,問題就很大了。對外來說,企業這樣下去執行力很差,缺乏競爭能力,丟失客戶是很自然的事情,企業是否能永續經營恐怕也沒有什麼把握;對內來說,這麼多的無效率的人,侵蝕了大量的公司的資金,公司要為其付工資,買福利和支付各種費用。

所以定崗定職對企業來說特別重要,尤其是間接部門間接人員。

另外,在每個崗位都必須建立其後備人員,在輔導企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企業因為某個人物很重要、無可替代而影響到工作的進行。更有甚者,這種人員以此作為籌碼來跟公司要挾公司,提各種要求,不滿足不行。這種企業是典型的被員工挾持的企業,問題在於沒有建立人才梯隊,沒有後備人員可以利用。

在我看到的一些企業,如台資企業,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在其組織結構表中,我們就可以明確看到每個崗位的負責人員和後備人員,所以企業不回擔心員工因為離職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時工作沒人做,而且這樣一來,企業的工資體系也非常好建立,因為不存在他特殊員工和特殊工作,員工的公升遷加薪都是循既定體系去走,所以大家不會有人感覺到不公平,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無可替代。所以,在這種企業中,員工工資相對也是比較低的。這跟很多企業無法按薪酬體系來執行工資標準相比,人力資源更加低,而且風險更加小。

那麼組織體系怎樣才算是精幹有效呢?首先是要在分析各部門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其次是在該結構的基礎上將職責明確界定;第三是建立企業的培訓體系,確保組織體系中的角色都是可以擔當自己的崗位的,並且培養備用人才,保持企業人才的可持續性。

二、建立激勵導向的考核體系

組織雖然建立了,但如何保證組織的執行力呢?而且在很多企業存在這樣的乙個問題,企業存在一些老員工,位高權重、不思進取,在很多事情上面變成了企業的絆腳石,如果把這些人炒掉吧,老闆可能覺得不忍心,畢竟跟自己奮鬥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炒吧,確實這個人會影響到企業的運作,很多制度無法順利推行下去。為何會產生這些問題呢?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建立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所以幹得好和幹的差乙個樣,員工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

如果能按每個崗位的職責去建立乙個標準的績效考核標準,並對員工進行考核,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混水摸魚的人出現,因為這種人如果繼續下去,很可能就被淘汰了。當然,績效考核也給了員工工作的目標和動力,因為員工知道了做好工作的標準是怎樣了,別人都在往這方面努力,他就會受到影響,說大了就是企業的文化,乙個企業只要形成一種氣氛,比如學習、積極工作等,其他後進的人員就會融入到這種氣氛中,自然就形成了企業的一種文化。另外,通常很多企業的考核制度偏向於懲罰性質,這種考核制度往往不太受歡迎,因為每個人都不願意受約束,不願意被罰,看到有關自己的考核標準中很多的懲罰條目時,自然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在建立績效考核體系的時候,既要有懲,更加需要有獎勵,而且這種獎勵大多是通過努力可以拿到的。

績效考核的專案也需要思考其導向性,建議在主要工作的基礎上,更多的考慮為公司帶來價值的創造性地專案。這樣來激發員工的熱情和創造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生產及生產管理人員成本控制

生產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數量和質量上,很多公司在規劃人力資源的時候,通常有這麼幾個依據:1、車間主管的要求;2、車間歷史最大生產量;3、車間**最大生產量;4、人力資源部門規劃車間員工數。

前三點基本上屬於車間比較強勢,或者說老闆比較強勢,人力資源部門比較弱勢。後一點屬於人力資源部門統籌規劃。所有的規劃都是站在區域性或短期的立場上去考慮的,車間主管為了擴充勢力或者為了使自己的生產任務能達到比較高的完成率,就找理由擴充隊伍,往往這個時候申請老闆是會同意的,因為為完成生產任務嘛,理由很正當,而且如果老闆不同意招人車間主管就威脅說不能完成任務別怪我啊,這樣一來老闆只能同意了。

最後的結果是各部門人滿為患,人浮於事,人多了很多的問題也出來了,不遵守公司規定的、打架鬥毆的等等。自然成本也就上公升了。

所以規劃人力資源必須由人力資源部門去統籌規劃,在規劃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以下因素:

1、現有的人員的數量和質量

2、工廠的產能

不是最高產量也不是最低產量,是由工廠瓶頸資源決定的產能,目的是保證生產的平穩。

3、未來半年的訂單**情況

**的訂單數可以作為產能規劃的依據,包括對裝置是否擴充等等。

4、各生產線之間人員的調配

當生產無法做到完全平穩或者有接一些半成品的訂單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有些部門產能負荷無法滿足生產需要,而有些部門卻有人員空閒,所以必須考慮各線之間人員的調配和統籌。在考慮以上因素作為主要條件的前提下,將員工的熟練程度也要納入到其中去考慮,以便在招人的時候能有乙個標準,而且在規劃人數的時候,對同一條生產線,熟練工人跟非熟練工人所需要的人是不一樣的,當然其成本也會不一樣,所以得根據工種的要求來設計和衡量。

在確定各車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後,還有乙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培訓和考核。調查發現,重視員工培訓的企業和沒有員工培訓的企業,其生產成本中人力成本和材料損失成本相差非常大,遠遠超過培訓所花費的成本。在知名的大中型企業中,沒有乙個企業是不重視培訓的,以上講的是基礎技能的培訓,實際上,企業需要培訓的內容很多,比如企業精神、企業目標和宗旨等等,這些培訓將企業的經營思想和目標灌輸到員工腦海中,在員工心中產生一致的動力和凝聚力,所產生的價值無法估量。

最好的乙個例子是海爾,海爾在收購其他幾十家的企業的過程中,首先輸入的不是資金或技術,而是企業文化。在海爾收購第一家企業青島紅星電器廠的時候,採用的策略是用文化、用管理啟用來紅星電器廠,使其很快扭虧為盈,並實現兩年內做到洗衣機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可見人心的魅力,文化的魅力。

四、間接管理人員成本控制

間接部門人員主要指非生產人員,比如pmc部門、財務部門、設計開發部門等等的人員。間接部門的人員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人員數量和工資體系上,因為這些人員跟車間生產人員不太一樣,車間生產人員的工資可以按計時或計件來計算,計算上是很清晰的,而且人員素質層次也不一樣,間接部門人員的學歷層次相對來說要高很多,更加突出的是一些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由於其掌握了公司需要的一些特殊的技能,在價值和**上往往很難平衡。有些企業的工資非常的不平衡,間接部門員工的工資佔了公司總工資的60%以上,如果是研發型企業也許這是合理的,但卻又不是研發型企業,是生產型企業。

而且這類公司如果要控制人力成本的時候,通常第一想到的就是壓縮員工工資和人數,間接部門的人卻感覺每個人都很重要,不可或缺。還有乙個現象就是,企業中的某個人因為自己的特長或技能,動不動就要加工資否則就要罷工。在老闆被迫答應了這個人的要求結果導致其他人感覺不公平,引來新的情緒和不滿,然後又只有去滿足,最後形成惡性迴圈。

這部分的解決方案還是在前面部分講的建立工資體系、考核激勵體系和人才後備機制。

講到制度可能有人深惡痛絕,因為大大小小的企業,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沒有制度,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筆者去一家順德的機械企業調研過,在進入該公司辦公室的第一感覺就是櫃子特別多,除了一面牆上有窗戶沒有擺放檔案櫃以外,其他幾面牆邊都放著到天花板高的檔案櫃,更加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除了這些櫃子裡面裝滿檔案外,還有幾個專門用來存放檔案的檔案室。各種檔案、規定可謂是名目繁多。我想該公司制度應該夠完善了吧?

企業管理得也應該是井井有條吧?但調研後才發現,這家企業連乙個倉庫都管不好,庫存不准那不叫異常,而且來乙個新主管就自搞一套,管理上用乙個字描述那就是「亂」!所以企業在設計工作流程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企業的需要來設計,設計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實際可行,否則檔案越來越多,規範越來越多,最後要麼就是大家無所適從,要麼就是放在櫃子裡面做擺設給外人看。

完善可行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減少各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成本,同時也可有效降低人員的培訓成本。舉個例子,有個企業的開發部門常常開發出新的產品,產品的零件通用性很差,即使在量產的時候也還在不斷做設變;結果是車間疲於應付,採購忙亂不堪,報廢的材料和半成品觸目驚心,倉庫各種各樣的零件成堆,訂單交期大量延遲,客戶抱怨。老闆常常為質量和交期問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跟客戶溝通。

這裡面很重要的乙個問題就是工作流程沒有標準化,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比如新的產品設計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所以沒有按照「設計標準化、零件共用化、功能模組化」的思想進行必要的檢查,如果有嚴格的審批,同型別產品中新的零件就不會這麼多,因為設計不成熟造成的車間停工和零件報廢、返工就不會這麼多。而且正因為沒有標準流程的原因,設變非常隨意,造成整個生產系統混亂。

也導致產品的成本很高。這是沒有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或者是流程不實用而沒有得到執行所帶來的問題。

在以上的案例中講到了乙個產品設計的作業標準或者稱為審核標準,就是「設計標準化、零件共用化、功能模組化」。這是乙個審核的思路零件共用化到底有哪些細節?功能模組化到底整合到什麼程度?

具體細節還得在作業標準中描述,而且必須把員工的經驗融入到其中,這樣才能真正實用,發揮大的作用。在乙個企業中,作業標準非常重要,它的影響不僅僅在成本方面,可能會影響到乙個企業的業務甚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作業標準通常跟作業流程配套,作為流程中的乙個部分。

比如在裝置作業的流程中,就會附加裝置的操作和保養作業標準,在培訓作業人員的時候就會將這些標準作為培訓教材和考核點,員工在上崗後就知道如何操作機器,如何保養機器,出了什麼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在**找裝置,找哪些部門協助等等。

建立了一套現實可用的制度體系,作業標準體系,將企業的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將企業依賴人的管理轉變為制度化管理,讓企業在低成本、低風險的環境中執行,將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如何降低人力成本

測試成績 80.0分。恭喜您順利通過考試!單選題1.人力資源效率的提公升和人力成本的降低,需要樹立從 入手的觀念。a細節 流程 分析 b資料調查 成本 分析 c細節 資料調查 分析 d資料調查 流程 細節 正確答案 c 2.是指在不能降低現有人力成本的前提下,從開源的方向降低現有人力成本率或人力成本...

關於降低人力成本的思考

關於人力成本降低的思考和若干措施 人力成本是現代企業運營過程中重要的成本構成因素。人力成本的科學管控對於企業的長久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我部實際情況,現就我部降低人力成本的工作思路匯報如下 一 基本思路 人力成本的管控不是要減少人力成本的絕對值,因為絕對值必然隨社會的進步逐步提高。因此,對人力...

職業生涯管理如何降低企業人力成本

員工的過多流失,將會對企業的人員配置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用工成本也會顯著上公升。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雙方簽署的勞動合同,更重要和更為關鍵的是雙方之間 任何時刻都存在於個體與組織之間的,一系列沒有明文規定的期望 即心理契約,心理契約是個人與企業之間的乙份內隱的協議,協議內容包括了在彼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