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綜合實施與系統優化方法 BIM

2022-09-11 11:30:04 字數 3768 閱讀 9226

2023年 07月 01 日

在建築設計工程中,若是把結構比作骨架,裝置專業那交錯遍布各處的管線,則是建築的血脈。血脈不通,總是工程師們的痛。為能有條理地解決這一問題,針對管線綜合這一施工深化過程中常見需要,編寫常規流程、約束條件與配套系統優化的方法。

執行條文總結,主要針對建築高度不超過100m的民用建築及其附屬構築物,對於超高層建築,部分引數和排布方式不適用。

考慮的專業、條件、要求越多,也就越複雜。且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經過總承包技術人員、現場操作人員的再理解,管線綜合後的成果若不能被正確讀取,也容易出現無法滿足要求的情況。

在有一定硬體、軟體基礎上,推薦區域性三維軟體建模、多視角截圖、匯出剖面並另行標註,仍舊是在保證主幹線排布(忽略三通等)之後,解決區域性節點的管線綜合。此時,更加基於各專業需求的角度推出方案,而不僅是空間排布。

當三維繪圖也開始協同應用的時候,管線綜合,考慮的更多就將是如何施工實施的問題,而不主要是空間排布問題。通過電算化方法,快速驗算、校核,是系統優化必要的手段。

關鍵詞:管線綜合,系統優化,電算化,校核

摘要 ii

目錄 iii

緒論 1

一、結合施工的設計 2

1、常規流程與問題 2

2、處理 2

3、執行條文總結 2

(1)一般規定 2

(2)通則 3

(3)細則 3

二、符合設計要求的施工 6

1、施工過程中對設計成果的利用 6

2、已有方法 6

3、控制要素 7

4、未來方向 9

結論 10

參考文獻 11

附錄 12

當下建築,愈發強調功能性與實用性,且隨各項成本大幅增加,空間利用率也成為重要的指標。此時,機組、管線、控制機構等裝置,占用的面積、空間都是很難利用的。如果說潔具、空調風口、光源位置等末端,需要結合美學、建築物理、空間特點等內容,是由建築師總團體協調,統籌布置;那麼通過合理手段,對管線進行優化排布,減少其對大塊、完整空間占用,保證其功能基礎上便於施工、便於維護、便於管理,正是裝置工程師們需要協調和進行工作的內容。

本文就管線綜合相關技術內容,對實施方法、對應要點進行說明。

在建築設計工程中,若是把結構比作骨架,裝置專業那交錯遍布各處的管線,則是建築的血脈。血脈不通,總是工程師們的痛。

當下民用建築業已進入市場化,人員流動性大,人員培養成本對企業相當不小,「留不住就虧了」,整體上「劣幣驅逐良幣」地現象正在發生。建築裝置工程師培育體系裡,工程實踐環節相對的大量缺失(哪怕比較二十年前),當下的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系統設計、平面布置之時,往往不能切實的了解到其與周邊建築做法、結構工藝、維護使用的關係——這本身就容易造成系統內地設計問題。再加上建築愈發複雜,功能要求愈多,裝置系統愈發密集、複雜,多專業間橫向協調在較短專案週期內難於周密,使得系統之間、專業間存在諸多設計隱患。

設計階段的問題,往往會在施工階段集中爆發。有時,甚至是裝置專業施工到作業面了才發現,而周邊結構、已安裝內容都很難更改。為能有條理地解決這一問題,針對管線綜合這一施工深化過程中常見需要,編寫常規流程、約束條件與配套系統優化的方法。

對具體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條文化、細節化,便於設計人員查閱使用,減少這些已知地可能問題。

對普適性內容予以說明:

主要針對建築高度不超過100m的民用建築及其附屬構築物,對於超高層建築,部分引數和排布方式不適用。

電氣相關內容適用於民用建築10kv及以下室內電纜線路及室內絕緣電線、封閉式母線。

技術裝置用房:水幫浦房、配電室、水處理室、熱力機房、製冷機房、空調機房、消防中控室等有關機房及倉庫等,防火、防爆、通風等功能要求需要首先考慮。常年潮濕機房需要考慮防潮、防腐措施的影響。

一切類「視線」的功能裝置(如監控攝像頭、消防水炮、標識系統),都應置於最外側空間、「視線」良好處、或最後考慮安放位置。

1) 不得將流體輸送管道(氣體、液體或混流)布置在——滴漏情況下可能引起損壞、燃燒、**等事故的原料、產品、裝置、管線上面,並應避免在生產裝置的上方通過。若無法調整,則需要進行措施遮擋、隔斷。

2) 水、暖專業流體管線,非末端裝置(消防設施、風機盤管等)需要不得穿越的房間包括:變配電間、電梯機房、通訊機房、大中型計算機房、網路中心、有遮蔽要求的x光、ct室、檔案室、書庫、音像庫房等遇水會損壞裝置和引發事故的房間。一般不宜穿越臥室、書房、櫥櫃、展示櫥窗及貯藏間。

3) 煙道、風道、電梯井、排水溝內,嚴禁管線穿越。管線穿越風管為非常規做法,必須按相關規範、圖集單獨進行複核計算,可能需要專家論證。

4) 對於熱敏(電纜)或冷敏(塑料)管線,要考慮到其工作溫度範圍,盡量遠置偏離該溫度的管線。若無法調整,則考慮熱公升冷降,置於影響較小一側。

5) 對於各種管線,在進行工作前必須確認實際材料尺寸。公稱尺寸與安裝尺寸間有一定差距,法蘭接頭、保溫、電伴熱、外防火板、承插介面、特型支架等都會對實際安裝尺寸有影響。

6) 在進行管線綜合的時候,應對可能的管溝、管渠、支吊架體系有所了解,考慮到可實施性。

7) 常見管線穿越混凝土結構梁,為梁兩側1/3至樑端內側位置,梁正中向上下各1/6樑高間,且最大為φ150。即僅最大可穿越dn100、de110的管道。超過該尺寸限制,必須進行負荷計算或及專家論證。

8) 敷設在墊層內的線、管,外徑應不大於25mm,隱蔽段中途不得有連線配件。

9) 對於裝置、機組、閥門、伸縮節等連線或放置管線上的內容,使用、管理方式和禁忌應有所了解。避免蝶閥無法開啟、排煙閥不能關閉、伸縮節無安裝空間或過度膨脹等情形發生。

10) 對於需要手動開啟或定期人工更換的部件,宜能有空間上人操作。

11) 通常,建築內的裝置、管線在建築的全生命週期內至少要有2~3次整體更換,有些易老化、易受腐蝕的管材更新時間僅約為10~15年。所以在進行管線綜合時,亦應考慮到維護、單獨系統拆卸等需要。

12) 室外管線覆土深度,應根據土壤冰凍深度、地面荷載、管材強度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確定,滿足:管道不被振動或壓壞;水流不被冰凍或增高溫度;電纜、線等的絕緣層不因凍融或熱源而變型、變性,喪失應有保護效果。

13) 居住小區室外埋地管線平面排列時,按從建築物向道路順序,一般常用的管道順序如下:

1.通訊電纜或電力電纜。2.煤氣管道。3.汙水管道。4.給水管道。5.熱力管溝。6.雨水管道。

應兼顧到各專業埋深要求,宜在建築物單側或雙側分別排列。

應滿足:敷設、砌築閥門井、檢查井所需距離;維護管理及更換管道時,不損壞相鄰地下管道、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基礎;管道損壞時,不會沖刷、浸蝕建築物及構築物基礎或造成生活用水管道被汙染,不會造成其他不良後果。

14) 各種管線平面排列及標高設計發生衝突時,應考慮到前述條文約束,並宜按如下原則順序降低權重進行處理:

1.臨時管線讓永久管線

2.新設管線讓已建管線。

3.可彎管線讓不能彎的管線。

4.壓力管線讓自流管線。

5.小管徑讓大管徑管線。

除以上等經驗總結外,還需要對常用工程引數等資料進行歸納,便於翻查。如**1-3-1所示,即為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50014-200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範》(gb-50289)、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的「09jscs」系列技術措施等彙總整理而成:

表1-3-1 居住小區地下管線(構築物)間最小淨距

當下國內置築產業中,同乙個建設專案地設計與施工多為兩獨立機構,於是之間就存在「設計成果」傳遞和正確理解、利用的門檻。各裝置專業工程師在進行系統設計時,若沒有進行「管線綜合」工作,就需要在施工前期對已有資料進行「深化設計」。考慮的專業、條件、要求越多,也就越複雜,「綜合」二字往往難於實現。

且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經過總承包技術人員、現場操作人員的再理解,管線綜合後的成果若不能被正確讀取,也容易出現無法滿足要求的情況。

BA系統檢測的方案 實施與準則

摘要 本文總結了ba系統工程檢測的經驗,提供了ba系統檢測的方案與實施的方法,並提出了ba系統檢測工作的準則。關鍵詞 ba系統工程檢測準則 建築裝置自動化系統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系統 採用集散型控制技術對建築裝置進行全面 實時的監控,提高了建築裝置的執行質量,...

第6章資訊系統實施與評價

系統實施是繼系統規劃 系統分析 系統設計之後的又一重要階段。系統實施指將新系統設計方案轉換成實際執行系統的全過程。如果將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比作蓋一棟大樓,那麼系統分析與系統設計不是根據蓋樓的要求畫出各種藍圖,而系統實施則是調集各種人員 裝置 材料,在蓋樓的現場,根據圖紙按實施方案的要求把大樓蓋起來。乙...

電腦系統優化的方法

電腦系統優化的方法.txt這是乙個禁忌相繼崩潰的時代,沒人攔得著你,只有你自己攔著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種檔次,最高檔次的自卑表現為吹噓自己幹什麼都是天才。系統優化方法 增加c盤空間 1.開啟 我的電腦 工具 資料夾選項 檢視 在 顯示所有檔案和資料夾 選項前打勾 確定 2.刪除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