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班組技術質量管理基礎培訓

2022-09-06 01:33:04 字數 5483 閱讀 3729

生產班組基數質量管理基礎

一、機械製圖相關知識

1、圖紙幅面(gb/t 14689_9)

2、圖線及其畫法

粗實線一般線寬為b(0.5~2之間), 表示可見的輪廓線;

細實線 a、一般線寬約為b/3 一般推薦為0.18、0.25、0.35、0.5、0.7、1、1.4、2

b、表示尺寸線、尺寸界線、剖面線、引出線等;

波浪線一般線寬約為b/3,表示斷裂處的邊界線、檢視和剖視的分界線;

細點劃線線寬約b/3,一般表示軸線,對稱中心等;

粗點劃線線寬一般為b,表示有特殊要求的表面

雙點劃線線寬約b/3,一般圖紙中比較少見。

3、尺寸標註方法

常見尺寸標註方法:

長度、圓弧、圓、角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一一進行說明。標註的單位一般為mm,除非有特殊情況說明。

4、表面粗糙度,一般來說表面粗糙度在鈑金加工中較少用到,但是我們也要熟悉其含義;表面粗糙度指的是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谷峰不平度。常用的評定引數有高度引數、間距引數以及綜合引數等,我們常用的是高度引數中的輪廓算數平均偏差,符號ra 常用符號如下:

5、形位公差,包括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主要包括:

6、車間常用量具介紹

游標卡尺、千分尺、深度卡尺、角度尺、塞規等。

二、質量檢驗相關知識

一、 相關定義

1、狹義的定義:

質量(quality)---產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能力。

注:「質量」可使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秀來形容。

2、 廣義的定義:

質量(quality)---公司全面管理目標的實現。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顧客滿意度、新產品開發周期、生產週期、庫存周轉頻次等。

3、 產品:產品是過程的結果,它可以是有形的或無形的,或是他們的組合,產品分硬體、軟體、流程性材料、服務四種。我們的產品屬於硬體。

4、特性的分類

注:一般特性合格就行;

關鍵特性僅僅合格不夠,應盡量靠近目標值。

常見的產品特性如:尺寸、外觀、強度、壽命等。

常見的過程特性如:溫度、壓力、濕度、電流、電壓。

二、檢驗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1、檢驗的定義

檢驗就是對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或多種特性進行測量、檢查、試驗、計量, 並將這些特性與規定的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其符合性的活動。美國質量專家朱蘭對「質量檢驗」一詞作了更簡明的定義:所謂檢驗,就是這樣的業務活動,決定產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時適合要求,或是在出廠檢驗場合,決定能否向消費者提供。

2、關於檢驗的理解

在工業生產的早期,生產和檢驗本是合二為一的,生產者也就是檢驗者。後來由於生產的發展,勞動專業分工的細化,檢驗才從生產加工中分離出來, 成為乙個獨立的工種,但檢驗仍然是加工製造的補充。生產和檢驗是乙個有機的整體,檢驗是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特別是現代企業的流水線和自動線生產中,檢驗本身就是工藝鏈中乙個組成工序,沒有檢驗,生產過程就無法進行 。

從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來看,最早的階段就是質量檢驗階段。質量檢驗曾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主要手段,統計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都是在質量檢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這樣認為,質量檢驗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葉茂,如果這個「根」不紮實,全面質量管理這棵樹的基礎就不會鞏固。

在我國進一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實施iso9000 系列國際標準時,特別是進行企業機構改革時,決不能削弱質量檢驗工作和取消質量檢驗機構。相反,必須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這項工作,要更有效地發揮檢驗工作的作用。

現代工業生產是乙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特別是客觀存在的隨機波動,要絕對防止不合格品的產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質量檢驗的必要性。很難設想,存在乙個所謂理想的生產系統,它根本不會產生不合格品,則質量檢驗及其相應的機構就可統統撤消,實際上這種理想式生產系統是不存在的。

為了正確認識企業的質量檢驗,還必須澄清三個容易混淆的觀念:

乙個是認為產品質量是由設計和製造來決定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因而對檢驗工作不予重視,甚至有所放鬆。這種觀念顯然是不全面的。誠然,產品質量同設計和製造十分密切,但質量的最終形成,決不限於設計和製造這兩個環節,正如美國著名質量專家朱蘭所說,它是符合「質量螺旋」上公升規律的,決定於企業所有部門,其中包括質量檢驗部門的質量職能,何況檢驗本身也是屬於製造的範疇;

二是認為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從把關轉到預防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滅在發生之前,而檢驗只不過是事後把關,因此有些企業認為檢驗是可有可無的,或者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這種看法同樣也是錯誤的,容易使人們的思想產生混亂,實質上這是如何認識「預防」與「把關」 的關係問題。預防為主是就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對於單純的事後把關來說的。

因為單純的事後把關,只能發現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發現,其損失已經造成。因此,預防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確的。事實上國內外許多企業都把「預防為主、一次成功」作為質量管理的重要原則。

預防為主與檢驗把關,決不是對立和矛盾的,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結合的,它們的目標和物件也是各不相同的,「預防」是針對正在生產或尚未生產的產品而言的,「把關」通常是針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來說的,前者應力求通過預防,使生產出來的產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減少發生損失;而後者則是應該通過檢驗,嚴格把關,不使乙個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使用者手中,所以預防和把關在生產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應以預防為主。 3、質量檢驗的基本職能

概括起來,檢驗包括以下四項具體工作:

(1)度量。包括測量與測試,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機械、電子測量儀器 。

(2)比較。把度量結果與質量標準進行對比,確定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 (3)判斷。根據比較結果,判定被檢產品是否合格,或一批產品是否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 。

(4) 處理。對單件產品決定是否可以轉到下道工序或產品是否准予出廠;對批量產品決定是接收還是拒收,或重新進行全檢和篩選

為此,質量檢驗必須具備下述條件:

第一, 要有一支足夠數量的合乎要求的檢驗人員隊伍;

第二, 要有可靠和完善的檢測手段;

第三、要有一套作為依據而又明確的檢驗標準;

第四,要有一套科學而嚴格的檢驗管理制度 。

以上簡要說明了質量檢驗的概念、定義和應具備的具體條件,下面則要進一步明確質量檢驗的基本職能,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a 把關的職能:

把關是質量檢驗最基本的職能,也可稱為質量保證職能。這種職能是質量檢驗一出現時就存在的,不管是過去和現在,即使是生產自動化高度發展的將來,檢驗的手段和技術可能有所發展和變化,質量檢驗的把關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業的生產是乙個複雜的過程,人、機、物、法、環(4mie)等諸要素,都可能使生產狀態發生變化,各個工序不可能處於絕對的穩定狀態,質量特性的波動是客觀存在的,要求每個工序都保證生產100%的合格品,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

隨著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減少檢驗的工作量, 但檢驗還是要存在的。只有通過檢驗,實行嚴格把關,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轉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組裝,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合格品而出廠,才能真正保證產品的質量 。

b 預防的職能:

現代質量檢驗區別於傳統檢驗的重要之處,在於現代質量檢驗不單純是起把關的作用,同時還要起預防的作用 。

廣義來說,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入廠檢驗,前工序的把關檢驗,對後面的生產過程和下工序的生產,都能起到預防的作用。特別是檢驗的預防作用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工序能力的測定和控制圖的使用起預防作用。眾所周知,無論是工序能力的測定或使用控制圖,都需要通過產品檢驗取得一批或一組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後方能實現。這種檢驗的目的,不是為了判定一批或一組產品是否合格,而是為了計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產過程的狀態。

如發現工序能力不足,或通過控制圖表明生產過程出現了異常狀態,則要及時採取技術組織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去除生產過程的異常狀態,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事實證明,這種檢驗的預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備註:工序能力的計算使用,目前在電子組裝的企業裡應用比較弱,主要應用在機械加工製造行業比較廣泛,因此本文沒有詳細說明) (2)通過工序生產時的首檢與巡檢起預防作用。當一批產品或乙個輪班開始加工一批產品時,一般應進行首件檢驗(首件檢驗不一定只檢查一件), 當首件檢驗合格並得到認可時,方能正式成批投產。

此外,當裝置進行修理或重新進行調整後,也應進行首件檢驗,其目的都是為了預防大批出現不合格品。正式成批投產後,為了及時發現生產過程是否發生了變化,有無出現不合格品的可能,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工作地去進行巡迴抽查(即巡檢), 一旦發現問題,就應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以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 。

c 報告的職能:

報告的職能也就是資訊反饋的職能。這是為了使領導者和有關質量管理部門及時掌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態,評價和分析質量體系的有效性。為了能作出正確的質量決策,了解產品質量的變化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必須把檢驗結果,用報告的形式,特別是計算所得的指標,反饋給領導決策部門和有關管理部門,以便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採取有效的決策措施。

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1)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進廠驗收檢驗的情況和合格率指標 。

(2)成品出廠檢驗的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以及相應的金額損失 。

(3)按車間和分小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報廢率、相應的金額損失及排列圖分析 。

(4)產品報廢原因的排列圖分析 。

(5)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報告 。

(6)重大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報告 。

(7)提高產品質量的建議報告 。

(8)其它有關報告 。

d 改進的職能:

質量檢驗參與質量改進工作,是充分發揮質量檢驗搞好質量把關和預防作用的關鍵,也是檢驗部門參與提高產品質量的具體體現。質量檢驗人員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產經驗、業務熟練的工程技術人員或技術工人擔任。他們經常工作在生產現場,對生產中影響人、機、物、法、環等因素了解最清楚,質量資訊也最靈通。

他們比設計、工藝人員了解質量的情況要多一些,深一些,因而在質量改進中能提出更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措施,這也是質量檢驗人員的優勢所在。特別是實行設計、工藝、檢驗和操作人員聯合起來搞質量改進,才能加快質量改進的步伐,並取得更好的效果 。

4、質量檢驗的「三性」

建設「三性」是指檢驗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這也是對檢驗工作的基本要求,對發揮檢驗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

a檢驗工作的公正性:

檢驗工作的公正性是對質量檢驗最主要的要求,沒有公正性,檢驗就失去了意義,也就談不上把關的職能。所謂檢驗工作的公正性,是指檢驗機構和人員在開展產品質量檢驗時,既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獨立行使產品質量檢驗的職權,又要堅持原則,不詢私情,秉公辦事,認真負責,實事求是 。原則性是公正性的基礎,堅持原則,就是要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嚴格執行檢驗制度,嚴格執行訂貨合同,嚴格執行質量責任制;是非要清楚,獎罰要分明,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一切按原則辦事 。

按原則辦事,關鍵在於碰到矛盾時,能否客觀公正的處理問題,不受任何勢力或人員的無理干擾,也不因任何人的求情或私人關係而高抬貴手。例如,當產量和質量發生矛盾時,工廠利益和使用者利益發生矛盾時,或者質量和交貨期發生矛盾時,都應堅持質量標準,堅持按規章制度辦事。質量爭議是經常發生的,商業**中企業與使用者之間,企業生產中車間與車間、工序與工序之間,檢驗工人本身與生產工人之間,對同一產品質量會有不同的評價和看法。

這些爭議涉及到雙方的利益,小則爭吵不休,大則訴諸法律。最後依靠第三方做出仲裁和判決,這種仲裁和判決是否正確,取決於通過檢驗提供充分有效的檢驗結果和檢驗資料。為此,要求檢驗人員有高度的思想素質,有高度的原則性和政策性,要在處理問題中,根據事實和客觀標準作出公正的裁決 。

生產質量管理培訓

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想跟大家分享一點個人品質控制的心得。我們東越公司在服裝界休閒服裝品牌類名列前矛,是服裝界關注的焦點 而我們新福東又是全體東越人關注的焦點,因此說,我們新福東也是服裝界關注的焦點,是所有關注服裝行業發展的人關注的焦點!但是近段時間我們試做的外單,質量控制的不很理想,...

班組質量管理

班組質量管理是指班組成員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企業的質量標準和服務規範,保證產品質量 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活動。產品質量只是狹義的質量,而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是廣義的質量。1 質量 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能力。2 質量管理 是為保證 控制和提高質量而有意識進行的一切組織活動。1 班組質量管理是公司質量管...

運營班組質量管理

如何做好班組質量管理 如何讓乙個企業在 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並得到長足的發展?那就是乙個企業能夠生產出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的高質量產品。產品質量的競爭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因素之一。產品質量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班組是企業基本的生產 細胞 如何把好質量關,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班組質量管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