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新課標下古詩歌的閱讀與鑑賞

2022-09-02 04:21:04 字數 2298 閱讀 6658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作為一種純粹的文學樣式,是文學的驕子,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它代表著乙個民族最精細的感受與智慧型。在詩歌教學史上,雖然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過去語文教材對詩歌注釋過多、過細、過分追求統一答案,舊大綱下的詩歌教學,存在著對「主題思想」分析的教條化、**化的傾向。

學生習慣以「接受性」的方式學習詩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個人對詩歌的獨特感受,失去了在閱讀中「發現意蘊的機會」,因此,新的課程標準更重視學生的閱讀心理,要善於運用新教材的編排導向和新的閱讀要求,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入詩,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優美意境。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

「對話」理念的根本性前提是主體的平等,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因此與傳統的接受型閱讀教學相比,學生的讀者意義更大,提公升至與文字、教師同等的地位,在對文字意義的把持上取得了和教師同等的話語權。

因此進入新課程的詩歌閱讀教學,我認為應該在下面幾方面尤其應該注意。

一、學生在詩歌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該重視

從文字理論來說,文字是乙個自足的存在。「作者帶來文字,文字帶來意義」,學生在閱讀詩歌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必須重視發展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字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基調的整體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的富有創義的建構文字意義。

基礎教育階段的閱讀能力是基礎的,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尊重文字,尊重作者。學生要首先把自己放在「傾聽者」而不是「評判者」的位置上,努力感受和理解作家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發現作品的美,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認識,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等。

二、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要重視

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因此在詩歌的閱讀和鑑賞中,就應該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字中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作出反應,對自己認為特別喜歡的部分作出反應,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字的內容和表達另做設計等。在文學作品閱讀欣賞時,不應該追求「標準答案」,應強調突出學生的個性。

三、教師要做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閱讀中的對話者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文字與學生的中介,教師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與學生,在閱讀中可以起到嚮導的作用,但是絕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乙個教師只有以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認識解讀文字,才能將這個文字的文字啟用。使之成為乙個活的語言肌體。

過去流行一種「談話法」教學,是由教師預設好結論然後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猜測,這其實是一種強行灌輸的方式,一方消極接受的方式,與閱讀作為一種對話的本質是背道而弛的。因此,課堂閱讀教學在乙個集體中實施,與完全個人化的閱讀畢竟不同,這裡是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的。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非常重要。

在乙個刻板的課堂氛圍中,富有活力和創意的對話是難以實現的。輕鬆、活躍、和諧的環境氣氛,才有利於啟用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四、高度重視誦讀的作用

鑑賞詩歌,無論是領會詩歌的思想情感,還是把握詩歌的表現手法,都離不開誦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誦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通過誦讀,可以讀出詩人傾瀉在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詩中的情感波瀾,可以深刻理解詩的意境。反覆誦讀,還可以讀出詩歌的節奏來,在學生對文字進行整體感知時,誦讀只需讀出最簡單的節奏,即行文的斷句。雖然文中已加了標點,但是文中的某些語句仍需要找到恰當的停頓,正確的斷句是理解句意的前提。

在反覆誦讀中,學生能夠對文字中心有所感知,在文意貫通以後要對學生的誦讀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夠讀出文字的情感。這時的情感是學生自己與文字對話,是理解文字而獲得的情感體驗和認知。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轉換成聲音造型,即通過聲音的高低、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以及音色的變換來表達自己對文字的認識。

誦讀體味。誦讀重在「味」,如果說朗讀是理解作品,誦讀則是闡釋作品了。要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背誦優秀的詩作,豐富語言積累。

在誦讀中指導學生整體的感知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體味作品的語言,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詩歌的誦讀,要讀出每首詩中的節奏,歡快低沉舒緩的節奏,就是詩人情感變化的間接反映。要引導學生認真聽教師範讀或聽錄音帶,在讀了幾遍後品味詩中「難以言傳」的精妙之處,提高聽的效率,使他們聽出「門道」,找出「詩眼」。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而古詩詞的閱讀和鑑賞則側重於感受與思考。通過學習,使學生閱讀古詩詞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談談詩歌鑑賞的複習

教學園地 04 10 1005 一 以歷年高考詩歌鑑賞題為基礎,俗話說 萬變不離其宗 試題怎麼變也離不開最基本的東西。讓學生了解詩的特點 構成,從總體上教給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和解題的思路。一 了解詩的特點 構成。對詩歌的鑑賞,首先要懂得詩歌區別於其它文學作品的特點。什麼是詩?從形式看,詩是押韻的有獨...

談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作者 蘇德斯 中國 亚细安博覽 2013年第12期 摘要 新一輪的初中數學改革,理念新穎,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換,改革了教師的教學教研觀念和方式,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精神風貌,所以,作為新課程推經的主體教師,想迅速成長,須合理地設計 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只有經過不斷的反思,才能達到 在發展學...

新課標下高中古詩詞鑑賞教學及應試策略

摘要 本文針對目前詩詞教學中師生易忽視的知人論世 重技巧輕內容及輕知識體系建立的問題,提出重積累 重提示 重理解 重讀者情感投入 重詩詞意象的多樣性幾點建議,擬讓學生在應試中避免標籤式答案,提高應試能力。關鍵詞 詩詞鑑賞教學應試策略 古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枝奇葩,也是高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