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2022-08-17 15:36:02 字數 1573 閱讀 2883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絡中得到和諧發展,引導學生學習做人與做事的基本知識,關注周圍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於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慾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

本期任教五年級三個班級,多數學生思維活躍,誠實守信,有著良好的思想素質。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課不發言、不愛動腦等)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著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三、教材分析

1.課標構成

本冊教材結合現代社會,從可愛的中國、民族團結一家親、豐富多彩的生活等三個單元的篇幅構成《課程標準》的依據。

2教材的特點

(1)教材的呈現方式上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結構創新,主題構建,範例原則。講究層次,引發問題,資訊單元豐富)。

(2) 教材內容最顯著的變化是點式呈現, 課程觀念和目標發生了根本變革(強調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

(3)寓德育於教學之中,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學習方式的轉變 。

(5)教材引導教師自主引發教學思考。

四、教學目標及措施

目標:及格率98%,優秀率60%。

措施:1.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內容都源於生活。

有的是學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們間接可以觸控到的生活。由於間接生活與學生有距離,教學中的困難可以用如下方法解決:

(1)幫助學生運用直接生活經驗來感悟。

(2)運用收集資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3)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2.運用形象思維拉動抽象思維。小學生因其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認知有著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特點。

本冊教材內容的教學可以利用新聞作為形象認知的中介, 幫助學生接受抽象認知的內容。例如,《我們都有發言權》主題教學就要盡量利用現在新聞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學習內容,達成教學目標。

3.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4.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5.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己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學習主題。

6.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7.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絡,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

8.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

五、教學進度

歐靈生2023年9月2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3.幫助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 工業產品,了解當今世界工業生產水平的飛速發展,了解我國的一些工業成就。用事實讓學生自己的生活離不開工業,感受工業對現代生活的重要影響,了解工人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四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這些差異與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關係和影響。2.知道當今世界工業生產水平...

2019冀教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劉書元一 學情分析 本學期擔任五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經過半年的引導,感覺孩子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學習習慣也有好轉,學習自覺性提高了,特別是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乙個又乙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 對他人 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 態度...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

2015 2016學年第一學期 金鳳十小段霞 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也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為了使今後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結經驗,克服缺點。現將本學期教學總結如下 一 擬定教學計畫 按照課程標準制定並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畫。做到開學有計畫,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教學中鑽研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