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的理論與實踐

2022-08-15 16:18:07 字數 3624 閱讀 6183

教師服務區

前言:在冬季裡守望春天,在春天裡守望溫暖, 在溫暖裡守望友情,在友情裡守望著你我心靈的溝通......在這裡,我們期待著您把教學中的問題和建議相互分享;在這裡,我們期待著您把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工作總結和我們共同研討;在這裡, 我們可以相互切磋,共同琢磨,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這裡,讓我們用平等的心態促進彼此的不斷進步,沐浴著晨曦,挾兩袖清風進來,去陶冶心情的浮躁, 輕輕踏上這片柔軟而新鮮的土地,您會醉倒在這幽幽的清泉裡。

1、 教學問訊處(對教學中的問題的處理和建議,不同課型的要求等等。)

問題一:當學生上了二年級,生字很容易混淆,如何解決生字回生?

根據新課程標準,小學

一、二年級要求「在文章中認讀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讓學生早識字、快學字、多學字,並能盡早進入閱讀階段,一年級學生能獨立閱讀幼兒讀物,二年級學生能閱讀一般書報,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學習興趣濃了,對低年級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十分有益的。可是,當學生認識了250—500個生字以後,學生的識字出現了障礙——生字出現回生,學生容易產生混淆,尤其是對區分度小的字,錯別字因此而生;與此同時,教師的一些識字教學方法對學生漸漸失去吸引力,面對這麼大的識字量,學生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幫助學生突破了生字回生這個障礙點,他們對字形的記憶會從機械記憶過渡為理解記憶,就可以調動他們自身的潛力,也能「多識字、快識字」,同時為他們開啟生活經驗以外的豐富多彩的文字世界。

但是怎樣變革我們的識字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克服這個障礙呢?

首先是注意方法和手段。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做到引導學生去找尋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徹底變革原先呆板的生字教學模式,使乙個個抽象、枯燥的漢字變得直觀、形象,便於學生更好地認識,牢記。乙個漢字往往是音、形、義的結合。

它們也有著一定的聯絡。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發現這些規律,掌握這些規律,有助於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學習象形字時:我們把抽象的漢字與一幅幅形象生動的圖畫聯絡起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識記字形,理解字義。如教學「山」字,我們先讓學生觀察山峰的形狀,再結合生字「山」進行比較。

這樣,借助圖畫,學生很快就記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學生能在自己的識字實踐中初步運用這種方法,同時,他們的識字就變得輕鬆了。

學習會意字時:引導學生抓住「部件」,利用編故事或做動作來理解字義,記住字形。如教學「拿」字,讓學生先做這個動作,然後與「拿」字中的「合」結合起來,就像乙個人張開手取東西。

學生很喜歡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而且加深了印象。

形聲字的形旁多表義,聲旁多表音。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識記一連串的漢字。如學習「晴」之後,我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或生活中遇見的與它相近的字,這樣,在學生面前出現了不少帶有「青」的字(請、清、請、蜻、情)。

通過實踐,針對漢字的構字特點,掌握造字規律,不僅能有效地便於學生識字,而且能使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深刻,降低回生率。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如摘蘋果、走迷宮、找朋友、配配對等,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裡進行有趣有效的識字。

其次是重視複習與鞏固。

日常性複習:經常把學生學到的一些難以識記的生字貼在教室的周圍,每天不定時地讓學生讀讀、記記。同時,會讓學生把生字組成一些詞語或句子,在早讀課中,採用不同的形式來梳理生字(「小老師」領讀、四人小組交流讀……),加深印象。

階段性複習:將一階段中有共性的漢字進行歸類,利用其差異來辨別其音形義。如將「拉、推、打、拍……」,「蝴蝶、蜻蜓……」這些有相同偏旁的漢字歸在一起,剛開始我為學生盡心歸類,再慢慢過渡到讓學生自己找出並相互交流,幫助他們溫故而知新。

擴充套件閱覽: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是不可能學好生字、記牢生字的。所以,除了每天固定在家裡完成的拓展閱讀作業外,每星期會列印幾篇琅琅上口的兒歌,讓學生在共同讀背兒歌中積累語言,鞏固舊知,激發興趣。

實踐證明,恰當地安排複習的次數與複習時間,學生掌握生字的遺忘率降低了。絕大部分同學能在新的語境中進行認讀。

我的看法是:大膽變革識字教學方式,就是要讓學生能順利地突破識字的障礙點,消除對學習生字的畏難情緒,讓學生願意學,樂於學。當然,我們在教學剛開始時可以適當放慢識字速度,強化識字環境,重視對所學漢字的梳理與鞏固,再科學合理地進行複習。

我們的主導作用就是能根據學生已掌握生字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實物、圖畫、**,肢體語言等),加深生字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獲得一些學習生字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主動識字,自主選擇識字方法,鞏固識字,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暨大附小林麗青

問題二:如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閱讀的體會?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發現中年級學生回答問題仍然習慣於像低年級孩子那樣,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照著讀出來去作為自己的回答。由此,我意識到,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要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學會組織自己的語言,用正確、完整、通順的話語回答問題。

我們知道,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不能總是具體敘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敘述和概括結合起來,表達才能簡明。我開始注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用自己簡明準確的話語回答問題。

在通讀了《玩出了名堂》後,學生知道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由此,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說說他是怎樣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很快,就有學生照讀第4小節的有關語句作為自己的回答。

我鼓勵學生:「你能從這些語句中挑選重點詞語,試著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列文虎克的發明和發現過程嗎?」

學生開始沉默,我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語句,如「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 ,「把一片……固定,讓另一片……調節」,由此指導學生用串聯、加工的方式練習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列文虎克先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後來又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再隨意調節另一片放大鏡,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由此,我讓學生結合本人的理解,用這種抓住重點語句加工自己語言的方法回答這個問題:「列文虎克怎樣發現微生物的?」通過實踐,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此法正確回答了問題。

我想:掌握方法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密鑰匙,即便是組織語言回答問題,也是有方法可循的。不過,這種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表達見解的能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逐步培養。

尤其是要給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如進行課前演說,組織辯論,舉辦故事會等,只要大家重視並和學生一起摸索與練習,就不難讓學生擁有較好的口才。

棠下小學王愛倫

問題三:我們經常要求學生看書,學生不看,家長也不管,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

方法一: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指導學生制定「周快樂閱讀表」。裡面細節關係到家長簽名和評價,假如家長沒有簽名,將會收到我們的「孩子閱讀補簽通知書」老師定期統計,看哪個家長收到通知書最多,將與家長進行**溝通。

如此一來,家長也會比以前更加配合。另外,讀書要有主題。基本上我們每個星期的閱讀都會有主題,比如,第二單元,我們學了關於名人的故事的課文,那當周的閱讀主題就是讀名人的故事,名人名言等;學了第六單元描寫祖國風光的課文,就布置學生看有關描寫祖國風光的文章。

因為,有些學生沒有落實閱讀有的原因是因為閱讀沒有方向。其次,向學生推薦好書。在開學初,我們就向學生發了一張」好書推薦表「,讓家長帶孩子去購書中心去買書。

老師還要負責落實有沒買。最後還要發「學生閱讀興趣調查表」。閱讀如果從學生興趣出發,效果會更好。

但有一點要指出,老師要指導哪些書是適合看的,哪些書是不適合看的。所以我們除了周閱讀表是有主題外,其他課餘時間,都是讓學生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每個學生每天書包裡都會裝有一本課外書,在課餘,如中午飯後午息前那段時間可以利用起來看書。還可以與其他同學交換看書。

林職小學三年級組

方法二:

每學期向學生推薦兩本必讀書。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讀完,然後開展一些讀書活動。

「單元整合式小學語文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 王希鋒 小學語文教學 人物版 2018年第12期 一年多來,我們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分析,總結出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部分教學內容與學生現有體驗脫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語文學習重寫輕讀,教師過於注重文字人文性 弱化了語文學科的本體性與實踐性,命題方向不正確...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對教育事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青少年的教育事業要從小學就開始抓起,尤其是語文的教學。對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 關鍵詞 教學的探索 小學語文 實踐 一 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 1.加強培養師生的情感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豐富的學科,所以語文教師更應該調動學生的...

小學語文教研總結

2010 2011學年語文教研組 上學期 工作總結 宜那小學語文教研組 2011年3月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 光陰荏苒,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陣陣熱潮,又乙個充滿挑戰 富有收穫的學期結束了。回顧我們宜那小學語文教研組本學期所走過的足跡,不難看出,我們的步伐邁得踏實 穩健 有力,可圈可點,既有值得繼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