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修辭

2022-08-12 20:00:02 字數 5625 閱讀 2902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面的內容,其知識框架如下:

第一節表達方式

一、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係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

①觸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結情(情→景):

緣情布景:

④寓情於景(有景無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與哀樂的四種關係:

①以樂景寫樂情

②以哀景寫哀情:

③以樂景襯哀情

④以哀景寫樂情

2、借物抒情

(1)定義及舉例

(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區別:

①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三)直接與間接抒情的相關範疇

1、點染2、曲直3、隱顯4、移情

二、描寫方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一)基本概念:

(二) 考試重心

(三) 正面描寫命題角度。

1、虛實結合

(1)定義(虛實的內涵)

(2)「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3)虛實結合的作用——「虛實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輔相成

(4)「虛」與聯想、想象

2、動靜結合

(1) 基本概念

(2) 常用方式——以動襯靜

3、點面結合

4、細節描寫

5、色彩的渲染

6、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7、白描

8、疏密

9、詩中有畫:

二、議論

三、記敘

第二節:修辭手法

一、比喻

四、借代

七、設問

二、比擬

五、誇張

八、反問

三、雙關

六、對偶

九、互文

十、列錦

(一)定義

(二)作用(藝術效果)

1、凝鍊美。2、簡遠美。3、含蓄美。

十一、迭字

第三節表現手法

一、象徵:

(一)定義 (二)條件與特徵

(三)作用:

1、把抽象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二、聯想和想象

(一)定義及舉例

(二)聯想、想象與誇張

(三)聯想、想象與浪漫主義

(四)特別提醒——勿泛化使用

三、抑揚

(一)概念:

(二)分類

1、欲揚先抑

2、欲抑先揚

(三)相關範疇——褒貶

1、似貶實褒 2、似褒實貶

四、襯托

(一)概念:

(二)分類:

1、性質分類

(1)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

(2)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

2、內容分類:

(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3、特別提醒——烘托實際上是一種側面描寫。

五、對比

(一)基本概念

(二)特別提醒

1、對比,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容設定的技巧

2、 襯托與對比的區別

(1)它們的目的不同 (2)修辭作用不同

五、渲染

六、用典

(一)概念

(二)作用

1、優點 2、缺陷

(三)類別

1、 內容型別:

(1)用語 (2)用事

①引用神話故事。

②運用歷史故事。

2、方式型別

(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

(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四)常見常用典故

七、照應

八、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九、借形象說理(寓道理於形象之中)

十、離合

十一、蒙太奇

第四節結構模式

一、層層渲染、鋪墊

二、伏筆、照應

三、結構對比:

四、卒章顯志

第五節表達技巧諸概念辨析

一、關於表達方式

二、關於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

(一)修辭手法(二)表現手法

(三)區別與聯絡

1、聯絡

2、區別:

(1)表現手法是用以增強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表達效果;修辭手法則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於對句子的修飾。

(2)表現手法是從巨集觀角度表現文章的,而修辭手法是從微觀角度表現文章的。

3、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絕對的

三、關於手法、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一)在解題時,手法與藝術手法內涵與外延基本相同。

(二)手法與藝術手法在外延上不僅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也包括具體表達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說,描寫、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藝術手法,但是,怎樣描寫、怎樣抒情諸如「側面描寫」「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體的描寫、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藝術手法了。

第一節表達方式

一、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秋緒,即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這種方式比較直觀,這裡僅略舉三例,不深入討論。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遊天姥呤留別》的中心句)【析】作者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以火山噴發般的激情,大聲疾呼,抒發了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析】開頭兩句,以議論開篇,表達詩人至死不忘恢復中原的愛國情懷。

例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析】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裡產生的情懷,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雎》)

例5:「願言思伯,甘心首疾。」(《衛風伯兮》)

例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王風黍離》)【析】直露而真率地抒發了詩人內心沉重而深廣的憂傷;

例7:「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樂府詩集鼓吹曲辭》)【析】寫一位女子對「君」剖白心跡,直接表達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愛情,顯得坦蕩、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

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關漢卿《[雙調]沈醉東風》)【析】這首曲寫送別的場面和依依不捨的感情,真摯感人。

例9: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析】所寫情景與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語言如此質樸自然,與大多數委婉之作,截然有別。

例10:「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析】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係: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閒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物件,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複雜的思想情感。

例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析】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

例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析】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無限離愁別恨。

例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析】當時范仲淹被派經略延安,鎮守邊陲,防禦西夏。這首詞是他切身的體會。

時間是秋天,地點是塞下,具體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將軍和徵夫。他們離家萬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飛,聽到悲哀的笳聲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飲濁酒,愁不能寐。詞中所寫的悲涼悽愴的景象,充分配合當時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讀者體會到這些在邊疆衛戍的人的情懷。

例4:「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

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裡鞦韆。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得春歸去,餘情付湖水湖煙。

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宋俞國寶《風入松題酒肆》)【析】這是一首寫樂景的詞,在寫春光明媚時,在杏花和綠楊中,遊玩的人坐船遊,飲酒,歌舞,使讀者充分感覺到春遊的愉快。

例5:「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唐韋莊《題金陵圖》)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吳、東晉、宋、齊、梁、陳(公元317—589年)。【析】這六個朝代都建都南京且時間短暫。

六朝以奢侈豪華著名。到唐朝時,六朝已經過去,其豪華已衰敗,因此唐朝詩人到南京弔古,總是為六朝哀傷感慨。詩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叢生,眼前一片荒涼衰敗的景象,想到六代豪華已似夢幻一樣過去,十分傷感。

但是當他來到台城,看見春光明媚,柳絮飛舞,煙籠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舊這樣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榮華—去不復返,另有一番哀傷。因此這首簡短的詩,兼用情景陪襯與情景反襯這兩種手法來寫。這樣二者並用,加強了詩的感染力和效果。

(2)借景抒情的基本形式:

在表現手法上,情景交融的五種形式,即一是觸景生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布景,四是寓情於景,五是景略情在。

①觸景生情(景→情):

作者心中雖有某種情感,但卻是隱含的,不顯露的,而由於受到當前情景的觸動而使之得以激發,引發作者將其表達出來。此類詩一般先寫景後抒情。

例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的《登高》) 【析】前四句寫登高見聞,常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觸景生情,抒寫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頸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在這裡,客觀景物引發了創作主體一系列相關的感情,這諸種感情交織融會為一種複雜但合情合理的心境,最終與景物融為「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意境。

例2:「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的《別董大》)【析】詩的頭兩句寫景,寫天氣的驟變:「千里黃雲」,北風狂舞,大雪紛紛,象徵董大處境的惡劣。後兩句是詩人安慰董大的話,意思是說不要為前途發愁,天下認識您的人多得很呢!

安慰之語看似平常,其實表達了詩人與董大的深厚情誼。

詩歌鑑賞修辭教案

詩歌鑑賞之修辭手法 高二級語文組嶽新彥 教學目標 1 了解並熟悉詩歌鑑賞中各類修辭手法的含義及作用。2 掌握各類修辭手法於詩歌鑑賞中的設題方式和答題步驟。教學方法 導學案 五字 教學法 設問 1 在高考中我們需要掌握哪些修辭手法?2 詩歌鑑賞中,遇到修辭類考題,該如何作答?一 匯入 高考中的重要性 ...

詩歌鑑賞之修辭

一 案例 柳梢梅送盧梅坡 劉過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 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問 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分析。4分 答案一 借代。上片作者用 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代自己,寫出了離別之苦。下片用 塵隨馬去...

詩歌鑑賞修辭手法訓練題

1 2008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注 一水 亦作 二水 1 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4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