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小學科學學科教學規範 試行

2022-08-09 19:06:03 字數 4489 閱讀 4072

備課規範

備課是教師個性化的日常教學研究活動。小學科學備課常規即教學準備的常規,基本內容包括制定學期教學工作計畫、單元教學計畫與課時教學設計。

一、學期教學計畫

學期教學工作計畫應當包含以下四塊內容:

1.學情分析。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水平,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習慣,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及班級狀況等,分析利弊,作出預設,研究對策。

2.教材分析。在認真研究課標、明確課程性質、目標,理解課程基本理念,通讀全冊教材和配套教師用書,參加縣(市、區)級、協作區或學校教研組組織的教材備課會的基礎上,對本冊教材內容體系及教學目標進行系統分析,把握體系,明析目標。

3.教學策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提出提高學期學生科學素養的具體措施。

4.教學進度。制定教學進度表,寫出教學課時數,包括複習、檢測、實踐活動等時間安排,一般以**的形式呈現。

學期教學計畫應在學期授課前制訂好,開學時上交學校並存檔。

二、單元教學計畫

1.單元整體內容分析。在通讀單元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單元教學內容,讀懂單元編排體系,理清課文間的邏輯關係,明確單元內容的結構特點。

2.制訂單元教學目標。根據全冊教學目標、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三維目標。

3.列出教學需要的學具和教具,明確不足或缺少的學具和教具,以及解決辦法。

單元教學計畫應在單元教學前制定好。兼課老師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對整單元內容要作全面分析研究。

三、課時教學方案設計

課時教學計畫的內容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

1.制定教學目標。目標要準確、具體、恰當,切合學生實際,體現科學概念、科學**(過程、方法與能力)、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科學課程目標。

2.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握本課重點活動的設計。

3.準備教學材料。教師對於必需的實驗器材、學具及課件(**)要及時做好準備、採集、製作等預備工作,結合當地特點開發課程資源。

4.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生活動,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關鍵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一般有以下幾個環節(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予以增減):

(1)課題匯入

(2)確定目標

(3)合作**

(4)匯報交流

(5)拓展延伸

5.板書設計。教學板書應科學、簡潔明瞭、美觀,重點突出。

四、其他

1.重視教學材料的準備,做好課後材料的整理、儲存、共享。提倡教師做好科學**「下水實驗」。

2.認真寫好教學方案,嚴禁無備課上課。各地要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年齡專職教師提出不同要求,新教師的教案要重點關注規範性和有效性,有經驗教師的教案應突出研究性和創新性。一般教齡四年(一輪)及以下必須手寫詳案,教齡在五年以上男50周歲、女45周歲及以下的可採用電子備課方式,每學期必須至少備好4篇重點教學設計,電子教案應放在伺服器上便於共享和檢查。

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上的可以備簡案或在研究他人教案基礎上,在教科書上以批註方式備課。兼課教師可以適度放低備課要求。

3.積極參與各級教研活動。縣(市、區)教研部門、協作區、學校要為科學教師搭建集體研究的平台,保證科學教師每月至少參加一次科學專題教研活動。建議通過集體備課方式完成學期教學計畫和單元備課,實現資源共享。

附件: 範例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一、學情分析

我校五年級共有3個平行班,每班學生為 4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人數所佔比例約佔總授課人數的57%。

通過前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能,比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但五年級學生普遍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從年齡特徵上看,此段學生對周圍世界充滿著好奇,有強烈地**慾望,但其他學習活動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大多數學生處在一種喜歡科學課但又無法重視科學課的尷尬中。

二、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安排及結構體系

全冊教材包括了「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共32課,由4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分屬「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和宇宙」三個部分。這些課文已經不僅僅研究特徵,教材的著眼點開始放在向事物的發展變化推進。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主要內容

(1)「生物與環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生態系統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

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2)「光」單元首先引領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知道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3)「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地表。

(4)「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

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乙個小車。

三、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過程

由於本冊**的多是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規律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理解**以及培養**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數實驗的技能,並學習設計控制變數實驗;運用模擬實驗**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

2.引導學生體驗長期觀察研究活動

在本冊學習中,學生還將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資料,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

四、教學進度表

鄞州區華泰小學吳昊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水和空氣》教學計畫

一、單元整體內容分析

水和空氣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兩種物質,也是液體和氣體的典型代表。本單元旨在通過氣泡圖揭示學生的前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有關水和空氣的特性、物體三態(固態、液態、氣態)的基本特徵等的科學概念,並學會運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本單元共7課。

第1課,提供機會展示學生有關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關水的知識網狀圖。通過讓學生借助感官識別水和其他物質,初步學習對周圍物質進行分類。這些活動,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水、空氣和其他物質進行初步比較,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第2課和第3課,讓學生對水和其他液體進行有意義的對比研究,從多個側面(顏色、氣味、黏度、密度、表面張力等)認識到水和其他液體的不同之處,同時對它們的相同點進行概括提公升,如液體具有流動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狀等。

第4課,讓學生解決乙個常見問題——比較水的多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將明白液體的多少可以用多種不同方式和工具進行比較,但標準工具的產生是十分必要的。

第5課,學生**的主題轉向空氣。在空氣內容的第1課,需要學生用證據證明空氣確實存在,並且在實證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水和空氣進行初步的對比,這將是乙個十分有趣的活動。

在第6課和第7課中,學生將**空氣作為一種物質的基本屬性——能佔據空間和有重量。這將是學生關於水和空氣概念發展的一次提公升,也將深化前面一系列**水的各種屬性的活動。這兩節課開展的仍是水和空氣的比較活動,不過比較的重心已從性質的差異轉向相同特徵的抽象。

在第7課後半部分的活動是將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一次反思,對石頭、水和空氣進行對比,實際上是讓學生對固體、液體、氣體的基本特徵進行對比。這是一次評價的機會,可以觀察到學生在單元學習後在科學概念方面的發展變化。

二、單元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物質分為固態、液態和氣態。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一定的體積;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2.水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物質,它有許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體比較,在顏色、氣味、黏性、流動性等方面存在差異。

3.空氣存在於我們周圍,能被感官感知;空氣能佔據空間,空氣有重量。

4.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二)過程與方法

1.對液體、固體和氣體進行系統的比較觀察。

2.識別並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水、空氣和其他液體的特徵。

3.借助其他媒介和通過實驗的方法來觀察水、空氣和其他液體的特徵。

4.利用文字、圖表、圖畫等方式描述觀察、實驗和測量的結果,並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

5.運用口頭、書面的形式,有目的地進行過程與方法的交流。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願意與他人合作,樂於交流的學習態度。

2.形成尊重事實、重視證據的科學態度。

3.認識到水和空氣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質,形成保護水和空氣,珍愛生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小學科學學科教學設計指導意見

一 指導思想 以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努力結合 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 課題,貫徹 科學要以 為核心 的基本理念,讓學生通過 做中學 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斷改革優化學生的科學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能力。二 教學設計...

廣州市小學科學學科教研工作要點

2006學年度上學期 一 教研隊伍建設 1.完成新一屆廣州市小學科學教研會及下屬機構的組成工作,制訂 廣州市小學科學教研會章程 2.在繼續組織好青年骨幹教師教研組的基礎上,成立廣州市小學科學學科中心教研組。3.組建第14屆特約教研員隊伍,完成特約教研員課題申報工作。二 教學指導與教學研究 1.結合各...

初中科學學科教學建議

浙江省初中科學教學建議 一 教學準備與設計 第1條認真學習 科學課程標準 7 9年級 以下簡稱課程標準 了解科學課程的性質和價值,領會課程的基本理念。第2條認真學習課程目標,明確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 科學 知識與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 第3條認真學習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明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