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廣 「煮雞蛋」背後的管理之道

2022-07-08 04:54:05 字數 1424 閱讀 2654

乙個中國人和乙個德國人每天的早晨都是一杯牛奶和乙個雞蛋。

中國人把雞蛋往鍋裡一放,然後出去洗漱或幹點別的,等再回來雞蛋就煮好了。但德國人會用乙個差不多剛好裝得下乙個雞蛋的專門容器,下面焊乙個托盤,然後加滿水,1分鐘水就開了,3分鐘就關火。關火之後他利用餘熱再煮3分鐘,把雞蛋煮到剛剛達到營養價值最高的狀態。

接下來用涼水泡3分鐘,使這個雞蛋很好開啟,德國人認為這樣做很標準。

跟中國人相比,它節約了4/5的水、2/3的熱,同時還讓雞蛋達到了最佳的營養狀態。德國人在煮雞蛋的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非常適用的煮雞蛋程式和控制辦法,並嚴格執行,結果每次用水耗熱最少,雞蛋營養還最大。而中國人只求雞蛋煮熟,並沒有注意觀察並認真總結煮的學問,在煮的方式方法中較之德國人有明顯的浪費現象,而其破壞了營養價值。

拿這個故事來分享,並非要詆毀中國人而讚美德國人,而是透過這種現象來剖析給到我們的啟示。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日,在美國次貸危機給到中國企業帶來的種種衝擊的當下,其給到我們的警示和啟發尤為明顯。

啟示: 思考一: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到底靠什麼?

這個問題似乎不應該成為問題,因為很多人立即會說:「靠管理,靠制度,靠員工的主人翁態度!」。

這個回答很正確,但問題是如何管理,建立什麼樣的制度?員工的主人翁態度如何來?管理者又以什麼樣的管理心態和管理方式來進行有效的管理?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老闆或者上司對他的下屬下達工作指令:「我就要這個結果,如何得到這個結果我不管!」。乍然一聽有道理啊,如果如何做我都告訴你了,我還要你們這些下屬幹嗎?

然而,在得到這個結果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做法是不同的,誠如德國人和中國的煮雞蛋,儘管看似你要的同樣結果——乙個煮熟了的雞蛋,但其資源的損耗和營養價值卻絕然不同。過程論和結果論,一直是在喋喋不休爭論的乙個話題。

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歷由只求結果不管過程到在合理控制過程中達成理想結果的演變。

思考二:制度與習慣博弈誰是贏家?

看著上述煮雞蛋的案例,也許很多人在沒有得到對德國人做法所帶來的資訊之前會不以為然,並很贊同中國人的做法,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就是習慣這樣做的。就是在看到這些好的同時又有幾個人會改變現在的煮雞蛋法呢?

在很多企業,經常發現很多任務作沒有標準,每個人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習慣在進行著工作,其結果自然差異很大。而習慣的東西往往會蘊藏著很多的不合理。乙個真正的管理高手,是讓合理制度建立的同時,讓員工有效執行,並使這種執行成為他工作的習慣並徹底摒棄他們原有的不良習慣!

而制度與習慣的博弈,往往是需要乙個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取決於制度的合理性和管理監督的力度。任何人都有想犯規的慾望,只是可能有警察或電子警察的監督,才不敢輕易闖紅燈。

南京對行人違規闖紅燈過馬路進行各類****的辦法,結果交通狀況大有改善。問題是,這種方式能堅持多久?我們的交通法規是否合理?

是否能堅持到讓廣大民眾真正改變習慣呢?

煮熟雞蛋是容易的,而真正煮好雞蛋也不是太難的。

難的是每次都煮好雞蛋並變成一種習慣或能力!

你會改變你的煮雞蛋方式嗎?

煮雞蛋的故事

故事裡的德國人在煮雞蛋的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非常適用的煮蛋程式和控制方法,並嚴格執行,結果每次用水 耗熱最少,雞蛋營養還最大。而中國人只求雞蛋煮熟,沒有注意觀察並認真總結煮的學問,在煮的方式方法中較之德國人有明顯的 水 和 熱 的浪費現象,而且破壞了雞蛋的營養價值。沒有規矩,不成方園 說的也是制度和標...

生石灰煮雞蛋

園林小學三年級 1 班鐵金銘 今天,我在電視裡看見乙個科學實驗,是生石灰加水可以煮雞蛋,我想試一試,可家裡沒有生石灰,我只好出去買生石灰,我去了商店,可商店裡沒有生石灰,我問 有沒有與生石灰差不多的東西啊?營業員說 有,這個就是。我瞧了瞧,原來是石膏粉,我想 石膏粉與生石灰差不多,我就把它買回去吧!...

「煮雞蛋」給我的啟示

今天讀了 煮雞蛋的故事 說的是乙個德國人和乙個中國人早餐是煮雞蛋,德國人用專業的工具嚴格按照時間和操作流程進行操作,用時少,用水少,且把握在雞蛋營養最高值 而中國人把雞蛋往鍋裡一放,去洗臉刷牙或幹點別的。這個故事帶給人們很多啟示。同時也給了我一種震撼和啟迪,不由自主地問自己,如果是我會 吃 哪種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