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佳餚知識點

2022-06-20 13:45:03 字數 1440 閱讀 5181

《雖有嘉餚》知識點總結

一、《雖有嘉餚》節選自《禮記·學記》,儒家經典著作,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禮記》又叫《小戴禮記》。

二、重點字解釋:

1.雖:雖然 2.嘉餚:美味的菜。 3嘉:好、美。 4餚:用魚、肉做的菜。

5、食:吃,品嚐。 6.

旨:甘美 7.至道:

最好的道理。 8.至:

達到極點 9.善:好處 10.

是故:所以 11.困:

不通,理解不了。 12.自反:

反省自己 13.自強:自我勉勵

14.強:勉勵 15.

故:所以 16.教學相長:

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7.長:

增長、促進 18.學(xiào)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19.學(xiào):教 20.

其:表推測,大概。

三、譯文

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然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3.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所以學習以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4.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就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

5.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所以說:

教和學互相促進。《尚書 · 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四、簡答題

1、文章開頭寫「雖有嘉餚」有何用?

答:①從「嘉餚」寫起,以「嘉餚」、「至道」做模擬,指出學習的重要性。②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係的論述,有「嘉餚」、「至道」作模擬,教與學的關係就淺顯易懂了。

2、這篇短文的中心觀點是什麼?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

中心觀點:教學相長,即教人和學習是互相促進的。

理解:文中的「教」和「學」是對同乙個主體而言的,指教師自身的學習與他教導學生的教育實踐都是一種學習,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的。現代教育中,「教學相長」是對師生關係的描述。

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他本身在教學中受到教益,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對老師有所啟發。

3、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請談談「教學相長」的道理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①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

②「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採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看他的反應。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就可以「知困」而「自強」。

4、主旨:文章運用模擬的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

爆破知識點

18 按引爆方式和起爆能源的不同,工程爆破中常用的工業雷管有火雷管 電雷管和非電雷管等。電雷管又有普通電雷管 磁電雷管 數碼電子雷管等。在普通電雷管中尚有瞬發電雷管 秒與半秒延期電雷管 毫秒延期電雷管等品種。19 繼爆管是一種專門與導爆索配合使用,具有毫秒延期作用的起爆器材。20 導爆管起爆網路由擊...

生理知識點

名詞解釋 1,反饋 由受控部分發出的資訊反過來影響控制部分的活動,稱為反射。2,負反饋 受控部分的活動朝著與它原先活動相反方向改變,稱為負反饋。3,閾電位 能引起動作電位的乙個臨界值,即閾電位。4,血沉 以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來表示紅細胞的沉降速度,即血沉。5,血液凝固 指血液由流動的液體狀...

知識點總結

網路綜合 初中二年級 八年級數學 上 應知應會的知識點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把乙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 注意 因式分解與乘法是相反的兩個轉化.2 因式分解的方法 常用 提取公因式法 公式法 分組分解法 十字相乘法 3 公因式的確定 係數的最大公約數?相同因式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