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下第五章特殊平行四邊形

2022-06-10 05:42:04 字數 5216 閱讀 3154

課題:6.1 矩形(1)

教學目標:

1、經歷矩形的概念、性質的發現過程;

2、掌握矩形餓概念;

3、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4、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5、探索矩形的對稱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

教學難點:矩形的對稱性的推理過程。

教學過程:

一、「合作學習」

如圖,用6根火柴棒首尾相接擺成乙個平行四邊形。

思考:(1)能擺成多少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在這些平行四邊形中,有沒有面積最大的乙個平行四邊形?說出你的理由?

(3)這個面積最大的平行四邊形的內角有什麼特點?量一量它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度,你有什麼發現?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入新課題-----6.1 矩形(1)

二、講解新課

1、矩形的概念

在上面「合作學習」和小學的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矩形的概念: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讓學生舉出三個日常生活中的矩形的例項。

2、矩形的性質

根據上面的定義提問:

(1)矩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是不是矩形?

(3)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矩形有沒有也具備?

(4)矩形有沒有與平行四邊形不同的性質?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矩形不但具備一般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還具備一般平行四邊形沒有的特殊性質:

(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教師根據矩形的性質2,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讓學生獨立完成性質2的證明。

已知:如圖,ac和bd是矩形abcd的對角線;

求證:ac=bd。

教師讓學生獨立完成證明過程,

讓一位學生板演,教師是學生完成證明過程後,

進行點評指正。

3、講解範例

例1、已知:如圖,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bd

相交於點o,∠aod=120°,ab=4cm。

(1)判斷△aob的形狀;

(2)求對角線的長。

教師做啟發性提問:

(1)矩形的對角線有什麼性質?

(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有什麼性質?

(3)有(1)與(2)可以知道,矩形的對角線被點o分成了四部分,oa、ob、oc、od它們的大小關係是怎樣的?

(4)從∠aod=120°,可以知道∠aob是多少度?由此可以看出△aob是什麼形狀?

(5)從△aob的形狀可以知道對角線ac、bd與ab有什麼關係?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讓學生獨立完成解題過程,讓一位學生板演,教師最後進行點評指正。

4、矩形的對稱性

教師根據例1,再通過作圖的方式,說明矩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

三、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34頁的「課內練習」1、2兩題的解題過程,讓一位學生板演第1題的證明過程,教師巡視指導,最後進行點評指正。

四、課堂小結

1、矩形不但具備一般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還具備一般平行四邊形沒有的特殊性質是:

(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2、矩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

五、布置作業

見作業本

教學後記:

課題:6.1 矩形 (2)

教學目標:

1、經歷矩形的判定定理的發現過程;

2、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3、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矩形的判定

教學難點:判定定理「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的證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複習提問:矩形的對邊有什麼性質?角呢?對角線呢?(學生口答)

2、提問:要判斷乙個四邊形是矩形目前我們有什麼方法?

在學生的回答後,引入新課—6.2 矩形(2)

二、講解新課

1、「合作學習」

提問:(1)命題「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的逆命題是什麼?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要判定乙個四邊形四邊形矩形只要說明幾個角是直角?為什麼?

(2)工人師傅為了檢驗兩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窗框是否成矩形,一種方法是量一量這個四邊形的對角線是否相等。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學生討論回答,在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得出:

要判斷乙個四邊形是不是矩形,除了利用矩形的定義外,還有以下兩個定理:

定理1、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定理2、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2、矩形判斷定理的證明

(1)證明定理1

教師做啟發性提問:

①定理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②在沒有這個判定定理以前,我們要證明乙個四邊形是矩形,只能根據什麼方法來證明?

③因此證明這個定理應該先證明什麼?再證明什麼?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讓學生自己獨立的完成證明。

(2)證明定理2

教師對照右邊的圖形,寫出已知、求證如下。

已知:在平行四邊形abcd在中,ac=bd;

求證:平行四邊形abcd是矩形

教師做啟發性提問:

①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②要證明乙個四邊形是矩形,根據矩形的定義,只需證明什麼?

③要證明有乙個角是直角,根據相鄰的兩個角互補,只需要證明什麼?於是就歸結為證明怎樣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④如果選擇要證明全等的兩個三角形是△abc和△dcb,它們已經滿足哪些條件?這些條件能證明它們全等嗎?根據是什麼?

在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口述證明過程,教師在指正的基礎上同步板書,證明過程略。

3、講解範例

例2、一張四邊形的紙板abcd的形狀如圖(1),它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如果要從這張紙板中剪出乙個矩形,並且使它的四個頂點分別落在四邊形abcd的四條邊上,可以怎麼剪?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分別取ab、bc、cd、da的中點e、f、g、h,任何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進行證明,證明過程略。

三、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36頁的「課內練習」1、2兩題的解題過程,第1小題讓學生口答,再讓一位學生板演第2題的證明過程,教師巡視指導,最後進行點評指正。

四、課堂小結

針對判定乙個四邊形是矩形的判定方法進行小結,特別指出要利用判定定理2進行判定時要具備兩個條件:

(1)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要相等。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五、布置作業

見作業本

教學後記: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結合八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教學過程的教學設計分以下幾面:

1、充分考慮了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研究**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並能學以致用。

2、根據本節課的特點,適當、適量設定例題、習題。使整個課堂教學設計體現了活動性、開放性、**性、合作性、生成性。

3、教師始終起到啟發、點撥、糾偏、示範的作用。

4、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使他們「聽」有所思,「學」有所獲.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生活中隨處可見矩形,矩形的應用非常廣泛。矩形第二課時的一節也是後續幾何知識學習的基礎。學生探索得出矩形判定的方法,為以後進一步研究其他圖形奠定基礎,與矩形相關的問題也是考查的熱點。

2.對教材的處理

本節課主要是探索矩形判定的條件,應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決相關問題。利用這節課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經歷實踐、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親身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觀念,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

在選題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配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題。教學中,通過有效措施讓學生在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索與交流,逐漸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過程,並會運用定理解決相關問題。通過開放式命題,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索、小組交流,培養學生的的邏輯推理、動手實踐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下,創設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在合作學習中增強集體責任感。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探索矩形判定定理的過程及應用

難點:矩形判定定理的應用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發現、合作學習的方法

2.教學手段

採用多**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對矩形的學習,誰能回答以下問題

1、判定四邊形是矩形的方法是什麼?(用定義)(1)是不是平行四邊形,(2)再看它有無直角。

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具有哪些性質?

(通過對矩形定義及性質的回顧,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義外,還有哪些方法,匯入新課。)

環節二:嘗試發現,探索新知

活動一:

1、先請同學僅用手中量角器量一下圖形(甲)(乙)中的四邊形的角(有幾個直角)。

甲乙2、然後通過同桌同學交流用有幾個直角才能構成矩形,並說明理由。

(此問題的解決以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學生在**過程中根據已有的知識積累——矩形的定義,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的**程序並適當給予點撥。)

最後教師進行適當板書進行推證、講解。在此過程中,全體同學可互相補充、互相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推理能力。

活動二:教師提問:矩形的對角線相等,相反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什麼圖形?在學生回答是或不是的情況下,讓學生下例步驟進行探索。

1、畫任意兩條長度相等的相交線段,並把它們的四個頂點順次鏈結,看是不是矩形?

2、畫兩條長度相等並且一條並分另一條的線段,並把它們的四個頂點順次鏈結,看是不是矩形?

3、畫兩條長度相等並且互相平分的線段,並把它們的四個頂點順次鏈結,看是不是矩形?

4、然後通過同桌同學交流用怎樣的兩條長度相等才能構成矩形,並說明理由。

最後通過教師演示動畫,師生進行適當交流、歸納、講解,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二。

(此問題的解決仍以分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通過此種互動過程,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悅)

八年級下第五章分式與分式方程

第四節分式方程 二 班級 數學班姓名 李增盛學號 學習目標 1 體會分式方程到整式方程的轉化思想,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2 了解分式方程產生增根的原因,會檢驗根的合理性 3 培養學生的數學轉化思想和觀察 模擬 探索的能力 學習方法 自主 總結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 學習重難點 重點 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解...

八年級地理第五章導學案

第五章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學案 教學要求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不同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的型別 結合生活體驗,以某一型別的區域為例,舉例說出不同尺度 不同級別的區域。2.初步學會在簡單的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的方法。3.閱讀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 能夠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

八年級下第五單元複習

八年級下 歷史與社會 複習提綱 第五單元 工業文明的來臨 1 隨著商業的發展,小作坊的生產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小作坊就發展成為手工工場 手工作坊 手工工場 工廠 手工工場出現在14世紀的義大利,以後擴充套件到西歐的其它國家。2 手工工場和手工作坊的比較 3 16世紀農業仍然是西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