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知識點

2022-06-09 07:57:05 字數 3848 閱讀 4979

第一節運動與靜止

1. 機械運動

(1)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理解: a. 物體間距離的改變

b. 物體間的距離沒有改變,但兩物體間的方向發生了變化。

(3)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自然界裡的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

2. 參照物

(1)要恰當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選定乙個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做標準。

(2)參照物:要描述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乙個標準物體作參照,這個被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

(3)參照物的理解:同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跟選擇的參照物有關。選不同的參照物,同乙個物體運動的情況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

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要找研究物件與參照物之間的關係,要弄清這個關係。

(4)參照物的選擇:

a. 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

b. 參照物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將要研究的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因為自己以自己為參照物,任何物體的位置都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這一物體永遠處於靜止狀態。

c. 為研究方便,一般選地面或相對於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且可以不加說明;若選取其他合適的物體為參照物時,則要加以說明。

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有無相對位置的變化,有則是運動的,無則是靜止的。3.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運動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1)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我們平常據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如果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我們就說第乙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沒有發生位置的變化,我們就說第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對於同乙個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論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選擇參照物,就無法判定物體是否在運動。

(4)兩個物體運動快慢相同,運動的方向相同,這兩個物體就相對靜止。

4. 運動和靜止的三層含義:

例甲、乙兩列火車,以甲為參照物,得出乙車向東運動的結論,若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的運動情況是

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後兩句所選參照物?

例「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兩次看山參照物是?

例拍攝孫悟空騰雲駕霧:將站在平台上擺著飛行姿勢的演員、藍天背景和急速飄動的白雲一起攝入鏡頭,這時,觀眾感到演員是運動的,參照物是

第2節**—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 規定運動的路程,比較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說明運動得越快。

(2) 規定運動的時間,比較物體通過的路程;通過的路程越長,說明物體運動得越快。

2. 速度:人們為了比較路程和時間都不同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快慢,引入速度

(1) 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v表示),它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 速度計算公式:v =

(3)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m/s ,交通運輸:km/h , 1m/s=3.6km/h 1km/h=m/s

3. 勻速直線運動:

(1) 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並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那麼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2) 理解:a. 路徑條件:直線 b. 快慢條件:速度大小保持不變

(3) 用影象表示勻速直線運動,含義: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第三節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1. 平均速度:常見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在不要求很精確,只做粗略研究的情況下,為了描述變速運動物體的情況,引入了平均速度

(1) 平均速度:a. 物理意義:描述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計算公式: = s/t

(2)理解:a. 用來粗略描述描述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的程度:

知道了乙個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就大體上知道了它運動的快慢,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卻不知道它何時加速,何時減速,何時中途停留

b. 我們說乙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必須指出它在某段時間內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則平均速度的含義就不確切了。在公式=s/t中,s為研究的全部路程,t為通過研究的全部路程所用的時間,是從起點到終點的總時間,不考慮中間發生了什麼變化,單位同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的單位相同。

c.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路程上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應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

如乙個物體的運動分為兩段,前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1 ,後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2 ,一般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1 +2 )/2但勻速直線運動中,總路程分成任意兩段的平均速度和總的平均速度相等。兩種特殊情況:如乙個物體的運動分為路程相等的兩段,前一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為1後一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為2 ,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s/(t1+t2) =

s/[s/(21)+s/(22 )] = 1/[1/(21)+1/(22 )] = 21 2/(1 +2);如乙個物體的運動分為時間相等的兩段,前一段時間t/2的平均速度為1 ,後一段時間t/2的平均速度為2 ,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s1+s2)/t =(1t/2+2 t/2)/ t1+22) /2 ,此時平均速度恰好等於速度的平均,但是要注意它們只是數值上相等,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們的含義是不同的!

d. 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來描述。通常所說的某物體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與速度區別:

2. 瞬時速度:

(1)運動物體在某一瞬間(極短時間內)的速度叫瞬時速度。研究瞬時速度有其必要性:a交通管理中,檢查車輛是否超速;b.

軍事製造中,檢驗槍彈是否合格(子彈衝出槍口時的速度,即瞬時速度)。

(2)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絡:

例一艘輪船從甲地順水達到乙地後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時間為t1, 若輪船動力不變,則它在靜水中同樣往返一次所需的時間t2與t1的關係是提示:船在靜水中的速度設為v,水的速度設為v0,則順水速度為,v+v0,逆水速度為v-v0。往返一次路程相等,於是:

=2(v+v0)(v-v0)/(v+v0+v-v0)。

第四節平均速度的測量

時間:1h=60min=3600s,脈搏75次/秒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脈搏估測時間?

實驗器材:學生:停表、捲尺、小紅旗,地點:操場

(1)如何測量我們步行、跑步30m這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過的路程,用秒錶測出步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再利用,可以求出步行通過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實驗依據的原理是:

,需要測量的是步行通過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2)學習使用秒錶:使用秒錶前應觀察秒錶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線,明確秒錶的最小刻度是0.1秒,讀數時準確到十分位即可,知道秒錶的啟動、止動、回零等使用方法。

秒錶**一周時間為30s,**上的指標轉一周,小盤指標走一格,也為30s,小盤上兩格表示1min(分鐘),每兩格標示一次數字,分別為1min、2min、3min等。讀數時,先看小盤上走過的格數讀出時間,讀不出的部分再從**讀,然後相加即可。

(3)實驗步驟:a、在操場上,測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次記號。b、選出三位同學做記時員,分別站在10m、20m、30m處。

c、選出一名發令員,以小紅旗的下落來表示開始。計時同學開始計時。d、選手可以分別採用正常步行、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e、選手經過各處時,計時同學準確結束計時。組內互相交換角色,重複實驗。f、將每一次的實驗資料填在書第46頁的**中。

計算得出結論:不同路程裡的平均速度不相等。做變速運動的同一物體,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並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s這段路程或在t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

嚴格講,離開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平均速度是沒有意義的.不過,生活中我們所講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3m/s,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是30m/s,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論的,並不要求指定時間或路程。火車時間的測量可數聲音,具體如何操作?

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第一部分甘肅中考考點研究 甘肅6年真題面對面 2012 2017 命題點 1 時間和速度的估測 1.2015省卷1題3分 下列對一些科學常識認識正確的是 a.一節新乾電池的電壓為5 v b.乙個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約為1.5 m s c.化石能源和太陽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水在98 時不能沸騰 命題點...

第三章知識點

一 磁現象 1 物體具有吸引鐵 鈷 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 有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之分 磁體上磁性最強和部分叫磁極,乙個磁體有且只有兩個磁極 南極 s 和北極 n 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2 磁場 磁體周圍存在著的一種特殊物質叫磁場,它看不見摸不著...

第三章知識點

1 元素 1 概念 具有相同的質子數一類原子的總稱。2.作用 可以組成物質。3.元素的存在 a空氣中含量多的兩位元素 氮氧 b 地殼中的元素的前四位 氧矽鋁鐵 4.元素符號 a規定 國際上統一採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乙個字母 大寫 表示元素,如果拉丁文的第一字母相同,再附加乙個小字母。例如 n代表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