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理念轉變與路徑選擇分析

2022-05-21 11:36:02 字數 3353 閱讀 5416

摘要:科學社會的發展促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提公升,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轉變,涉及的不僅僅是文字表面的區分,更是管理理念的重要變革。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轉變,需要通過從執行者到戰略規劃者、從監督者到引導者、從檢查者到溝通者三個實質核心的轉變來完成,並提出摒棄單一思維,從關係思維的視角來看待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問題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行政管理;行政領導;路徑;思維方式

經濟危機的日益擴散,給各級各類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制定政策、處理矛盾、推進工作時,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籌畫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善於從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各種複雜局面,迎接風險和挑戰,著力將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高到乙個新水平。

1行政管理與行政領導:兩種不同的管理理念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領導理論一直是管理學界和心理學界的研究熱點。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有人認為,我國提出「行政領導」只是對「行政管理」一詞的替換,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區別,但事實不然。傳統意義下的行政管理側重於對行政工作的安排、執行,側重於自上而下的「監管」和「監控」,較多地考慮管理中的技術因素,是一種分層組織式的管理模式。

目前,國內外的「行政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徵:

首先,在管理方向上,行政管理強調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堅持等級式的管理和對低層人員的監管,確定和保持適當的垂直交流;其次,在管理手段上,多側重於硬性管理。通過制定明確的書面規章和程式,以確定標準和指導行為,並頒布明確的計畫和日程,以供參與人員遵守;再次,組織架構上,在組織等級體系下增加監管人員和行政人員,因為有必要這樣來解決組織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所面臨的問題。

再讓我們來看「行政領導」所具備的幾個特徵:一是共同性。它強調的是乙個團體或組織,不是領導個人,是行政人員和領導的共同體,要達成的是共同的目標;二是平行性。

團體中的每乙個成員是平等的,行政人員與領導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他們具有相同的工作節奏;三是發展性。行政領導關注的是更好地促進行政人員的專業發展和行政的辦事效率,最終達到組織的共同發展。即參與者認同、適應組織共同的價值和目標,並與個人目標形成聯絡,達到共同的發展。

可以看出,「行政領導」所倡導的管理新理念,注重和諧環境的塑造和相互作用過程的創立,注意發揮下級領導和全體行政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依靠行政人員的智慧型,切實發揮行政人員的潛能,讓行政人員分享權力,民主參與,跟行政人員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夥伴關係;強調合作和團隊精神,允許行政人員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承擔責任。它體現的是一種民主的、合作的、互動的、和諧的、開放的、多元的、寬容的思想,致力於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

2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路徑選擇

2.1從執行者到戰略規劃者

自2023年美國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蘭出版《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一書以來,對執行力的研究與重視日益加強。對管理者的執行力也要求甚高,但不得不提的是,執行力的提公升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必要的,可執行力的培育過程消耗管理者的稀缺時間,並且容易使管理者陷入日常細節事務中,這也是需要我們重視的。所謂戰略管理就是對行政事務的總體管理,戰略管理包括執行力,前者更加注意管理的全域性性,而後者更加關心管理的某個方面和環節;前者比較講究謀略,而後者較多重視規範;前者比較重視行政組織和環境的關係,而後者著眼於行政組織內部本身;前者重視用憂患意識激勵行政人員,而後者更加注意常規獎懲。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行政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戰略規劃的能力,實現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轉化。2.2從監督者到引導者

目前多數行政管理者只重監督、輕組織文化培育,導致行政機關內部領導與成員之間帶有一定的誤解,而這又造成了行政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困境。「行政管理」的特徵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向,強調管理者對被管理者的監督,而「行政領導」強調組織成員的公平性與創造力,較多地關注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和組織文化的培育,行政領導作為行政機關的主要管理者,應與行政人員協同工作,分享權力,並且他首先應作為行政工作人員,實現角色轉化和體驗,貼近行政服務過程。而行政工作人員在「行政領導」中更多地參與組織的重要決策,組織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更加頻繁。

行政領導者鼓勵行政成員分享彼此的工作方式改革與服務創新成果,支援參與式決定,扮演促進者的角色,積極發展分享的行政組織文化。

2.3從檢查者到溝通者

行政工作的監督方式多停留在檢查上,這也是行政管理者常用的管理方式。但是,檢查者角色同監督者角色一樣,會帶來組織文化中的不和諧。從實踐來看,一種檢查式的管理方式往往沒有激勵式來的和諧。

而我們從管理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與技能來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的工作方法、不斷學習、團隊合作等能力是必需的,但其中溝通能力顯得尤為關鍵,而溝通的能力,或者說溝通的思維意識是現代行政管理者亟待補充的內容。從定義上看,溝通就是為了乙個設定的目標,把資訊,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有效溝通關鍵強調的是明確溝通有明確的目的,達成共同的協議,實現資訊的傳遞和思維、情感的交流,這些都是行政管理者需要轉變的地方。

實現從檢查者到溝通者的轉換,是「行政管理」向「行政領導」轉換的重要一環,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行政組織文化的共建。

3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過程中需要警惕的問題

事物的發展是乙個漸進的發展過程,需要拋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行政工作是建立在特定情境中的,這就需要「領導」與「管理」保持動態的平衡。行政領導要保持乙個動態的平衡點,要視具體行政工作情況而隨時調節砝碼。

我們要做的,不是在領導和管理之間擇一,而是在兩者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對領導和管理的強調與平衡是對兩個變數——所需變革數量和行政運作的複雜性之權變,處於動盪情境之下而又複雜的行政工作要求高水平的領導和管理,面臨重大變革而又相對簡單的行政機關要求領導多於管理,在穩定環境下複雜的行政機關,要求管理多於領導,穩定情境下的簡單行政機關則要求兩者都淡化一些。事實上,現在行政工作的管理情境是乙個非常複雜的情境,它在某些方面是穩定的、可**的,但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多變、不可**等特徵,是兩者共有或在特定情境中偏向某一方。

這就要求「行政管理」和「行政領導」視具體的情境始終處於一種動態的轉變之中。

參考文獻

[1] 馮秋婷.改革和完善領導決策機制[j].理論**,2003,(04).

[2] 杜梅紅.試論從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思維正規化轉變的當代意義[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4,(03).

[3] 王川蘭.論服務型**的困境、超越與建構[j].公共管理學報,2005,(04).

[4] 王秋敏.轉型時期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正規化取向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學位**,2006.

[5] 郭玉川,曹靜.我國**決策機制的改革與完善[a].「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23年年會**集[c],2006.

[6] 楊婷.「以人為本」與「以被管理者為本」[d].貴州大學碩士學位**,2006.

[7] 程瑤.領導者在行政決策中公平行為的失範以及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2007.

[8] 唐娟,黃飈.關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07,(02).

[9] 沈浩.中國行政管理的理念創新[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1).

經濟與行政管理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與發展方向選擇 摘要 針對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指出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進行研究的必要性。在研究戰略目標定位時,從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 執行結要迭到的十太要求。在確定中小企業發展方向時,鮚告中國國情 中小企業的特點噩加八wto給我國帶來的機...

學校行政領導管理考核方案

x縣xx小學校 為貫徹落實x縣教育局 工作精神和教知 2006 104號 關於加強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理的實施意見 加強學校行政領導管理工作的考核,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確保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並取得優異成績。特制定學校行政領導管理考核方案。一 考核基礎分 校長90 分,副校長...

從關係思維視角來看待行政管理

摘要 科學社會的發展促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提公升,從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轉變,涉及的不僅僅是文字表面的區分,更是管理理念的重要變革。行政管理到行政領導的轉變,需要通過從執行者到戰略規劃者 從監督者到引導者 從檢查者到溝通者三個實質核心的轉變來完成,並提出摒棄單一思維,從關係思維的視角來看待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