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問題情境體會

2022-05-17 03:22:14 字數 3720 閱讀 2651

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評價要求在不斷地發展。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應用拓展」的學習過程,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模式。愛因斯坦曾說過: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要重要。」教學實踐證明,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啟用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為問題的解決形成乙個合適的思維意向,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益。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一些粗淺做法:

一、利用生活化事例,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源於生活,在數學教學中,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應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新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有機結合起來,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增強了數學的應用意識。把「問題情境」生活化,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簡單的資料整理」時,安排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什麼」。活動中涉及到的資訊只是學生們平時生活經驗,是發生在身邊司空見慣的事情,很多學生都能脫口而出:「我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足球、桌球/羽毛球/跳繩、跑步……」(板書)。

就這樣,在學生們主動參與的激情中,毫不費勁地就把游離在學生們腦海的零散資訊收集起來,同時也誘發了學生們進一步**的情緒。這時,教師順勢提出問題並引出課題,順理成章的把學生帶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去。

通過生活化的事例創設問題情境,不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感受到數學的作用,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也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一理念。

二、利用數學趣味史話,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學文化,可以揭示數學科學中的人文精神,激發數學創新的原動力。這是新課標的理念。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有趣的故事和數學史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

在學習「乘方」時,可以先給學生講乙個故事:古代印度的乙個國王,有一位聰明的大臣,他發明了西洋棋,獻給國王,國王非常喜歡,為了對大臣表示感謝,國王決定對大臣給予獎勵。大臣說:

「那就在這個棋盤上放些公尺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以此類推,這個棋盤共64格,直到放滿為止」。國王大笑:

「就這麼少?」。大臣說:

「就怕你國庫裡沒有這麼多公尺粒!」。最終計算的結果使國王知道這是乙個苛刻的要求,不要說國庫裡沒有這麼多,連當時全國生產的稻子也不夠放滿棋盤。

故事講完了,學生產生了疑惑的眼光,興趣很高。接著老師問:「誰能說出第64格到底需要多少公尺粒?

」學生面面相視,這時教師順勢利導,告訴學生:下面將要學習的乘方知識就能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等學完新課後,師生回過頭來思考到底第64格需要多少公尺粒……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這樣乙個持續的問題情境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觀能動性得到很大的發揮,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利用活動教學,創設問題情境

人的最初階段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操作、**、思考親身經歷探索知識的全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出去做調查等實踐活動來創設問題情境。

如在「測量高度」的課堂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測量旗桿的高度,有的學生建議用氣球拉一長皮尺,公升到旗桿頂進行測量。我提示說能否利用今天豔陽高照,影子很清晰進行測量的問題,學生討論實踐**問題,最終結合所學知識找來木棍,利用相似原理開始測量旗桿高。

活動型的問題情境創設,避免在教室裡「紙上談兵」,通過實踐的操作,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把數學教學的難點加以突破,而且可以把數學思想通過情境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克服了生硬的說教。

四、利用數學障礙化,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障礙性,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使學生從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問題情境不易過於寬泛,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從何考慮;也不可過於簡單,失去思考價值。要臨界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狀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正如孫曉天教授所說:乙個好的情境其實是很簡單的。如一架梯子,靠在牆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這個「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又是數學的事,「陡」不「陡」其實就是梯子長度和梯子的影子這兩條「邊」的比的大小問題,這個「比」的大小就是數學的學問了。

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應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利用內容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不但要善於釋疑,還要善於設疑。「學貴有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設計出新穎別緻的疑問,激發學生利用舊知識和其他知識、手段來解決「存疑」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得以繼續和延續。在新課匯入時教師創設與學生已有知識相矛盾的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矛盾焦點上,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境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在課堂上不斷地產生問題,做到「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中逐漸解決問題,再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雖然教無定法,但一堂課好的「開始」,既能快速入題,又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節約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教學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三角形的外接圓時,怎樣確定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我利用一些硬紙板做成殘缺圓,課前幾分鐘發放給學生,要求學生進行補圓比賽,看誰能夠最快想出辦法把它補成乙個完整的圓。應該怎樣補呢?

學生在動手前就會對補圓的方法進行思考,當他們還沒有能夠想出解決的辦法時已經上課了,學生帶著還沒有解開的疑問走進課堂,頭腦中自然就形成一種懸念。這時,老師就指出: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來找找補圓的方法,相信在下課時你們一定會找到最合理的補圓方法,把現在沒有能夠完成的任務完成。

要合理地補圓,這就要用到乙個數學知識,也就是怎樣確定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在這節課的匯入中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設定了乙個小小的懸念,為了能夠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對這一節新課的內容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當然課堂效果也會很好的,這正像一位著名學者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六、利用以舊引新,創設問題情境

根據學生的認知理論,無論是新知識的接受、納入,全部取決於學生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當新舊知識聯絡較緊密時,用回憶舊知識來自然的匯入新課,既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又可把新知識由淺到深、由簡單到複雜地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從而有利於用知識的聯絡來啟發思維,促進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都應確保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上,跳一跳學到新知識。

在「切線長定理「的教學時,可創設如下情境;1.過圓內一點能作圓的切線嗎?2.

過圓上一點能作幾條圓的切線?為什麼?3.

過圓外呢?4.已知⊙o及⊙o外一點p,怎樣過點p作⊙o的切線?

5.**圖中有哪些相等的量?6.

如果連線ab,你能發現哪些結論?

通過這樣創設問題的情境,可為學生的聯想思維提供有效的啟發,學生往往從原問題出發,通過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層次的聯想,變化發展出不同型別的新問題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這對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總之,數學教學問題情境創設形式很多,但每一種形式的運用並不是單一的,可以根據教材、課程標準及學情有選擇地靈活運用,要合乎學生實際,作為數學教學的組織者,要努力提高問題情境創設的真實度、有效度、深度,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問題情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獲得體驗,啟用思維,帶動數學的進步.

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情境探索的體會

撫順縣後安中學

王萬里2023年7月

如何創設數學問題情境

4 利用數學與實際問題的聯絡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實踐證明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熟悉的事物入手展開教學,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研究表明,當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絡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激發學生...

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教學應當從問題開始 讓學生 通過問題進行學習 教師通過有效地設定問題,將教學各環節連線起來,讓學生在 問題的引導下學習 一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是與問題聯絡在一起的,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乙個人感到需要弄清 是什麼 為什麼 怎麼辦 的時候,他就把自己...

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情境描述 時間情境作用設想複習舊知,為本科做好鋪墊,匯入情境問題2,運用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新課教學目標,情境類別評價以及建議 數學情境1.多 呈現的圖形有點淡,直角符號標註不突出,學生容易認 同為一般三角形,加之老師的問題1的設定,易讓學生等同一般三角形,建議用不同的顏色深化標註圖形,突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