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教版與北師大版教材中「比例尺」一課的比較分析

2022-05-15 17:49:45 字數 1010 閱讀 3816

【摘要】 本文從兩個方面對人教版與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比例尺」一課進行了比較分析:教材編排的異同點;啟示與思考。通過分析有效地指導了教學實踐。

【關鍵詞】 教材版本比例尺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4-039-01

《比例尺》這部分內容在《課程標準(2011版)》中的要求是:「了解比例尺;在特定的情境中,會按給定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在我們使用的人教版和北師大版教材中,《比例尺》這個內容的編排各具特色,現比較分析如下:

一、教材編排異同點

(一)相同點:

1. 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生活、學習經驗。比例尺在生活中、地圖上常常出現,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且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了比的意義,兩種版本教材均準確把握了學生已經擁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循序漸進地編排了比例尺的相關內容。

2. 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兩種版本教材不僅以學生熟悉的地圖或房間平面圖引出比例尺的意義,還創設了豐富的獨立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解決有關比例尺的相關問題。

3. 注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兩種版本教材都涉及到了測量、圖形、方向與位置的知識以及根據實際設計比例尺等,這種編排不僅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體會到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4. 滲透一定的函式思想。函式就是從數量的角度反映變化規律和對應關係的數學模型。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這兩個變數,當其中乙個量取定乙個值時,另乙個變數有唯一確定的對應值。

(二)不同點:

1. 編排順序不同。人教版教材在編排比例尺的內容之前,安排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把比例尺歸屬為比例的應用第一部分,之後安排了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用比例解決問題。

而北師大版教材之前安排了正比例、反比例意義的學習。相比有所不同的是,教材刪除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比例相關內容,並把圖形的放縮提前到學習比例尺的前一課時,目的是通過觀察、操作,在感受圖形相似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為後續學習比例尺的意義埋下了伏筆。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目錄 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1 數一數 認識十萬 百萬 千萬 千億的數,及數字順序表 2 人口普查 大數的讀 寫方法 分級讀寫 3 國土面積 數的大小比較 大數改寫成以萬 億為單位的數 4 近似數 大數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 第二單元線與角 1 線的認識 直線 射線 線段 兩...

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左右》教學反思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教材 左右 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 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 北師大版數學教材 左右 教學反思 左右 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 一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第三課時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有趣的活動領會左右的意義,能在具體情境中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關係,理解左右...

北師大版教材解讀心得體會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解讀心得體會 101 夏茜 3月15日中午,我們學校舉行了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下冊 教材課標學情分析 解讀大賽。在這次活動中感觸頗多,特別是老師對於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與2011版新課標內容,結合具體的課例,作了詳細的分析,更讓我印象深刻。在這個活動中,我的體會頗多。一 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