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畫計畫

2022-05-05 10:18:02 字數 2627 閱讀 3453

七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畫

本學期我承擔七年級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逐步形成富有現代氣息及鮮明個性特徵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特制訂計畫如下:

一、做好心理輔導的日常工作

1、認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安排好本學期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

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遊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2、做好學生心理諮詢工作。

(1)加強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學生知道並了解心理諮詢工作,讓學生形成一種主動來訪的意識。

(2)認真做好個別諮詢的個案記錄,對特殊的學生要進行隨訪。

二、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1)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學習,科學制定心理健康諮詢方案,關注學生心理問題,針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採取可行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勇於進取的良好心理品質。

三、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絡,把個別學生的心理資訊及時反饋給班主任,與班主任一起輔導學生,讓班主任在班會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四、努力做好各項工作,促進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八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畫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以集中教育和個別諮詢輔導為工作基本途徑,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完善。特制訂計畫如下:

一、教學目標

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調適目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

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發展目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請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二、情況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初中的學習和生活有所適應,有一定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事物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所加強,但少數同學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不夠,比如:盲目追星,講究哥們義氣,遇到挫折是消極,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也有的同學處於青春發育期,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思想負擔較重,不愛與教師的家長溝通等等。

三、具體措施

1.通過課堂教學過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開展途徑和方式。

2.結合學科特點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課程的多樣化,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選擇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徑和方式。

3.班集體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塑造良好個性、培養高尚的品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如各種競賽、班際間的聯誼活動、集體勞動、外出旅遊等,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練其意志、鍛鍊其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

4.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產生心理行為問題時如何尋求幫助等。

九年級心理健康教學計畫

一、指導思想

要成為高素質的人才,除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外,心理健康素質至關重要。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該樹衛「心理健康素質是人的第一素質」的觀點,全面提高學校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其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處理現實生活的需要。

2、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為學生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認識自己,樹衛信心。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克服自卑、樹衛信心。

2、積極主動,學會學習。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全力投入學習生活。

3、調整情緒,協調關係。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建設和諧、正確的人際關係。

四、學生分析

1、學生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只有極少部分來自城區。

2、有一部分同學受家庭因素(如:離異、單親)影響,心理存在著障礙,人際關係缺乏熱情、協調。

3、因年齡以及所受教育影響,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極具缺乏,不系統,沒有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識。應使學生了解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解決實際的心理困惑,學以致用,為此:

1.不宜過多採用文化課程的講授方式。

2.不宜讓學生把重點放在掌握有關心理學名詞概念與原理原則上。

3.通過場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七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欣賞自我

1 教學課題 欣賞自我 2 教學目的 1 是學生發現自身的優 缺點,了解自己,認識自己。2 是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學會欣賞自己。3 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3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自信心,學會欣賞自己 2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正確看待自身缺點 4 教學內容與分析 正處在青春期階段的初中生...

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總結

2014 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 七年級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使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歷史賦予我們每乙個教育工作展務聖的歷史使命。在教育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 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

2019春學期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教學計畫

2015年上學期新目標英語七年級教學計畫 杉木橋中學李嬈 一 現狀分析 通過與初一學生乙個學期的交往與了解,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發現他們英語口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都只會幾句日常交際用語,碰到較複雜的問題,學生就無所適從,靈活性較弱,語音語調不夠自然流暢。考試成績出現 兩極分化 現象,部分學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