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知識梳理大全 地圖地球基礎知識

2022-05-04 16:00:05 字數 3031 閱讀 5429

2010屆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地圖地球基礎知識

1、地圖的判讀:

(1)、比例尺:也叫縮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①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

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

規律:大範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等。小範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平面圖、軍事圖、旅遊圖等。

②比例尺的縮放:

a、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數。

例如將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後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變大。

b、比例尺縮小:用原比例尺×縮小到的倍數。(分數倍)。

例如將1/120000的比例尺縮小1/4,即比例尺縮小到3/4,縮小後的比例尺應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縮小。

c、縮放後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後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放大到的倍數之平方。如將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2倍,則放大後圖幅面積是原來的4倍。

比例尺縮小後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縮小到的倍數之平方。如將比例尺縮小到原圖的1/3,則圖幅面積為原圖的1/9

③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①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②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北方。

③在沒有任何標記得圖上判讀: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 圖例(文字、符號)和註記(數字)

2、地球、地球儀

(1)地球常用資料

赤道半徑(長半徑)——6378.1千公尺極半徑(短半徑)——6356.8千公尺

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40075千公尺

赤道的自轉線速度——1670千公尺/小時 30°緯線自轉線速度——1447千公尺/小時

60°緯線自轉線速度——837千公尺/小時

(2)地球上方向的判斷

①根據兩地經度數判斷其東西方向

a.同為東經兩個地點比較——經度數值大的在東邊,經度數值小的在西邊;

b.同為西經兩個地點比較——經度數值大的在西邊,經度數值小的在東邊;

c.兩個相比較的地點分別是東經和西經時

a.若兩地經度之和小於180°,則東經度的地點在東邊,西經度的地點在西邊;

b.若兩地經度之和大於180°,則東經度的地點在西邊,西經度的地點在東邊;

c.若兩地經度之和等於180°,則說哪一點在東,哪一點在西均可(即無法比較)。

注意:東西方向為相對方向,定向原則是:根據劣弧段,即兩點間經度相差小於180°的弧來定向。所以90°e與135°w的東西向比較只能夠通過圖中的弧ab(劣弧部分)來比較。

②.根據兩地緯度數判斷其南北方向

a.兩地都是北緯:則數值大的在北方,數值小的在南方;

b.兩地都是南緯:則數值大的在南方,數值小的在北方;

c.兩地乙個是北緯,乙個是南緯,則北緯的在北方,南緯的在南方;

③.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a.方格狀或圓弧形經緯網圖

a.判斷南北方向——同一經線上的各點為正南、正北方向(依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b.判斷東西方向——同一緯線上的各點為正東、正西方向(依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b.以南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

a.判別南北極——地球自轉的方向在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b.判斷東西方向——由於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可根據自轉方向或東西經度分布來判斷東西方向。

(3).計算某點關於地心對稱點的座標

緯度——關於地心對稱的兩點,其緯度數值相等,但南北緯相反;

經度——兩點所在經線一定構成經線圈,經度之和等於180°,東西經相反。

(4).地球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①同一經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②同一緯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a.赤道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赤道上,經度相差1°,其距離大約相差111千公尺,故赤道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約為111千公尺×相隔經度數。

b.其他緯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s=111千公尺×相隔經度數×cosα(α表示該點的緯度)

(5).兩地間最近航線方向的判斷

球面上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通過這兩點的大圓的劣弧部分長度。

①.若兩地經度相差等於180°

則過兩點的大圓便是經線圈,過兩極點為最短航程,具體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a、同位於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過極點後再向南(如圖中i點到j點)。

b、同位於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過極點後再向北(如圖中的k點到h點)。

c、兩地位於不同半球,這時需要討論,要看過北極點為劣弧,還是過南極點的為劣弧,確定後選擇劣弧路線部分即可(如i點到h點——先往南,後往北)。

②.若兩地經度相差不等於180°(此時往往討論同緯度的兩地)

則過兩點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與經線圈斜交,最短航程不過兩極點,而是過兩極地區(或上空),具體可分為兩種情況:

a、甲地位於乙地的東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

a.若同在北半球,則先西北再向西,最後向西南(c→d);

b.若同在南半球,則先西南再向西,最後向西北(g→f);

c.若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第1條中的第3點(h→c)。

b、甲地位於乙地的西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

a.若同在北半球,則先東北再向東,最後向東南(d→c);

b.若同在南半球,則先東南再向東,最後向東北(f→g);

c.若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第1條中的第3點 (c→h)。

(6).移動後,出發點與終點的位置問題

解題關鍵點——緯度越高,相鄰的兩根經線之間的緯線距離越短。

a地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

(1)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超過100千公尺;(出發點以西)

(2)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小於100千公尺;(出發點以東)

(3)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剛好等於100千公尺;(出發點)

(4)a地位於南半球,除南極點以外的任何位置結果均相同。(出發點以東)

各種位置情況下,經緯線的特點都不同,通過畫圖很容易能得出結論。

2019屆高考知識梳理大全

a 同為東經兩個地點比較 經度數值大的在東邊,經度數值小的在西邊 b 同為西經兩個地點比較 經度數值大的在西邊,經度數值小的在東邊 c 兩個相比較的地點分別是東經和西經時 a 若兩地經度之和小於180 則東經度的地點在東邊,西經度的地點在西邊 b 若兩地經度之和大於180 則東經度的地點在西邊,西經...

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

2010屆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 等值線 1 三種常見等值線圖的判讀要領 判讀等值線圖要 五讀一分析 即讀數值範圍和極值 讀延伸方向 讀疏密程度 讀彎曲方向 讀區域性小範圍閉合等值線 分析成因。如下表 2 其他等值線性質特徵 3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 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數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線的...

2019屆高考歷史必修考點梳理

課題課時執筆人課程標準2010考綱重點難點教法教具 第3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 肖瑾編寫日期2010 1 18執行人高三歷史備課組 執行日期 知道詩經 楚辭 漢賦 唐詩 宋詞 元曲 明清 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文學成就 本課重點 唐詩 宋詞和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