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與構建和諧社會問題研究

2022-04-30 11:12:05 字數 1194 閱讀 2547

(二)知識經濟利於環境保護

知識經濟強調的是以環境、資源、經濟、生態等作為出發點,注重人和生存環境的共同進化,大力倡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將科技的利用作為先導,並利用知識與資訊方面的資源,進而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知識經濟將對自然環境有益的高新技術產業當成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型產業,因為這些產業屬於知識與資訊密集型產業,其發展能夠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資訊科技作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本身就是低耗、高知識與低汙染產業,將會使環保產業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公升。

企業通過使用清潔生產技術,降低原材料與資源的消耗,實現低投入、高產出與低汙染,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有效地保護了環境。

(三)知識經濟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知識的不斷增長與進步給經濟領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推動了社會資本構成的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本在經濟活動中逐漸處於主導性的地位。人力資本功能的逐漸強化,改變了經濟活動本身的性質,並且對社會意識形態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知識資本與技術資本具有共享性、組織依賴性基本特點,對有效消除勞資之間的對立,促成社會成員之間能夠結成朋友關係,打下堅實的物質性基礎,使和諧社會建設成為一種必然。

首先,知識資本化解勞資雙方的對立,改變傳統的交往模式。知識資本存在的無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勞資雙方存在的對立,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原先的社會關係性質與人們之間的交往模式。知識資本是新型的資本形態,其包含組織知識資本、人力知識資本、客戶知識資本等,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實現了進一步的公升值,在共享的過程中逐漸擴大,在不斷整合中顯示出了很大的經濟效能。

原來的物權排他的占有模式與社會對所有權的界定形式等都不能適用知識資本,當前對智財權制度功能方面的討論也說明了這一點。此外,伴隨時間的不斷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富多表現在知識與技術,財富也多表現為知識與及時,由其所主導的社會形態也帶有學習型社會的基本特點。將來的社會會有更多的人從事知識與技術的創造、應用,智財權的主體將多為企業等的社會組織。

知識與技術將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力量源。不斷對員工進行組織與學習將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將成為人們職業生涯的組成部分,並通過廣泛的協作、交流與共享,使自身的知識和技術能夠融進社會的技術系統和知識系統內,進而發展成為經營資本與智力資本。

新的資訊溝通與協作方式也會讓企業、社會人力資源政策進一步變遷,企業和社會人力資源相關政策將出現變遷,進而企業的組織模式實現了創新,社會組織結構出現新的變化。社會大眾將會尋找在寬鬆的社會環境中打造自身的事業系統,社會中的全部成員將得到全面發展。

發展縣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 周金堂 發布日期 2005 7 22 我國縣域國土面積大,人口多,gdp佔全國總量的50 以上,因此,縣域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發展已由單純追求gdp上公升到追求人文gdp 環保gdp,實現人口 資源 環境統籌協調發展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好縣域經濟的發...

發展企業年金與構建和諧社會

載 學術動態 學術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主辦,第32期 總第1122期 2005年12月5日 拉美所鄭秉文 我國建立企業補充保險的歷史只有十幾年,而將企業年金正式採取dc型信託模式則只有一年多的歷史,且,如果從勞動社會保障部公布第一批獲得企業年金 執照 的金融機構名單開始算起,從法律的意義上說將之...

關於「三農問題」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調查

長期以來,我國投資建設的重點主要放在城市,廣大農村的交通 住房 醫療衛生 通訊以及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都還比較落後。這些年來,通過實行工農產品 剪刀差 機制 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和偏斜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大量的農業與農村的經濟剩餘補給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資金,造成了農村 農業經濟停滯不前和農民生活持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