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畫

2022-04-30 03:39:05 字數 2308 閱讀 5193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積極、穩步、有效地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為主線,以教學為中心,務實創新,落實規範,提高效率,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打造「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

四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社會的接觸也日益頻繁,獨立活動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學生從平時親身經歷的事實中理解生活與交通運輸業的雙向關係,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豐富社會知識,從而更好地去適應生活和創造未來。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第二單元《生產與生活》,第三單元《交通與生活》,第四單元《通訊連著你我他》

(二)教學目標:1.通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能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並能利用地圖的基本知識在中國地圖上找到家鄉的位置;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了解家鄉的優秀人物,並願意向他們學習;了解家鄉的民俗、民風,體會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通過第二單元《生產與生活》的學習讓學生從了解日常生活中工農業產品入手,**工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體驗工人和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型;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知道生產過程中的分工與合作,知道各行各業之間有一種相互聯絡的關係;知道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刺激生產的發展;知道人們改進勞動工具是為了提高生產和減輕勞動的強度。

3.通過第三單元《交通與生活》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發展情況,以及交通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種種變化;了解家鄉交通的發展變化情況,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

4.通過第四單元《通訊連著你我他》的學習讓學生知道現代通訊的種類,感受通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讓學生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通訊方式,講究通訊道德,遵守有關通訊的法律、法規;初步了解通訊發展的情況;體會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現代傳媒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學習利用傳媒安全、有效地獲取資訊;遵守網路道德規範,努力增強對各種資訊的辨別能力。

四、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將會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

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

同時,在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乙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我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 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資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級。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生活中難免有風雨 教學目標 讓學生知道生活中難免有挫折和失敗,這很正常。教學重點 幫助思維尚不成熟的小學生能夠理解人在社會中生活的複雜性。教學準備 1.在小學生中大量收集學生面對各種挫折的案例。2.教學課件。教學過程 活動一 製作晴雨牌,心情翻出來 1.情境匯入 cai創設 生活的天空也會有雨有晴,...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 下 總結

這個學期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能對所學的知識有較深的印象,對社會常識 科技知識方面的知識有比較全面深入地了解,對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對一些社會問題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總結這一學期的教學,覺得有一些比較成功的方法可以發揚 一 要求學生上課自主學習 交流討論。學生對所學的...

未來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期末試題

姓名 1 填空題。30分,每空2分 1 我的家鄉在省市縣。著名的風景區有和 2 牛玉琴是陝西省一位著名的 3 安徽的和寧夏的都是著名的風景區。4 我國有大菜系。飲食上北方人一以為主,南方人以為主。5 陝西 東北 天津都是著名的民間戲曲形式。6 狗不理 包子是的特色小吃。2 判斷題。18分,每題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