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

2022-04-27 08:36:04 字數 2265 閱讀 1371

3,"當代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是什麼?

鮑昆:"當代藝術"的乙個主要特徵是"觀念性"。在這個前提下原有的傳統藝術判斷標準是不成立的。

也因為"觀念性",對他者生產的現成物的"挪用"成為當代藝術的乙個相當主要的方式。這方面,杜尚的小便盆開了先河。從那以後,藝術不但挪用現成物,而且各種現代以來的可以消費的公眾技術都成了藝術家們廣泛使用的方式和材料,比如原來長期以來不被傳統藝術界所接受的攝影。

在工業化的物質和技術消費時代以來,藝術的形態界限是越來越模糊的,反而思想在是否藝術的判斷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實際上,公眾對"藝術"的理解還存在著強大的慣性,還未從傳統的樣式風格中走出來,還在依靠藝術的樣式來認識藝術。其實在未來,"藝術"具體的樣式根本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乙個以藝術家身份與公眾對話的人,是否能夠說出什麼有趣的思想。

自古以來,藝術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乙個職業,市場化以來更是乙個產業,產業形成後就會形成保護性的"自律",是乙個利益場。作為行業的"藝術"還必須高揚"藝術"的標籤與旗幟,要強調自己的身份標誌,其實此"藝術"早非彼"藝術"了。由此說,"『當代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是什麼"的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4,中國當代藝術的功能是什麼?

鮑昆:與世界藝術史程序比較,中國的當代藝術是非常晚近的現象和事物。從社會發展史角度看,中國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具體歷史語境中的責任是推進作為文化的中國藝術的現代性轉型。

它另乙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當代藝術"的"觀念性"色彩,積極參與中國社會的現實生活,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從自己的維度有所建設。

5,支撐中國當下創作與批評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鮑昆:作為文化啟蒙的中國當代藝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和整個九十年代其歷史任務基本已經完成,所以現在再從純藝術本體史角度來進行藝術創作和批評意義已經不是很大,因為留給藝術家進行"創新"的空間實在不是很大了。當然數碼時代以來,又給藝術創作開拓了巨大的空間,但這指的不是利用數位技術把原有的傳統藝術模式數位化,而是指的全新的數碼概念下的完全迥異於當下的新藝術。

在這個過渡時期,藝術批評的價值追求應該是終結藝術作為以先獨立於生活話語之外的狀態,強調藝術與社會歷史的互動關係,強調藝術生產者(創作者)超越藝術的狹小視界,將自我與公共價值觀締結更為緊密的關係。

6, 人格是不是判斷創作與批評的重要維度?

鮑昆:當藝術超越了藝術本體話題,進入到公共視野的時候,人格就是藝術家非常重要的考評指標了。人格本身就是乙個社會的概念,根本就沒有乙個離開了公眾評議視野的"人格"。

在藝術全面觀念化的當下,人格更是藝術和批評之中重中之重的指標維度。

7,中國當代藝術的訴求和標準是什麼?

鮑昆:前面已有闡述,不贅。

8,中國當代藝術在三十年社會發展歷程中的角色及實效是什麼?

鮑昆:中國當代藝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濫觴到現在,從本體上粗略的完成了由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在中國當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啟蒙的意義,是變革的中國的吹鼓手。不過在社會效果上卻並不理想。

看似熱鬧的中國當代藝術,在廣大的社會公眾看來還是乙個藝術圈子內的現象,甚至認為是乙個新興的財富產業。它不但沒有全面地影響到公眾的文化生活,甚至沒有影響到作為文化基礎的教育。這種脫節的原因非常複雜,和我們社會的整體文化素質以及傳統意識形態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當代藝術在文化精神上沒有找到和中國歷史現實務實的契合態度有關。

眾多的中國藝術家迷戀的是方式和樣態的"當代性",恰恰缺少當代藝術基於現實主義出發的"觀念性"。許多藝術家為了迎合西方人冷戰口味的市場,大量生產話題陳舊和政治上安全的舊觀念性作品,對鮮活生動的中國現實卻提不出引人注意的藝術性主張,這種缺失了對現實具有挑戰性的"當代藝術"其實是一種偽當代藝術,是一種適銷對路的商品,雖然它們擺足了當代裝飾派頭。

9,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鮑昆:作為藝術進化史維度啟蒙革命一波的當代藝術潮流已經落潮,作為市場寵兒的偽當代藝術現象也隨著華爾街金融危機出現而忽落冰窟,其間的兩代藝術家曾經因此而浮躁的情緒也不得不冷靜了。和那個騎著人力自行車卻要解決乘汽車痛苦的模仿學習式的假當代時代不同,現今的中國社會環境開始真正讓中國藝術家感受和體驗當代性的問題,中國的當代藝術現在才獲得真正的當代動力資源。

無論是手段方式和材料物質條件,都為真正的中國當代藝術提供了最好的繁榮條件。現在需要解決的是當代藝術的主體--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問題。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的要求,是乙個從藝術出現伊始就有的老生常談,也是乙個普通的人格要求。

應該從當代藝術觀念性的角度提倡藝術家知識分子化,以使中國未來的藝術具有更強的公眾性。另外,真正有前途的中國藝術,必須把藝術和市場商品區隔評價,不能總是混搭地亂彈。市場是媚俗的,其商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學術性,但不是主要的。

需要乙個具有更寬廣文化視野的批評家隊伍,能夠超越封閉的本體藝術學來推動真正的中國當代藝術事業的進步,讓其成為未來中國進步文化的重要力量。

關於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

摘要 藝術設計的教育模式處於一種看似繁榮其實混亂的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國的藝術設計沒有處於乙個核心的學科地位,我國目前還缺乏完整的藝術教育體系,缺乏規範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我們應該轉變思維,建立適應新時代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關鍵詞 藝術設計核心地位教學體系 現代藝術設計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

關於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 2023年教育

現代藝術設計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歷史,而這二十幾年,恰恰又是中國各個領域大分化 大改組最為激烈的時期,商品化以從來未有的攻勢在中國各個領域佔著上風。如果說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第一代扯起現代藝術設計大旗 關於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 現代藝術設計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歷史,而這二十幾年,恰恰...

回顧威尼斯雙年展中的中國當代藝術

作者 康俐 藝術與設計 2013年第06期 兩年一度的威尼斯雙年展,可以說是眾多藝術家夢想登上的舞台。每兩年的6月,在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都會集結全球各國文化政要 藝術界大腕,為的就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這一藝術界的嘉年華盛會。它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尤其威尼斯雙年展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