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與課程改革 香港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實踐

2022-04-25 17:18:06 字數 4621 閱讀 6023

摘要香港於2023年正式實施的新高中課程,最大的改革突破即是設立必修科目通識教育科,這是實踐全人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質量的先行之舉。本文從通識教育科的設計理念出發,系統分析了其基本框架和評核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出了通識教育科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的未來走向,以期從中汲取經驗與啟示。

關鍵字通識教育科;全人教育;課程改革;香港新高中

面對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社會,新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具備廣闊的基礎知識、高度的適應力、獨立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全人教育以培養和諧發展的人為理念,是一種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從身心、智力、審美和情感意識、個人責任和精神價值等多方面整合人類個體知識,它以構建和諧世界為基礎,編織人生持續的夢想,成為21世紀全新的教育理念。

[1]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在2023年確立了「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幫助每個人通過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而任何美好的教育理念要想真正地指引教育行動,都必須落實到課程建設這一關鍵環節。在全人教育理念和香港教育現狀影響下,香港高中課程改革進行了諸多的調整與革新,最大的改革突破即是設立必修科目通識教育科,並從課程理念與目標、課程結構與內容、課程管理與評價等方面實踐全人教育理念,貫徹落實教育改革目標,期望學生能成為「全面發展的個人」。

2023年9月香港實施「三三四新學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高中課程隨之做出調整,香港新高中課程由核心科目、選修科目、其他學習經歷三部分組成(架構圖見下圖1)。首先所有學生必須修讀四個核心科目,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其次,高中課程更加多元化,學生需要從20個新高中選修科目中選擇2-3個選修科目。

此外,學生還需要體驗其他學習經歷。香港新高中課程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新增加的通識教育科,成為全體高中生必修必考科目,並且此科至少佔整個高中課時的10%。2023年《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定稿,成為日後通識教育科教育實踐最重要的官方參考檔案。

佔總 45-5520-3015-35%

課時圖1 香港新高中課程架構圖

一、 通識教育科的課程設計理念

在課程設計理念上,此科以學生為本,著眼於學生的全人發展,使所用學生都得到全面而個性的發展。該學科的具體設計理念為「通識教育科讓學生**的課題,涉及不同處境下的人類境況,藉此幫助學生理解現今世界的狀況及其多元化的特質。本科旨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絡各科的知識,能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從而構建與他們所身處的現今世界直接相關的個人知識。

本科的獨特性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考的技能。」[2]通識教育科的設計迎合了新時代的教育潮流。結合此課程的設計理念,可以分析出此學科的設定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為了配合新高中課程整個課程改革。新高中課程為了促進全人發展及發揮學生潛能而設。旨在提公升學生的學會學習能力,並以八個學習領域,提供乙個寬廣而均衡的課程,讓學生享有跨課程的學習機會;同時擴大課程目標的範圍,加入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促進全人發展。

傳統學科以學科知識為重,學科內容陳舊且固定,即使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因新高中的課程改革而改變,也不能滿足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等提及的要求。通識教育科的設立,則為學生提供了乙個跨學科的課程,通過議題式學習來加強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通識教育科的理念,便是為了配合新高中課程整個課程改革,補傳統學科之不足,針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而設,全人教育的理念比較清晰而徹底,因此在推行過程中,容易持久。

第二,為了配合其他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指出,本科配合其他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使學校課程在廣度和深度之間取得平衡。因此,本科的設計,並不是單一的科目設計,而是通過與其他新高中科目的對照權衡之後而得出。

一方面從各學科獲得基礎知識的訓練,作為學習通識教育科課程的內容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通過此學科貫通各學習領域的知識,期望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至於將知識割裂。

第三,為了配合銜接基礎教育與專上教育。整個香港教育改革的基礎,在於改變教學的模式與目的。學生學習通識教育科的能力是基於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即小一至中三的教育。

因此,課程指引在設計各單元時同時考慮學生已有的相關學習經歷,並將之清楚列明。香港專上教育推行通識教育已有多年,強調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因此,為更有效銜接專上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時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發展及批判思考,對學生修讀大學課程皆有裨益。

二、 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框架

在課程結構上,通識教育科強調整合性的課程結構,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均衡性和選擇性,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要求,並為每個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與傳統的分科課程不同,通識教育科打破了傳統的高中文理分科,是乙個整合及共通性的學習領域。[3]根據課程指引規定,通識教育科由三個學習範疇組成,共包括六個學習單元。

此外,在三年學習期間,學生還需進行一項獨立專題**(ies),該**要求學生運用本課程所學的概念、知識和角度,發展乙個新的議題或研究方向。(詳見表一)

表一: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架構

三個學習範圍,涵蓋了人類的處境和當今世界的重要關注點,使學生了解不同視角之間的關聯,從而更清晰地理解當今世界的狀況。六個單元,有三個學習範圍發展而來,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並且建議選取富爭議的社會熱點議題,使學生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和價值取向來**社會時事,培養對多元文化和觀點的尊重並養成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可以看出,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架構是一種同心圓的組織架構。

要求學生首先全面認識自我,進而加深對本地、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認識與理解。前四個單元的內容與社會科學有關,後兩個單元的內容則更關注自然科學方面。

獨立專題**方面,頗具獨立性、研究性的特徵。每個學生都要承擔學習的主要責任,獨立完成乙個專題研習。通過參考各種文獻和徵詢不同意見後,選擇研究方向和議題,確定研究方法,蒐集資料去做**,最後提供研究報告。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擔當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同時,允許和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協作和交流。學生通過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評估**的過程,培養了自己的獨立性和研究能力,掌握了在不同範圍進行**時所需要的各種技能,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標。

教學資源方面,教育局提出通識教育科的設計以學生為本、議題為本,教師在教授這科時,單元無順序,可由老師自行決定。同時學習材料要非常多元,不指定不建議任何教材,所以這科並沒用專門的教科書,沒有具體的學習內容,學習資源也沒有統一的官方規範。建議教師教學強調運用議題**的方式,教師應自行編寫和組織教材,除了教師提供的資料和有關的學與教材料之外,**也是重要的學習資料**,教師可以從報紙、網路等各種**上選擇時事進行議題**。

同時為了協助教師教授通識教育科,香港教育局開設「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以支援學與教,並按課程範疇,定期更新。除了教案、教學計畫、重要概念的相關說明之外,資源平台亦提供多種學習工具和參考資料,以提公升該科教師的專業知識。[4]

三、 香港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評核方法

在課程評價上,此科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通識教育科於2023年9月正式實施,並成為2023年舉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試科目。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於中六學生畢業時舉行,是乙個統一的大學入學試。

通識教育科的評核由公開考試與校本評核兩個部分的成績組成(詳見表2)。

公開考試的主要形式是資料回應題與延伸回應題,針對特定的事件或案例,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展示各種高階思維能力。這類考題的設計形式充分反映了通識教育科跨學科和多角度學習的本質。為了照顧學生的能力差異,所以資料回應題是初、中等難度的基本題目,會提供較為詳細具體的資料,主要考察學生的識別、應用和分析資料等基本能力。

但是延伸回應題則是中、高等難度的題目,提供更廣泛的層面,要求學生深入發揮展示所學的各種高階能力,如展現創意思維和以有系統的方法來表達等。

獨立專題**是通識教育科所採納的校本評核模式。校本評核包括專題預習的研習(資料蒐集和整理)、課堂表現、課業、專題研習報告等,主要採取作業、測試、考試、專題研習報告及問卷調查等方法。[5]在學校進行,由本校任課教師來評定,教師要為自己所任教的學生進行評分,並將評核標準延伸至大部分筆試難以評估的各類高層次能力上,如訂立目標,執行計畫,發展探索精神及創造力,表達想法與意念等等。

校本評核要求學生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從而評核他們的表現,有助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通識教育科被香港的大學列為入學條件之一,這使得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評核成績成為香港的大學收生和就業的重要指標。公開評核的指標可用來說明香港需要具有什麼素質和能力的人來滿足香港的現實性和滿足各種利益團體的需求,也是通識教育科在課程的定位、目標和內容設定上的重要參考。回歸以來,香港實施了為期已經長達十五年的教育改革,香港從「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目標出發,以「學會學習」為軸心,改革了高中課程、大幅度減少了考試、更新了考試格局、改革學制,從而逐步改變了傳統學校教育的一些基本形態。

[6]與此同時,為了適應急速發展的社會,以學生的全人發展和個人前途作為出發點,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評核考試卷的設計也涉及不同的知識層次(如果把能力也視為一種「知識」的話):從資訊而來的內容知識;用於解難的個別技巧方面的知識;運用上述兩者在特定情境去構建認知所需的技巧方面知識(為一種綜合的能力);學生自己建構的知識綜合能力;對現況反思和批判的知識。[7]這也反映了香港全人教育、多元發展、終身學習的價值取向。

表二:通識教育科的評核設計

四、香港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存在的問題及未來走向

2023年,高中新課程的第一批學生畢業,與舊學制的畢業生,一起進入高等教育。一些大學做過的研究,都說明新學制的中學畢業生,比起舊學制的畢業生,有明顯的不同:比較開放、主動、肯發問、善思考。

職業訓練局的同類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11]這就顯示了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創造性改革,成效顯著。香港新高中通識教育科,雖然其理念深入人心,社會普遍支援,實施也得以持續,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但是理想與現實,政策層面的課程與真正實施的課程是有差異的。該科的推行也並非一帆風順,產生好的效應的同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存在。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大興區舊宮中學 回顧一年多來的工作,隨著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我們繼續把轉變教師的教育 教學觀念作為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把課堂教學作為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把校本教研作為落實課程改革要求的抓手,把學科教學管理作為課程實施有序進行的保障,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課程改革持續發...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總結與回顧

隨著十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改的理念 思想已經進入了大多數教師的生活之中,課堂教學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十年來,作為首批國家課改實驗區基層工作者和一直關注著新課程改革進展的我,參與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變革並見證了課堂教學改革所走過的每一步。課改初期實驗年級的教師們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投入到新教材的...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反思研究

作者 謝娜 中國科技博覽 2017年第27期 摘要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課程改革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因為高中語文不僅關係到學生日後的發展,更是關係到我國民族性格的塑造。自課程改革以來,高中語文教學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比如說 語文的 聽說訓練 轉變為 口語交際 還將語文課逐漸落到到實踐上,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