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長溝通記錄

2022-03-27 16:08:46 字數 3032 閱讀 1860

輔導地點: 辦公室輔導時間: 9月19日班主任:姚瑤

一、諮詢緣由:

二年級陳瑞的父親無可奈何地對老師說:「我真拿我這孩予沒辦法了,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要什麼就得馬上得到,否則就喊叫、揮拳頭、亂扔東西、躺在地上打滾,鬧個沒完沒了,太任性了。怎麼會這樣呢?

是不是天生就這樣呢?」

二、初步分析: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任性的,歸根到底是自孩子年幼起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確。通常是孩子一喊叫和哭鬧,父母就張皇失措,想盡辦法滿足其願望和要求,即使要求過分也遷就,長期下去就會養成孩子任性的習慣。有時孩子任性有其他原因,如想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不甘於受父母的忽略;或是報復家長,故意要家長難堪;或是身體不舒服,疲勞、飢餓或生病時可能因心情煩躁而任性;或是年齡小,不懂得社會規則才作出任性的行為。

三、輔導方法:

1.確定任性的引發原因,對症下藥。如果是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要與父母多溝通,學校、家庭行動一致,讓學生明確哭鬧不能達到願望;如果是與別人慪氣或自身不舒服,首先表示出對學生的關懷,再說理指正;如果是不懂規則的原因,則改用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和例子加以教導。

2.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地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予以嚴拒,加強孩子的自控力。

3.給小學生創造自控的情境,讓他自己確立目標,並自我評價、自我獎勵,從內心感受到自立和理智的成長喜悅。

輔導地點: 辦公室輔導時間: 9月18日班主任:邱琴

一、諮詢緣由:

一年級(2)班曹思哲是個內向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不敢舉手發言,與同學、教師交往時總是怯生生的,參加活動也不積極。教師問他為什麼,他想了半天,終於小聲地說:「我覺得什麼都不如別人,別人都比我好。

」二、初步分析:

曹思哲的症狀是典型的自卑表現,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什麼都比別人差,做什麼事都缺乏信心,擔心做不好,怕被人恥笑;一旦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則處處貶低自己,孤立自己,不願與人交往。易自卑的孩子常常沉默內向,情緒低落,自幼少受鼓勵和表揚,在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裡,父母、教師等外部評價性質消極,致使孩子內心的自我評價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把自己的缺點無限擴大化,沒有必要的自信。

三、輔導方法:

1.明確小學生自卑的原因,對引起自卑的原因加以消除和調整,鼓勵孩子用一方面的優越來彌補另一方面的自卑。

2.幫助孩子全面認識自我,相信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只有意識到有缺陷才會追求進步。

3.讓小學生在日常小事中嘗試克服自卑,如昂首挺胸地走路,主動參加活動,主動當眾表演。

4.逐步引導小學生勇於面對錯誤和失敗,乙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處處比別人強,更不要拿自己的缺點總和別人的優點比。

5.教會小學生經常進行自我鼓勵、自我暗示,如「沒關係,我能行」「我能幹好」「我感覺不錯」。

輔導地點: 辦公室輔導時間: 9月17日班主任:方靜

一、諮詢緣由:

二年級何宇航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學校總愛打人,要不就動手搶別人的東西,要不就趁同學不注意時推他一把,甚至公開挑釁,追著同學打,這個父親不以為然地對教師說:「這孩子就是頑皮。」轉過臉來,這個父親對別人說:

「我孩子就是勇敢,這樣才不被人欺負。」

二、初步分析:

攻擊性也叫侵犯性,指的是個體有故意侵害他人的傾向性,不僅包括外顯的攻擊性行為,而且包括隱性的攻擊或侵犯他人的意圖。父母絕不可縱容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固化,最終會導致嚴重的個性偏差。小學生由於好動,常有攻擊性行為發生,尤其是男生。

但他們的攻擊性行為常常是工具性的,即為了達到非直接傷害他人的其他目標,如為了搶東西,很少是敵對的,即以直接傷害他人為目標。所以教師、家長在糾正小學生攻擊性行為時,要分清性質、找出原因:是對別人產生了敵意還是內心受了壓抑?

是受了欺負還是因為嫉妒別人?再有針對性地處理。

三、輔導方法:

1.讓小學生明白攻擊別人是不文明的行為,同學之間應當相互關心、團結友愛,有了矛盾應該通過商量、說理來解決。

2.如果小學生是因為內心過度壓抑,需要用攻擊性行為來發洩,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轉移注意力,即轉移小學生的攻擊目標,使之把敵意轉向一般的物品。

3.如果是嫉妒心導致的攻擊性行為,要看到嫉妒心常伴隨自卑感產生,認為別人在某方面確實比自己強而自己又確實趕不上人家時產生的,教師要針對這種心態加以疏導,解除對嫉妒物件的敵意,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4.教師要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明確攻擊性的危害,可能造成粗暴、虐待的個性,但又不能簡單用批評、體罰來強行壓制。

輔導地點: 辦公室輔導時間: 9月18日班主任:夏全枝

一、諮詢緣由:

何全是乙個很馬虎的孩子,經常是本來不該答錯的題卻答錯了,本來不該看錯的題卻看錯了,本來不該寫錯的字卻寫錯了。為此沒少挨老師、家長的批評。有時心裡也在提醒自己,千萬別再馬虎了,但到時候不該錯的還是錯了。

何全真是苦惱極了。

二、初步分析:

馬虎是有原因的。(1)注意力不集中,如有的同學平時學習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經心,丟三落四,長此下去,就會形成惡性迴圈,形成馬虎的毛病。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集中注意力,不斷提醒自己,就不會出錯。

(2)注意力極易轉移,即注意的穩定性差,常常還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想著其他的事情,因而常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3)馬虎的產生還與家庭教育方式有關。小時候,家長如果不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而是自己親自動手為其準備好一切,那麼孩子由於很少有機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什麼也不用考慮,馬虎的行為習慣就容易形成。

三、輔導方法:

1.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教師可用提示:「做完之後,自己認真檢查。

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使學生形成一做完題就能自覺檢查的習慣。另外,也要引導小學生自己提醒自己檢查。

告訴他們:自己要督促自己檢查,自己能幫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老師喜歡做事認真的好孩子。

2.使用厭惡**。對馬虎很嚴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馬虎一次,自己拉幾次橡皮筋,會有疼痛感。幾次之後,一做作業就會想到不認真就要手腕疼,這樣逐漸改掉壞毛病。

同時,也可在認真做作業後,給自己獎賞,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3.告訴小學生,馬虎是壞毛病,但並不可怕,只要有決心改,按老師說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4.學會自我暗示。讓小學生學會當自己每犯一次馬虎的錯誤時,就把馬虎的原因用筆記下來,平時多看幾遍,或是警告自己,並在心裡默念:「別人都不馬虎,為什麼我馬虎呢?

乙個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業的。馬虎並不是我的專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戰勝它。」

與家長溝通記錄

輔導地點 辦公室輔導時間 9月6日班主任 一 諮詢緣由 五年級 乙 班鄭謹涵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學校總愛打人,要不就動手搶別人的東西,要不就趁同學不注意時推他一把,甚至公開挑釁,追著同學打,這個父親不以為然地對教師說 這孩子就是頑皮。轉過臉來,這個父親對別人說 我孩子就是勇敢,這樣才不被人欺負。二 ...

與家長有效溝通

與家長有效溝通,共建教育合力 初2011級2班吳勇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徜徉其間,慢慢的我們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工作的瑣碎重複,激情和熱情會慢慢退卻,沉澱下來的只有我們對這份工作的執著。短短的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對我而言,實在談不上有什麼深厚經驗,只不過是隨手偶拾到的一些殘紅翠綠,但願...

與家長溝通案例

陳麗麗案例一 以前我們有一位亮亮小朋友家長經常罵孩子 笨蛋 十三點 以至於孩子不敢大膽表現自己,在學校裡不敢舉手不敢大膽說話等等。於是我將書上學到了知識告知家長 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孩子會記在心裡的。以後孩子在學習上 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想起這句話,從面懷疑自己,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了。如果...